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传霈
三月二十六日,与共甫偕吴门吴憩堂游云栖,翌晨步江干转至虎跑寺,由湖上棹归。 注释:三月初六,与共甫一起游览了云栖,第二天早晨我沿着江边走,然后转到虎跑寺,从湖上划船回城。 译文:三日的初六,和共甫一起游览云栖;次日清晨,沿着江边行走,然后转向去虎跑寺。 山泉说虎跑,游兴晨更豪。舍舟登彼岸,行行不辞劳。 注释:虎跑寺的泉水在早晨更加清新,让人心旷神怡,因此决定放弃船只,步行过桥抵达对岸
解析 诗句与译文对应: 1. 三月二十六日与共甫偕吴门吴憩堂游云栖,翌晨步江干转至虎跑寺,由湖上棹归 - 注释: 描述了一次在三月二十六日与朋友一同游览云栖山的经过。 2. 鸡黍田家具,深林乐且住 - 注释: 描绘了乡村的宁静和美好,以及在深林中的快乐居住。 3. 酡颜立茅檐,茶笋香处处 - 注释: 描述在茅屋前喝酒的情景和周围的自然环境。 4. 有鸟忽呼归,我亦寻归路 - 注释:
高香亭由东阳寄何氏兰亭本,诗以谢之 熟闻何一白,流传一片石。 何一白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流传至今。 石刻晋永和,禊帖留真迹。 石刻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创作的《兰亭集序》的碑文,被誉为真迹。 当宋南渡时,维扬失不获。 宋朝南迁时,扬州失去了王羲之的书法真迹。 三百有二年,淘井竟觅得。 经过二百多年的淘洗,终于在井底找到了王羲之的书法真迹。 天许还会稽,婺在会稽域。
三月二十六日与共甫偕吴门吴憩堂游云栖,翌晨步江干转至虎跑寺,由湖上棹归 【注释】:三月二十六曰,即三月廿六日。云栖、虎跑皆在杭州西湖附近。“偕”为“和”,一起的意思;“共甫”是朋友的称呼。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游览杭州西湖云栖、虎跑的情景以及游罢后的心情。前四句写与友人同游云栖、虎跑的经过,后八句写游罢归来后的心情。诗中表达了作者与友人游山玩水时的愉悦心情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诗句与译文 首句(我生夙抱看云癖) 注释: 我一直有爱好观赏云雾的习惯。 赏析: 表达了诗人对云雾的深厚兴趣和热爱,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次句(欲驾霄汉舒长翮) 注释: 我渴望乘风翱翔于天空之上,伸展我的翅膀。 赏析: 描绘了诗人想要自由飞翔的愿望,展现了他追求高远目标的决心。 第三句(我生好入名山游,欲跨鸾凤穷双舄) 注释: 我天生喜爱游览名山,想骑上鸾凤,穿行在云端之上。
【注】 长至:即长至节,农历十月十五。 东邑节孝姓氏总牌:指在东邑节期间表彰的孝子和节妇的名册。节孝:旧时对节妇的尊称;姓氏总牌:是表彰节孝事迹的总榜文。 志气浸浇薄:指那些出身贫贱的人,他们的志气被浇薄了。 廉耻丧习惯:指那些不讲究廉耻的人,他们的习惯已经丧失了廉耻之心。 怛然闻斯语,使我额蹙频:听到这样的话,令我额角皱起,频频地皱眉头。 秉彝好懿德:秉性善良,爱好美德。 敬为叙此意
释义: 用西洋镜照人像,用诗来记载这一景象。 英姿飒爽令人神往,瞻拜古代的衣冠。 赏析: 这是一首咏西洋画法的绝句。首句写西洋画法照象的特点,第二句写诗人观画的感受,第三句写诗人对古衣冠的仰慕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快而意境深远,既赞美了西洋画法的新奇,又表达了诗人向往古代衣冠的情怀
我出生时,就因为父亲早逝而失去了依靠。自那以后,十五年来,我没有见到过任何土地。长大后又感叹,与亲人的离别如此轻易,六十岁的母亲难得再相聚。 抬头看到浩渺的白云,我不禁想起那些无尽的云朵和岁月。归去的云朵没有离去的快,离别的亲人怎么能够有机会相见呢? 我的好友胡馨甫,曾经在诵读《蓼莪》这首诗的时候,深深感受到了孝道的重要性。他用古文字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之情,画图再现了过去的酸甜苦辣。
【解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首句“转瞬已不见高堂”,写诗人在送别的一刹那,突然感到一种失落感:高堂不见了,人也就永远不回来了。这一句中,“转瞬”二字写出了时间飞逝的紧迫感,“不见高堂”则点明了离别的原因。第二句“永诀暂离伤奚似”,诗人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情眷恋和对这次别离的悲痛心情。第三句“披斯图”指打开图册,“泪如珠”形容涕泪交加,情真意切。第四句“愿为天下人子大声而疾呼”
三月二十六日与共甫偕吴门吴憩堂游云栖,翌晨步江干转至虎跑寺,由湖上棹归 注释:三日和共甫一同游云栖,次日早晨步行在江边,又转到虎跑寺。我从湖上划船回去。 钱唐江一曲,处处栽修竹。 竹林深复深,接入五云麓。 注释:钱塘江的一条支流,到处种满修竹。竹林深处,连着五云山麓。 有坞曰云栖,五色云归宿。 赵宋结茅庵,代住高人躅。 前明隆万间,祩宏僧不俗。 坐爱好山林,铸就新语录。 一卷法慧经,年年人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