许传霈
【赏析】 此诗当作于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二月,时诗人正自湖州赴行在临安(即杭州)。 首联“昔日金华去,梅花护我车。”是写诗人自金华赴湖州,途中有梅花相护。这两句诗,既点明诗人的行程,又以梅花来点缀,使旅途风光显得更为优美。 二联“车行苦辘轳,花枝冷不花。”是说:车子行进得很慢,而花枝却依然那样鲜艳,仿佛没有受到车轮的颠簸。这两句诗,一方面描写了诗人的旅途生活
诗句释义: 1. 濠上游观乐,游鱼乐何如? - “濠上”指湖边高台上,“游观”即观赏。“游鱼”指在水里自由游动的鱼。“乐何如?”表示这样的生活是否快乐。 2. 游人亦鱼类,其乐雅相于。 - 这里的“游人”可以理解为人类,与“鱼”相对应,表现出一种比喻或象征意义,表达人类与鱼的快乐相似。 3. 三潭澄秋水,掩映有菰蒲。 - “三潭”指的是西湖中的三个小岛,即小瀛洲、小南湖和三台莲庄
诗句释义 1 秋菊如人瘦:秋天的菊花,形态瘦弱,如同人一般。 2. 霜螯比肉肥:形容螃蟹(或称“蟹”)在寒冷的季节里,其肉质反而变得更加鲜美肥美。这里的“螯”指的是螃蟹的大钳子。 3. 既得新越酿:获得了新酿造的酒。 4. 尤爱是团脐:特别喜欢这种形状像球一样的螃蟹(或称“团脐蟹”)。 5. 蟹本无肠物:螃蟹原本是没有肠道的。 6. 辱身在涂泥:形容螃蟹被放置在泥土中,地位低下,遭受屈辱。 7
【注】 师竹:指苏轼的字子瞻。 过:拜访。 偕伍硕甫:和伍员之弟伍硕甫同乘一舟。 西湖:在杭州,苏、伍二人游西湖。 纪事集成:即《西湖纪行》。 非虫亦非鸟:指不是一般的动物。 独奇:特别奇特。 孤眠寺榻西:独自卧在寺庙里(西厢)床上。 谈笑群客至:与客人谈笑间,群宾来了。 若不与闻知:好像不与自己知晓一样。 病身小弱:身体有病。 我为袖携归:被朋友背回家(扶)。 昏黄出山外:天色渐渐昏黄了
叔韵以城西看山诗索和倚韵复之 城西山势如游龙,起伏奔驰神莫状。城西山色如好女,隐约倩秀遥相望。 报俶塔近白沙堤,东接城垣尤豪宕。奇石危磴破空来,突兀直前无依傍。 我居穷巷将及岁,寂无闻见心惆怅。霉雨匝月更困人,鱼鳖灶床清抱恙。 幸看此山日不足,高楼俨列碧屏障。兼喜雉堞一道横,流水短墙均无妨。 姑作曲势走往复,山容未宥使全放。宜雨宜晴亦宜月,妙境天开何清旷。 有时杯影落桥头,灵光呼吸涤肺脏
【诗句解释】 1. 有客来远方,清晨入我室。 - "有客":指的是来访的客人。 - "远方":指远方的客人。 - “清晨入我室”:客人在早上来到作者的住所。 2. 遨游西子湖,此愿如饥渴。 - "西子湖":西湖。 - “此愿如饥渴”: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迫切渴望。 3. 携步到湖滨,孤篷空无设。 - "携步到湖滨":带着步子走到湖边。 - "孤篷空无设":形容自己孤独一人坐在湖边。 4.
长至后一日奉东邑节孝姓氏总牌入祠,赋诗落成 注释:长至,即冬至,古代节气之一。奉,献上。节孝,指有节操和孝心的妇女。姓氏总牌,指记载着某人姓氏的牌匾。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冬至日为一位有节操和孝心的妇女所写的赞颂之作。诗人通过赞美这位妇女的美德,表达了对封建礼教束缚下妇女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妇女地位的关切。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节妇贞烈的推崇和敬仰。 两仪分乾坤,阴阳至理存。 生而为夫妇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雪花历乱扑衣裾,梅花错落逐舟车。 - 描述一幅风雪交加的画面,雪花纷飞,覆盖了衣物的裾角,而梅花则在风中摇曳,似乎随着舟车的行驶而错落有致。 - 关键词:雪花、衣裾、梅花、舟车 2. 花花姑为逞奇诡,惆怅诗人长道途。 - 形容梅花在风雪中显得尤为奇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的惆怅之情。 - 关键词:花花姑、奇诡、惆怅、诗人、道途 3. 秦子当年发雅兴
诗句翻译: 用西洋的仪器照人像,用诗来记录这一切 铸金像人物,后世易青丹。 丹青成容易,不若铸金难。 所以金能寿,画图偶尔传。 然犹有传者,良由致力全。 画家言画法,点睛越数年。 智竭神乃见,阿堵传笔先。 何来西域制,迩时成大观。 有水黝其色,瓶注秘不宣。 云是采仙药,合成费万钱。 天朗气亢爽,裙屐集喧阗。 红日当头朗,明镜睻目鲜。 彼镜摄此镜,容貌别嗤妍。 沃以涓滴水,气勿临风迁。 倏忽擘素纸
晚桂, 百卉俱飘息,丛桂出高冈。 百草凋零,只有桂树傲然挺立在高处。 年年七八月,空际散天香。 每到七八月的时候,桂花的香气就会飘散在空中。 有桂独后发,若自甘退藏。 其他花卉都已凋谢,只有桂花独自开放,它不追求名利,甘于隐居。 繁枝零玉露,翠节霏轻霜。 桂花的枝条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翠色的小叶上还挂着薄薄的雪花。 西风战阵阵,清籁杂金商。 西风呼呼地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