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理解分析。 “却交师送菊”的意思是:却交了师友送来的菊花。这一句是诗人对朋友送花表示感谢的话。 “在子还如在我同”的意思是:你的花儿还是像从前那样鲜艳,我看着就像自己的一样。这一句是说友人赠的花与自己种植的一样,都是那么鲜艳。 “万朵寒香方丈室,不曾零落似霜风”的意思是
【解析】 此诗为七律,共八句。首联起兴,以“公”指李纲。次联写李纲手挽危局,力挽狂澜的功绩。颔联写李纲在抗金名臣中威重一时,后被诬陷罢相。颈联写李纲早有远见卓识,其《雁荡山》一诗,传为佳作,而他的《雁荡山》,今人已难以得见,故云“妙策还存雁翅城”。尾联写诗人登临海心亭时的感受及对李纲的赞颂之情,并点出诗人的游览动机。全诗语言质朴,意境雄浑,格调苍劲,是一首咏物言志的好诗。 【答案】 ①奇哉
诗句释义及赏析: 秋日 百事年来尽懒为,闭门高卧动经时。 秋来深悟芭蕉喻,岁暮聊吟蟋蟀诗。 巷陌草深人住少,湖田水没雁来迟。 人生意无贫贱,尊酒鲈鱼且自持。 注释与译文 1. “百事年来尽懒为” - 描述自己对世事不再那么热心,生活变得懒散。 2. “闭门高卧动经时” - 表示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静养。 3. “秋来深悟芭蕉喻” - 秋天的来临让人更深切地体会到芭蕉的比喻。 4.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 句和译文一一对应”,这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所在。答题时,首先读懂全诗内容,然后对每一 句诗进行赏析,最后根据分析的内容概括全诗的主旨大意。 (1)舍舟陟伊岸:舍下船登岸。伊,水边。 (2)远思一翛然:远远地思考自己飘泊不定的样子。翛然,形容人的孤高傲岸。 (3)幽人田中庐:隐士住在田间简陋的草屋。幽人
秋斋的诗句如下: 林居近冬候,雨晴天已冷。 露蛩啼夕阴,风竹乱窗影。 衰来身自觉,欲寡事斯屏。 偶此山中人,清谈坐宵永。 译文如下: 秋天里我居住在山林之中,冬天即将来临,天气渐渐变冷。 在夜晚的时分,蟋蟀在露水中叫着,发出微弱的声音,让人感到寒冷。 风吹动竹子发出的声音,打破了窗户的影子,让人感觉到一丝凉意。 年纪大了之后,身体感觉更加虚弱,很多事情都不想做,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休息。
注释: 咏枝上残花 春天,雨和风交织在一起,野杏和官桃都落了。 这棵树偶尔还留有三两朵花,它们在夕阳中摇曳生姿。 译文: 春日,雨与风交织,野杏和官桃都落了。 这棵树偶尔还留有三两朵花,它们在夕阳中摇曳生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通过对野杏和官桃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思考。同时,诗人巧妙地利用夕阳中的残影,赋予了景物以诗意
【注释】 杂兴:随意吟咏,不拘格律。一巷西风落叶:形容秋天萧瑟的景象。一巷,指一条小巷。 半窗斜日残书:指书房里散乱的几页残纸。残书,残破的书页。 年老怕逢人事:年纪大了,害怕遇到人世的纷扰。 天寒不出吾庐:天冷,不愿走出屋檐下。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时世的感慨。首两句写秋风落叶,斜日斜照在半窗上,渲染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气氛;第三句是说年老了,就不愿意去应付人事的纷扰,宁愿呆在家里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逐句释义”,答题时,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诗句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点出运用了何种手法及效果,最后写出自己的感受即可。 本题中,“三江秋水,五湖春雨”两句写景,交代了时间与地点;“只在钓船中住。”两句是说:他只住在钓鱼船上,不问世间其他事。这两句看似平淡
这首诗的原文是: ``` 踏莎行 秋水平湖,夕阳低树。扁舟还觅来时路。 到城料得几多程,停桡为欲寻僧去。 沓沓松萝,泠泠钟鼓。 上方更在云深处。 鬓丝禅榻话今宵,从师要了无生句。 ``` 翻译: 在秋天的湖水边,我沿着湖岸行走,看着落日缓缓沉入低矮的树林。我乘坐的小舟,似乎在寻找着来时的那条路。 当我到达城下时,我估计还需要走许多路程,所以我停下小船,想要去寻找那位僧侣。
丰年稻熟村如画,南国莼生水亦香。 官清便似居高品,任久长如在故乡。 树影不随流水去,荷香常带远风来。 注释: 1. 丰年稻熟村如画:丰收的一年里,稻田金黄稻穗沉甸甸地垂着,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2. 南国莼生水亦香:南方的水乡地区,莼菜在水中生长,水也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3. 官清便似居高品:官职清廉的人就像居住在高位一样受人尊敬。 4. 任久长如在故乡:长时间任职就像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一样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