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
【注释】 龙仁陔:即刘龙,字仁陔。 方伯:指地方长官,这里指巡抚。 丹旐(zhào):古代丧事中用红色的丝绳做的旗帜,这里指灵车。 黄泉:人死后埋葬在地下的地方,这里指阴间。 袒括(tǎn kē):披开衣襟,这里指为死者送葬。 青史:史书,借指朝廷。 火烈:喻指忠勇刚直。 刍(chú):草,这里指祭品。 稽:考察。 【赏析一】 首联“精力平生小物穷,空馀丹旐返寒风。”是说
南塘诗三首并序 其三在南塘庙里,花朵争奇斗艳,我独爱樱桃。 每逢清明时节,思念之情便如梦初醒;寻诗句中梦境频更。 舵楼惊艳地从栏杆前经过,弦柱含声地醉后鸣叫。 将愁力并入诗歌,不堪风景满前生。 注释: 1. 南塘庙:指南塘庙宇或南塘附近的庙宇。 2. 花争好:花朵争奇斗艳,都很好看。 3. 我与樱桃独有情:我特别喜爱樱桃。 4. 来度清明:来到清明节。 5. 思略似:思念之情像梦初醒一样逐渐清晰
南塘诗三首并序 其一 南塘水涨多新景,河渎神祠压淼潺。 桅影涎涎过屋角,水鸥跕跕下花间。 铺行什器堆船买,士女春衣上冢还。 风物荒城惟有此,却思归路可追攀。 注释 - 南塘水涨多新景:南塘水位上涨,带来新的景色。 - 河渎神祠压淼潺:河渎神祠在水边被波涛拍打的声音压得低沉而缓慢。 - 桅影涎涎过屋角:船上的桅杆倒影映在屋顶上,显得长长的,仿佛是口水一样。 - 水鸥跕跕下花间
拔可束装再赠之 晴天自起行人意,小疾偏逢寒食时。 直想见期先一快,犹存别色得无痴。 归宁堂上多君庆,致媵装中有我诗。 为问词人王又点,暂时觌面窃相思。 注释: 拔可:指诗人的朋友。 束装:整理行装准备出行。 霁(jì):雨止天晴,这里指天气放晴。 自起行人意:自己起程的心意。行人:远行的旅人。 偏逢:偏偏遇上。 直想见期:希望见到他。期:约定的日子。 先一快:先得到快乐。 犹存别色
南堤桃花 译文: 堤坝根处,数株桃树相对而生,粉色的花瓣在春风中轻轻摇曳,似乎也在为自己精心打扮。 春日淮水东流,思绪如不尽般绵延;夕阳即将落山,阳光却渐渐开始变得温暖和煦。 山间的僧人栽种桃树,不知道这些桃树是游人经过时折断的还是自己栽种的? 诗人因你诗中的轻佻而指责你过于轻薄,但柳树荫下却不曾嫉妒你的歌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桃花盛开的景象。首句“堤根数树对泱泱”
【注释】: 1. 三月尽:指春季的末尾,即农历三月上旬。 2. 飘落太惊心:形容春花凋零时,使人心情极为不安,甚至感到惊恐。 3. 拆:这里指将花瓣一片片地摘下。 4. 全盛:指春天万物生长旺盛的时候。 5. 缀(zhuì):缝缀,用丝线等缝补。 6. 疏疏:稀疏的样子。 7. 竞戴:争相戴帽子。 8. 屐齿:木屐底的齿。 9. 冬郎:泛指年轻男子。 10. 伤春酒:以春天景物为题材的诗酒
【诗句释义】 早晨起床,我原是弟子的本分,高卧先生也说太迟;就像侯王惩倍约,怎么能从传记中寻找嘲笑师? 朝阳能吸收功难学,夜梦能清除神不疲。 摩眼作诗余整暇,故应窃笑舍中儿。 【译文】 早起的学生本该如此,高卧的先生也说太晚了。 就像侯王有悔过之心一样,怎么能从传记中寻找嘲笑师? 太阳升起可以吸收知识,但很难学到,夜间做梦也能清神不疲。 摩眼作诗余整暇,故应窃笑舍中儿。 【赏析】
【注释】 闇:指室内光线昏暗。 暑生得月意成凉:暑气因月光而生,心情因此变得凉爽。 垂帘:垂下窗帘。 闭户:关上门。 顾影:回头看自己的影像。 微叹:轻轻地叹息。 归:这里指送别的人。 明夕:明天傍晚。 迟迟:拖延、延长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夏夜与友人别离的情景。诗的开头两句,诗人写自己在屋内,因为室内光线昏暗,只能“坐月”,即靠月亮来照明,而没有开灯。他“思一静”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综合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需要对诗中的形象、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判断;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主要从诗歌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和表现手法及作者的情感态度入手;赏析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抓住诗歌的语言特色进行分析。本题要求分析“舟中读诚斋诗”这句诗,并指出其表达效果。首先明确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船舱里阅读诚斋的诗
注释: 画地学书间兖国,磨砖作纸见周生。 吴钩自砺谁知苦,柳叶能传世谩惊。 手冻寒天资熨斗,质莹深夜映灯檠。 他时图画酬贤母,记我诗篇劝力成。 译文: 在兖国学习书法,用磨砖做纸给周生看。 吴钩刀自己磨砺,谁知道其中的辛苦? 柳叶能传代代相传,但人们对此感到惊讶。 手被冻僵了,用熨斗烤暖;质地晶莹,映照在灯下。 将来画一幅画来报答贤母的恩情,记录我的诗篇以鼓励努力。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