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淳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语言和结构,最后对诗歌的赏析。注意从主题、手法、语言三方面考虑。 “闲夜乐从戎,将军百代雄。”诗人用轻松的笔调描写了军营中的生活。“闲夜”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从戎”表明身份。“将军百代雄”是全诗主旨,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英勇善战、威武不能屈的赞颂之情。 “佩刀悬玉虎,缸烬剔金虫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集,名为《寻僧不遇得霞字》。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诗意,通过描绘寻访僧人的情景来表达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与领悟。 诗句解读及译文 1. 香林寺寻僧不遇得霞字 - 在香林寺寻找僧人却未能如愿(“得霞字”),这表达了作者的失望与无奈。 2. 门掩北城霞 - 城门紧闭,映照着朝霞,象征了希望与等待。 3. 庭空驾鹿车 - 庭院空旷
【注】 通州:即今四川崇庆。两河楼:指成都,因城西有二江(锦江、府南河)而得名。 貔貅(píxiū):猛兽名,比喻勇猛善战的军队。 三春:农历三月,这里指春天。旌旗影:指军队行进的军容。五夜:指夜晚。 朔漠:北方沙漠地带,这里指边塞。王气:帝王之征兆。 玉门都护:西汉时置,治今甘肃玉门市。传书:传递文书。羽扇将军:指汉代霍去病。 社稷山河开帝业:意谓开创基业。鸟蛇龙虎:古代传说中的吉祥物。
【注释】 行役到淮甸,重经感岁年:行走在旅途中,又来到了淮河一带。行役,指旅行。 鸡声犹郡郭,草色自人烟:听到鸡鸣声,仿佛还能感受到郡城的繁华;看到草木茂盛,就知道人烟已经很多。 访古山河在,思亲涕泗悬:想到古代的山河依旧存在,就思念起亲人的眼泪鼻涕都流了下来。 南来愁跨马,北去喜乘船:向南来时担心骑马会颠簸得厉害,向北去时却喜欢坐船。 便续淮南赋,仍歌□□篇:就继续创作了淮南赋
塞上即事 自为沙塞客,风物总能详。 野望毡为帐,天寒毳作裳。 雨稀山韭短,风热地椒香。 泽蒜元夸汉,园桃或姓羌。 酒边歌白雀,马上射黄羊。 处处宜榆柳,川川可稻粱。 猬毛如爪利,麃角过人长。 厓石青于羽,戎盐白胜霜。 酥调籸子面,酪卧鹿皮囊。 沙燕形同鸽,河鱼尾类鲂。 性谙䝁豆满,味别苦𦼫凉。 遍地皆红药,当门种白杨。 上房围鼢鼠,秽壤转蜣螂。 蚊少宵眠著,蝇多昼坐妨。 儿童能搏兽,妇女不知桑。
【注释】 堂上 :家中。慈亲 :母亲。鹤发 :指老年人白色的头发。几回 :多少次。空负 :白白地辜负。倚门思 :望门而兴的思念。定因 :一定因为。说向 :对……诉说。孙儿,儿子。道:告诉。知在京师,在下邳 :(知道)他在北京、在徐州(下邳)。 【赏析】 这首小诗是作者回忆母亲之作。诗人从自己和母亲的亲情出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线索,通过“忆”来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此诗语言质朴平实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赏析,重在“品”,即通过分析、评价来领会作品的妙处。赏析时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考虑。从内容上看,重点分析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从形式上看,要分析诗歌的结构,词句,修辞等。 本诗写石镫的外形与神韵,表现了诗人对高丽国物产的赞美之情。首联写其形,颔联写其意,颈联承上启下,尾联写其神,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精炼,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答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戏题桐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诗句释义: 1. 春时桐树叶幢幢,风动书签月浸窗。 - “春时桐树叶”:描绘了春天时梧桐树叶茂密的景象。 - “幢幢”:形容树叶繁密的样子,如同层层叠叠的旗帜。 - “风动书签”:暗示风吹过桐树时,树叶随风摇摆发出的声音,就像是在翻动书页。 - “月浸窗”:月光照射进窗户,给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感觉。 2. 重到已为人剪伐
赠嵩阳道士 道士住在嵩阳,前年被派来京城。 他的眼睛像铜镜一样,能识破人的真面目; 他的动作又敏捷又轻巧,不会让人感到惊慌。 他每从淮王家中出来,还经过箫史台。 韩湘的名字难道是虚假的? 曼倩的话语既诙谐又风趣。 御用的腊月制作燃料,不用粮食当药材。 松树用它的枝干当伞盖,枣子用它的果核当酒杯。 他的三尸已经死了,只留下诗的才气。 送人时借给他一鹤,求雨时让他去分雷。 玉节在秋朝皇帝时使用
【注释】 秋路:指秋天的路。 长干寺: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卢鸿,唐代诗人,字鸿渐。 瓦棺:用瓦片制成的棺材。维摩样:即维摩诘像,相传为南朝宋时画家顾恺之所画。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九月十一日访友,天已傍晚,友人不在,只好在寺中观画壁而归。 “秋路沙晴不起风”,是说秋日下午的天气很晴,路上的沙土也干燥得一点也没有起风的迹象。 “长干寺里访卢鸿”一句点明诗人是在长干寺中访问卢鸿,也就是作者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