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祗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与主题的理解。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庚寅夏作”是写作背景,点明作品的出处。第一句“分手柴扉陈数愿”
叠得蓉笺书几瓣, 这是一首写闺怨的词。“芙蓉”即荷花,这里指书信,词人的丈夫在远方,她只能通过书信与丈夫相会。她把书信比作荷花,用“叠得”两字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深。 唤住人人去雁, 这是一首写闺怨的词。雁,是候鸟,每年秋末飞向南方避寒,春天才飞回北方。词人把雁当作信使,说明她丈夫在外有信来,她很想知道丈夫的近况。 聊慰伊家盼, 这是一首写闺怨的词。“伊家”是代词,指她的丈夫
【解析】 “惜分飞”是一首词,《惜分飞》的第九首是《和张仲谋秋别》。词的上片写送别。开头两句“河满数声催阿沈,拼向蝉窗痛饮。”意思是:在蝉鸣阵阵的夜晚,我听着窗外的蛙声,心里想着你(指丈夫)要回来;听到报时的声音,我忍不住要痛痛快快地喝酒。“并头闲看红蕤枕”,意思是:我与你的枕头紧紧挨着,看着红色的枕套,心中充满对丈夫的思念。“低诉几番声尚噤。”意思是:我在低声地诉说着对你的思念,声音还止不住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赏析。作答此题,必须通晓全诗,理解诗意,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鉴赏。注意抓住诗句中描写的关键信息。 ①“忆余杭”“垂泪”点出诗人思念杭州西湖,思念西湖之美。 ②“待把愁推愁未舍”写出了诗人的愁绪,愁绪是连绵不断,挥之不去,无法摆脱。 ③“惯听阳关浑不解”写出了诗人对于“阳关”这首曲子的陌生,说明作者在音乐方面的才艺不高,不能领会其中的深意
注释: 惜分飞 其十四 本意,庚寅夏作 芍药仍然开花在庭院中,小阁里春愁一直萦绕。 潜入葡萄帐下。床头私致声无恙。 每年岁暮时节都会去青陵台旁眺望,而人现在却在蘼芜曲巷。 再去添惆怅。夕阳芳草闲相向。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苦、思念之情的词,是作者于庚寅夏季所创作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以芍药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离别图。首三句写景,芍药盛开,春情满怀;小阁春愁,心事重重
【注释】 瑶池燕 —— 指《南歌子·天上碧桃和露种》。 开帘引燕 —— 打开窗户,让燕子飞进来。 燕燕近来双羽差健 —— 近来的两只燕子,一对翅膀不对称,显得弱小。 玉人见 —— 指《南歌子·天上碧桃和露种》中的“玉人”,这里指妻子。 旧年红线 —— 指旧年的红线(一种迷信说法,认为红线可以保佑婚姻),这里借指妻子。 写蓉笺、提起重念 —— 用芙蓉花作笺,提起书信,反复诵读。这里的“蓉”即荷花。
醉花阴 重九 西风侧侧催衣袖。 凉日犹长昼。 把酒剩茱萸,休说重阳,瞒过愁时候。 年年愁到还依旧。 人落登高后。 情愿一年中,分半清明,一样平消瘦。 注释: 1. 西风侧侧催衣袖:形容秋风的吹动使衣袖摆动的样子。侧侧指的是轻轻地,催促着要赶快穿上袖子。 2. 凉日犹长昼:意思是太阳虽然已经偏西,但天气仍然很热,就像白天一样。 3. 把酒剩茱萸,休说重阳,瞒过愁时候:意思是把剩下的酒喝完后
【诗句释义】 紫雪般的脂香,光芒闪烁。用红丝线作为凭证,绣成名贵的装饰。 银筷轻轻蘸着酒,滋味醇厚。却不忍心回首想起她,心中充满了对她的思念。 杨柳在章台边生长,愁情如同堑壕。我的内心比兰花更炽热。 可能前世欠了她什么,不能平心按剑斩断。 【译文】 紫雪般的脂香,光芒闪烁。用红丝线作为凭证,绣成名贵的装饰。 银筷轻轻蘸了酒,滋味醇厚。却不舍得回头看她,心里充满了对她的思念。 杨柳在章台边长
诗句释义: 轻暖的春风,在仲春时分,轻轻拂过。 熨贴着香风的红楼梦,惹起人们的幽梦。 泥人绣被多情,遮住翠幕,不让阳光透进,不让露水沾湿。 金黄色衣襟在阳光下争艳斗丽,与花朵争辉。 斜斜的红色晕光,像云霞一样,绿油油的云朵,重重叠叠。 风吹过后,日影却没有丝毫移动。 问双鬟,早晨的寒意为什么这么重? 译文: 春天来临,微风轻拂着万物,带来一丝温暖的气息。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人们沉醉于梦中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词。上片写雁、鱼未寄情,下片写画中人,以崔徽为喻,抒写相思之情。全词以“雁字”“鱼函”起笔,借鸿雁传书、鱼书寄情之意,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肠断辽西客”,点明题面“思远人”,抒发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金鞭”、“玉骝”两句,以金鞭微响、玉骝空闹作反衬,渲染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接着写雨滴芭蕉声,以听觉形象来衬托内心感受。“学寄画崔徽,添些红晕”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