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南杰
【注释】 ①延陵:指东晋时吴国国君孙皓的儿子,名寿。他曾经派兵进攻西晋,被西晋大将王濬(yùn)所灭。后以“延陵”为东晋亡国之代称。道中:路上。即事:就眼前之事而赋诗。三绝:指诗歌中的三个部分。 ②笋舆:竹轿,这里比喻春笋。取道自吴干(wú gàn):从吴地乘笋舆出发。干,通"竿"。吴干是古代对江浙一带的泛称。干,古同“竿”,竹制的杆子。 ③东作:春季农忙时农民开始耕作,这里指东边的农田
【注释】 童寒鹤冷:指冬日。梅庵,指吴梅村。和靖,指林逋,北宋隐士。索句图:即“题画”诗,是古代文人为图画题写诗句的习作。孤清:孤独清高。厌:讨厌。 【赏析】 这首小诗,是诗人为友人吴梅村的一幅梅花竹石图题写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四句,内容上由题画而联想到作者,并由此及人,表达了诗人对吴梅村为人处世的高洁品格的钦敬之情。 起句“童寒鹤冷雪霏霏”,描绘出冬日里寒冷、寂静、清冷的气氛
【注释】 “客怀”:作者的客居之感。“醉杀”:形容酒力过猛,喝得酩酊大醉。“醒醒”:又醒又醉的状态。“昨夜思家梦几惊”:昨晚思念家乡,夜难眠而多次惊醒。“道阻且长”:道路艰险漫长。“无信息”:没有消息。“喜鹊”:喜事临门的象征,这里借指好消息,即平安的消息。安平:地名,作者当时流寓之地。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流寓安平时。诗中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寂、苦闷与思归之情。 首句“客怀醉杀也醒醒”
【解析】 本诗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自叙于旅途中遇到大雨的一段经历。前四句写诗人在途中遇雨,横林遇雨,断当篙师到锡山,片云尼我竹林间,短篷展转浑无寐,只听邮铃去复还。“断当”即断然,果断,这里指坚决。“尼”,即“浸”“渍”。后四句说:船头一片白云飘过,竹影婆娑,雨声阵阵,小船颠簸不已,船篷也随着摇晃起来。船篷上挂着的邮袋,随风飘荡,时而停歇,时而离去。作者用简练的语言
横林遇雨 【注释】: 1. 横林:指横江渡口。 2. 桅竿(wéi gān):桅杆,是船上用来支承船帆的杆子。 3. 风飐(zhǎn)帆:风吹在帆上,使帆鼓起。飐通“飐”,同“煽”。 4. 篷漏(péng lòu)滴衣单:指船篷漏水,水滴打湿衣服和被单。 5. 苍头:这里指仆人或随从人员。无眠处:没有地方睡觉的地方。 6. 人生行路难:人生的道路多么艰难啊! 【译文】: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尹楼岩久留华亭 风雷昨夜揭窗纱,未信楼岩不忆家。 和靖山头春到了,莫因寻鹤负梅花。 注释: - 这首宋代朱南杰的诗《尹楼岩久留华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诗人的情感来传达作者的意境。 - "风雷"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而"揭窗纱"则暗示着这种力量在夜晚突然到来,给人一种惊喜的感觉。 - "未信楼岩不忆家"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即使身处异地,也难以忘怀。 -
第一首: 密簇人家近溪旁,青裙旧袂采桑忙。 第二首: 相唤相呼相叹息,茧丝岁岁为官忙。 注释: 1. 密簇人家(密集的人家):形容村落密集,房屋众多,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 2. 近溪旁(靠近溪流的地方):描述地理位置,靠近溪流的环境。 3. 青裙(绿色的衣服):古代妇女常用青色衣物作为衣服的主色调或配饰。 4. 竞采桑(争相采摘桑叶):描绘乡村劳作景象,人们为了生计而忙碌地采摘桑叶。 5.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和含义。 诗句解释: 1. 寿实斋侍郎王先生:这里的“寿实斋”可能是作者的官职或住所,而“侍郎”是古代的一种官职,相当于现代的部长级。王先生可能是指这位官员的尊称。 2. 嵩高维岳诵生申:“嵩高”指中岳嵩山,是中国五岳之一,“维岳”意为尊崇岳山,“诵生申”则是对某位重要人物的颂扬。 3. 整顿乾坤属旧臣:这里用“整顿乾坤”比喻治理国家,“属旧臣”意味着有资深的大臣参与治理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诗句: 1. 朝来惭愧又逢春,总把官身换客身。 注释:早晨醒来,感到惭愧的是再次遇到了春天。总是将公职人员的身份换成了游客。 2. 堤柳未归新气象,窗梅犹带旧精神。 注释:堤边的柳树还未回到春天的景象,窗外的梅花还带有过去的精神。 3. 村居牢落谁沽我,吏醉清闲却笑人。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张玉轩南园》一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诗句解读: - “南园不与昔时同,绵亘规模十里通” 注释:南园与过去不同,它的规模宏大,绵延不断,长达十里。 - “万石倚山如踞虎” 注释:数以万计的石头依偎在山上,就像一只蹲伏的老虎。 - “一亭跨水似垂虹” 注释:一座小亭子横跨在水面上,就像一条垂落的虹。 - “虚堂旧占梅边月,曲径新添竹外风”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