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庆曾
【诗句释义】 寒梅耐得住西风的寒冷,娇美地含着宿酒。任凭霜雪催寒猛劲如雨,傲骨棱棱,花前一拜甘低首。淡泊的知音谁人知晓,高雅的朋友清高自守。繁华的世界看尽了哪能长久,云廊月殿影斜斜,知道你不是春瘦的人。 【译文】 寒梅耐得住西风的寒冷,娇美地含着宿酒。任凭霜雪催寒猛劲如雨,傲骨棱棱,花前一拜甘低首。淡泊的知音谁人知晓,高雅的朋友清高自守。繁华的世界看尽了哪能长久,云廊月殿影斜斜
浪淘沙 月夜西湖放舟小瀛洲,至三潭印月放花,码头书此,柬修梅、抱珠 人静橹声柔。 惊起闲鸥。 楼台倒影晚烟浮。 火树银花明月里,真到瀛洲。 回首忆前游。 顿触离愁。 蓬窗同倚话绸缪。 清景依然人两地,湖水悠悠。 【注释】 ①“浪淘”:词牌名。又名《浪淘沙慢》《浪淘沙慢拍》。双调七十六字,上片八句五仄韵,下片九句六仄韵。②“放舟小瀛洲”:指泛舟游览西湖中的小瀛洲。③“至三潭印月”
浪淘沙 七夕 罗袜纵情多。 不解凌波。 年年此夕问嫦娥。 碧海青天明月里,毕竟如何。 凉露湿金梭。 风卷云罗。 相思细细诉黄姑。 无赖天鸡催晓处,寂寞银河。 注释:浪淘沙:又名“江南逢塞北人”、“浪花里白条”等,是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河令”。双调,六十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五平韵。罗袜:红色的丝袜。纵情多:尽情尽兴。凌波:在水面上行走。年年:每年。此夕:这个晚上。嫦娥:月宫中的仙子
以下是对《减字木兰花·七夕》的逐句解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荷花风细,乞巧楼中凉似水。天幕低垂,新月弯环浅晕眉。桥横乌鹊,不负年年云外约。残漏疏钟,肠断朝霞一缕红。 注释 1. 荷花风细:指荷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 2. 乞巧楼中凉似水:形容乞巧楼内的凉爽感觉如同水一般。 3. 天幕低垂:天空的帷幕低垂,给人以宁静和深邃的感觉。 4. 新月弯环浅晕眉:形容新月的形状优美
【注释】 台城路:词牌名。冬夜寄绚华为《台城路》,词牌名。 怀人情绪:怀念亲人的情绪。 压线光阴:指时间紧迫,来不及准备的光阴。 眉痕低皱:眉毛轻轻皱起。 背灯自知影瘦:独自面对灯光时,自己的影子也显得瘦弱。 逝水年华:指时光飞逝。 转蓬身世:喻指飘荡不定,如蓬草随风漂泊。 玉龙正斗:比喻天将晚,太阳即将西下。 日暮天寒,无奈乡心暗逗:天色已晚,天气寒冷,家乡的思念更加强烈。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注意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和意象进行赏析。“星稀月堕回风冷”:稀疏的星星,月亮坠落,夜风也冷起来了。“双枝画烛旃檀静”:双枝画烛,旃檀香炉中静静地燃烧着。“细语祝平安”:低声细语,祝愿平安。“还怜翠袖单”:仍然怜爱那穿着单薄衣服的女子。“韶华三月腻”:美好的春光在三月里已经显得有些过于繁复了。“红杏东风里”:红杏花在春风中开放。“鳌背浪花翻”
这首诗的原文是: 玉漏迟 · 西湖夜泛 半篙凉露湿,渔灯隐隐,垂杨袅袅。明月随人,放棹绿波蓬岛。 缆解鱼鸥破梦,更几点、疏星斜照。舒怀抱。云阶月地,任吾歌啸。 远山不隔冰壶,弄画桨中流,烟波渺渺。洗尽胸禁,月到夜阑倍皎。 万籁无声寂寂,把一派、繁华净扫。浑忘晓。犹向汀州环绕。 译文: 半篙凉露湿,渔灯隐隐,垂杨袅袅。明月随人,放棹绿波蓬岛。 解开缆绳,鱼和鸥鸟在梦中被惊醒
【注释】 拍阑干:指拍打窗槛。 沉吟:低吟。 眉黛:双眉。 连朝:整日。 六曲屏山帘一带:形容室内的布置,有六种曲折,像屏风一样,帘子也是曲折的。 才罢、因甚、镇日、傍人私语(yìn yuè sī):都是古汉语词组,意思是“刚才”、“为什么”、“整天”、“旁人私下里说的话”。 恹(yān)恹:形容人精神不振的样子。 芳草:比喻女子的容貌。 佩:佩带。 【译文】 我拍打着栏杆在深思,愁思满怀
南乡子·舟至登云桥,怀修梅 北望五云高,四叠阳关记此桥。画就双眉闲拥髻,魂销。忆否花栽姊妹娇。 细认柳千条,手种杨枝解舞腰。纵有青山前约在,迢遥。且把愁心寄早潮。 注释: - 五云:指五种颜色(青、黄、赤、白、黑)的云彩,这里借指天空。 - 阳关:古关名,位于陕西省榆林县西南,是古时通往西域的要道。 - 双眉闲拥髻:形容女子梳理着美丽的发髻,但心情悠闲。 - 姊妹娇:指女子们的美丽。 -
移得明珠,聘来碧玉。须知我见犹怜。打桨亲迎,归帆鸥梦同圆。银屏十二香深处。耐春寒、半臂应添。好留连、翠幕朱阑,月静花妍。 海门秋老鱼龙定。称词人彩笔,黛染轻烟。一斛香螺,替描十样眉尖。为它更祝宜男佩。慰含饴、笑卜堂前。卷湘帘、回首东风,流水当年。 【注释】 (1)明珠:指贺氏的美貌。 (2)娉婷: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3)“打桨”两句:写贺氏在迎娶途中的情景。“打桨”,是船工摇桨使船前进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