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庆曾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喝火令 - 这是一种传统的诗歌形式,通常以七言绝句的形式出现。 2. 园中小坐 - 在花园中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 3. 简抱珠妹 - 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爱人的名字,简和珠都是昵称。 4. 梅熟愔愔雨 - 梅花成熟时的细雨声,愔愔(yīn)是轻柔的声音。 5. 花飞飒飒风 - 花瓣随风飘舞的声音,飒飒(sà)是风吹落叶或树枝的响声。 6. 一般杨柳绿阴中 -
这首诗是一首词,全名为《浪淘沙·赋桂》,作者是宋朝的李清照。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丹桂暗飘香。 瘦影横窗。 蜂黄初映越罗裳。 金谷梦回人语寂,悄整新妆。 斜倚曲阑旁。 雨霁风凉。 玉杯承露醉仙乡。 不媚东皇甘寂寞,占尽秋光。 译文: 丹桂在微风中轻轻飘落香气, 瘦弱的影子横窗而立。 蜜蜂的黄毛刚刚映照在越罗衣上, 金谷园里的梦被唤醒了,却只有寂静和人语声, 悄悄地整理着新梳的妆饰,
注释: 红闺里,露重怯微寒。 自覆罗衾长簟滑,遥闻银箭短更残。 梦里忆江南。 【赏析】 “红闺里,露重怯微寒。”这是诗人在回忆自己少年时期的情景。红闺里是古代女子的内室,这里用来形容少女的卧室。 这句诗描绘了少女卧室里的景色和气氛。露水很重,天气又很冷,让人感到有些害怕。为了驱赶寒冷,她盖着罗衾,躺在长席上,感觉非常舒适凉爽。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逐渐变暖,室内的温度也逐渐升高。这时
【译文】 红闺里,消尽了水沉香。曲槛风微花影静,鸣虫声乱露华凉。爱月不关窗。 注释:闺:内室;水沉:一种香料,即沉香木;鸣:鸟鸣;关:关紧、关闭;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在夏日的夜晚,欣赏着月亮的美好时光。诗中通过“红闺”这一意象,暗示了这是一位闺房中的女主人公。她坐在闺房中,享受着夏日的清凉,同时也欣赏着窗外的美景。然而,她并不关心外界的喧嚣,而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与自然和谐共处
【注释】: 1. 疏砧:指远处传来的稀疏的砧木声。砧,古代捣衣石上凿的小孔。 2. 客思深:指客居他乡的愁绪很深。 3. 征尘:指征战之尘。这里泛指奔波劳苦。 4. 家山:家乡。 5. 金粟:指佛珠,佛教徒用来念经的物件。 6. 心如秋水:比喻心境清澈、明净。 7. 东篱:借指菊花丛生的篱笆旁边。 8. 流萤:飞舞的萤火虫。 9. 擪(yǎn)玉箫吹古怨:用手执玉箫吹奏《古怨》曲子。古怨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和声音,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孤独感。 首句“宝篆销沉,寒蛩凄咽,征鸿天际哀鸣”描述了夜晚的氛围,宝篆指的是蜡烛,寒蛩指的是蟋蟀,征鸿指的是远行的鸟。这些元素构成了一个静谧而略带悲伤的画面。 第二句“一钩斜月,四壁静无声”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环境,一钩月挂在天空中,四周的墙壁安静无声。这句诗通过描绘月色和寂静的环境,营造了一种孤独的氛围。
踏莎行·题九九消寒图小阁围炉,疏林暖酒。沉吟无语笼双袖。几番停笔费评量,今朝四九惊寒骤。 梅影横斜,吟肩消瘦。一帘冷月和霜斗。漫言枯管不知春,渐看春色从今逗。 注释: 1. 小阁围炉:形容在一个小阁楼里围着火炉取暖。 2. 疏林暖酒:在稀疏的树林中喝着温热的酒。 3. 沉吟无语:深深地沉思,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4. 笼双袖:袖子被风吹得紧紧包裹住。 5. 几番停笔:多次停下手中的笔。 6.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去年今日”: 这句表明时间是在去年的今天,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 - 关键词:去年(recent year)、当日(that day) 2. “南浦绿波曾送别”: 描述了在南浦(一个地名或泛指南方水边)送别的场景,这里的“碧波”可能指的是清澈的湖水。 - 关键词:南浦(southern waterside)、绿波(green waves)、送别(farewell)
晚霞映花,花香四溢,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琴声和书声交织在一起,应和着大自然的韵律。 香炉里的熏香被锁在窗纱里,只闻其香而不见其人。 月色如水,照得人儿初定,此时无声胜有声。 郎君深知我的性情,他了解我的心。 我笑促他卸去残妆,卸妆之后,我们互相依偎,窥视彼此的脸。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晚霞图,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第一句“一抹晚霞花气暝”描绘了晚霞的美丽
柳梢青 七月二十四乃贺稚宜表妹生日,书此寄之 忆昔西湖,匆匆分袂,折柳堤边。 飞絮光阴,垂杨楼阁,一缕情牵。 别来情绪恹恹。 倚绿窗、慵整翠钿。 迢递关河,寿君何物,一幅吟笺。 注释: 1. 柳梢青:词牌名。 2. 七月二十四:即七夕节,古代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3. 稚宜:表弟的名字。 4. 西湖:指杭州西湖,作者的家乡。 5. 匆匆分袂:匆忙地分别。 6. 飞絮光阴:形容时间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