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梦初回月一床。翠衾零乱不闻香。静听阶砌叫寒螀。
人在客中秋更苦,病当愁处夜偏长。怎教人不怨凄凉。

幽梦初回月一床。翠衾零乱不闻香。静听阶砌叫寒螀。

人在客中秋更苦,病当愁处夜偏长。怎教人不怨凄凉。

注:浣溪沙:词牌名,又名“碧山词”、“醉桃源”、“小庭花”。此调为双调,六十七字,有前后段之分。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

幽梦:深沉的梦境。

零乱:散乱的样子。

寒螀(jiāng):寒蝉。

赏析:

这首词是写一位客居异地的游子在中秋时节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思乡而带来的痛苦与无奈。

第一句“幽梦初回月一床”,描绘了词人沉浸在深深的梦中,月亮从窗外照射进来,如同一张床一样明亮。这一句以景衬情,表达了词人孤独、寂寞的情感。

第二句“翠衾零乱不闻香”。翠衾,形容被子的颜色鲜艳,也暗示词人的心境。零乱,形容被褥凌乱不堪。这句诗描绘了词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的情景。同时,也表现了词人内心的空虚和迷茫。

第三句“静听阶砌叫寒螀”,描绘了词人在夜晚静坐聆听阶下寒螀(寒蝉)的叫声。这两句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词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助。

第四句“人在客中秋更苦”,直接点明了词人的身份和境遇。他身处异地,远离家乡,中秋节本应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但他却只能独自面对这一轮明月,感受着孤独和思念的痛苦。

第五句“病当愁处夜偏长”,“病”指词人的身体状况不佳,“愁”是指他的心情沉重。这句诗表达了词人因病痛而心情沉重,再加上中秋时节的思念之情,使得夜更加漫长难熬。

最后一句“怎教人不怨凄凉”,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词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抱怨。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月光、寒蝉等自然元素的描绘,成功地传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哀伤。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