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士彪
注释:疏桐树引来了露水,残蕉叶滴着雨珠,半天时间漏声才停。梦中不见彩云归,只有独自一人对着空荡荡的灯笼无言。醉容易醒,愁多难掩饰,羞于说出我腰身已消瘦,只好将满头白发寄与行人。不要因为我有情而吃惊诧异。 赏析:本词是一首写闺怨的词。上片写梦醒之后的情景:夜深人静时,作者独坐灯下,凝神遐思,思绪飞越千山万水,远赴天庭与鹊桥上的织女相会;然而梦醒后却只见到残灯、孤影,连彩云也不见了。此为第一层
【注释】 ①浣溪沙:词牌名。②“叹息”两句写自己愁怀满怀,难解难消。③“可怜”两句写自己孤独寂寞,凄冷悲凉。④“切切”两句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难以排解。⑤“猛拼”两句写自己为了排解忧愁,不惜牺牲自己来排遣别愁离恨。 译文 感叹欢情随晓云而逝,残衾空枕早已销魂。 多么可叹雨打重门,凄凉冷落。 凄切的弦音在弹响离别的鹤鸣,荧荧烛光照亮了孤单的酒杯。 我决心要痛饮以排遣离别的痛苦。 赏析
诗句释义:中午时分,我慵懒地将绣帖移去,卷起帘子休息。枝头上已经传来了嫩莺的啼声。 译文: 午睡后我懒洋洋地将绣帖收好,却撩起衣袖卷起帘子休息。树枝上,新来的鸟儿已经开始啼鸣。 赏析: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宁静的午后,享受片刻闲暇的情景。词中的“午倦”一词,传达出诗人在繁忙工作之余找到的一丝宁静。接下来的“却揎朱袖卷帘儿”则展现了诗人悠闲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首先要读懂全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此词是一首咏物词,写落梅、湿云、芳樽、瑶琴等,都是以景写人;“怎怪得春来多雨”“便有心情难诉”两句是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惜花的情怀。 【答案】 译文: 飘落梅花千点万片,湿透了云朵也沾湿了树叶,想问韶华何处?罗衣上泪痕未曾干涸,怎能怪春天来了却多雨! 酒已冷清,瑶琴尘封已久,便想抒发心情也无法倾诉
诗句解读: 1. 碧水横分,苍山乱叠,楚天无限云树。 - 碧水横分:指江面上的波光像被分割一样分成两半。 - 苍山乱叠:描述山峰错杂重叠的景象。 - 楚天:古代对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泛称。 - 无限云树:无边无际的云雾和树木。 -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观,给人以开阔和遥远的感觉。 2. 惆怅倚阑凝望,黯黯无语。 - 惆怅:感到忧愁或失望。 - 倚阑凝望:站在栏杆上沉思地凝视。 -
幽梦初回月一床。翠衾零乱不闻香。静听阶砌叫寒螀。 人在客中秋更苦,病当愁处夜偏长。怎教人不怨凄凉。 注:浣溪沙:词牌名,又名“碧山词”、“醉桃源”、“小庭花”。此调为双调,六十七字,有前后段之分。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 幽梦:深沉的梦境。 零乱:散乱的样子。 寒螀(jiāng):寒蝉。 赏析: 这首词是写一位客居异地的游子在中秋时节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思乡而带来的痛苦与无奈。
【注释】 御街行:即《浣溪沙》词。 是谁巧把丹青画:谁,指谁人;丹青,指绘画;巧,巧妙;画,描绘。 喜个里、真潇洒:喜个,喜悦的;里,里面;真的,真正的;潇洒,超俗脱俗的样子。 迥然标致出风尘:迥然,高远的样子;标致,出众的风采;出风尘,摆脱了尘世的污浊。 何羡轻肥裘马:何,何用;羡,羡慕;轻肥裘马,穿着轻便华丽的皮衣和骏马的人;轻,轻便;肥,肥胖;裘,皮袄;马,马匹。 繁华尽洗,豪奢不尚
《浣溪沙·眉翠都残画未成》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的翻译和赏析: 1. 眉翠:指女子的眉毛颜色翠绿,象征着年轻和美丽。 2. 都残:整体而言,意味着整体状态不完整或不完美。 3. 画未成:意味着这幅画还未完成,可能暗示着等待与期待的情感。 4. 脸红微褪梦初醒:描述女子在梦中醒来,脸红微微消退的情景。 5. 恼他桩镜忒分明
这首诗的原文是: 浣溪沙 疏雨来时嫩蕊倾。金丸落处彩鸾惊。从来好梦不分明。 缱绻非关今世孽,凄凉频忆旧时情。此生此事勾牵萦。 注释和赏析如下: - 疏雨来时:稀疏的春雨刚刚降临,轻柔地拂过大地。 - 嫩蕊倾:新芽嫩绿,如同少女的娇颜倾倒。 - 金丸落处:金色的露珠像珍珠般落下,落在花瓣或叶尖。 - 彩鸾惊:鸾鸟(神话中的神鸟)被惊动了,形容露珠落在花瓣上,使得原本宁静的景象变得生动起来。 -
诗句输出:春夜溶溶月上迟,红楼十二锁花枝。 译文输出:在春夜里,月光渐渐升起,洒满了大地,照亮了红楼的每一条花枝。 赏析:“宝袜未松先避我”和“灯儿谁向画屏移”是全词的警策之句。前者描绘了女子对男子的羞涩与逃避,后者则是对女子内心的细腻刻画。这些句子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让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韵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人物心理的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