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楼橹枕孤城,四野貔貅列万营。
饮马直疑天汉落,挥戈可使塞云平。
三春日里旌旗影,五夜风前鼓角声。
北去塞尘无朔漠,南来王气有神京。
玉门都护传书至,羽扇将军草檄成。
社稷山河开帝业,鸟蛇龙虎识天兵。
令严步武威容盛,夕报烽烟气候明。
伫看长驱清瀚海,始知台阁著勋名。
【注】
通州:即今四川崇庆。两河楼:指成都,因城西有二江(锦江、府南河)而得名。
貔貅(píxiū):猛兽名,比喻勇猛善战的军队。
三春:农历三月,这里指春天。旌旗影:指军队行进的军容。五夜:指夜晚。
朔漠:北方沙漠地带,这里指边塞。王气:帝王之征兆。
玉门都护:西汉时置,治今甘肃玉门市。传书:传递文书。羽扇将军:指汉代霍去病。
社稷山河开帝业:意谓开创基业。鸟蛇龙虎:古代传说中的吉祥物。
令严步武威容盛:意为法令严明,士兵威武雄壮。夕报烽烟气候明:晚上通报烽火信号,说明天象晴朗。
伫看:等待观看。长驱:大举前进。瀚海:茫茫大海。台阁:朝廷,这里指皇帝。
【赏析】
此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写的一首政治抒情诗。全诗以“两河楼橹枕孤城”为发端,写成都城的形势,接着写成都周边的形势,最后写成都的远景。首联点题,直叙成都城之雄伟;颔联写四周军队之多;颈联写成都之远景;尾联写成都的前景。全诗结构严谨,气势磅礴,语言精炼生动,音韵和谐悦耳,读来琅琅上口,韵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