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庆曾
移得明珠,聘来碧玉。须知我见犹怜。打桨亲迎,归帆鸥梦同圆。银屏十二香深处。耐春寒、半臂应添。好留连、翠幕朱阑,月静花妍。 海门秋老鱼龙定。称词人彩笔,黛染轻烟。一斛香螺,替描十样眉尖。为它更祝宜男佩。慰含饴、笑卜堂前。卷湘帘、回首东风,流水当年。 【注释】 (1)明珠:指贺氏的美貌。 (2)娉婷: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3)“打桨”两句:写贺氏在迎娶途中的情景。“打桨”,是船工摇桨使船前进的意思
【注释】金菊、芙蓉:都是花名。即事,写眼前景物,抒发感慨。修梅,指友人王修梅。 分襟:离别。 秋意萧瑟,秋风萧索,远行之人难以忘怀。 弱柳千条:形容情丝绵长不断,也形容心情忧郁。 银屏:指屏风。露冷:指秋天天气寒冷,霜气袭人。 鸿声嘹唳:鸿雁鸣叫的声音,嘹唳是声音高亢而凄厉的叫声。虫声杂,指虫鸣声。 当时回首:指当初分手时的心情。 曲阑双倚:指在栏杆边依偎,互相倾诉衷肠。 琼箫:美玉做的箫。
【注释】: ①伊人:指所思之人。 ②才镜里,又眉边:刚从镜子中看到,又在眉毛之间。 ③春水长安:长安(今西安)在秦岭以南,春天时,河水解冻,流向南方,所以称春水长安。 ④轻帆天际:轻帆在天边飘荡。 ⑤梦断寒烟:梦里的一切都化为烟雾消散了。 ⑥那禁:哪里能够? ⑦拥重衾:抱着厚重的被子。 ⑧羞道夜如年:不敢说时间过得慢。 ⑨闲云漠漠:闲淡的云彩,模糊不清。 ⑩素魄娟娟:白色的月亮,皎洁明亮。
《虞美人·长至前五日》是南宋诗人陆游的词作。此词上阕写别情,下阕写春景,情景交融,婉约含蓄,细腻入微。 退红帘底西风紧。妆卸慵开镜。今宵还比昨宵寒,呼起银灯回、首影儿单。 寻常小别难紧受。忍说轻分手。春来容易燕衔泥,子细安排怎样、看双栖。 注释: ①“退红帘”两句:指女子从闺中出来。红帘,指红色的帘幕。妆卸,指卸妆。慵(yōng)开:懒于打开。首影儿单:形容人头光秃而孤独貌。 赏析:
【译文】 细雨迎寒秋已近,双桨泛轻舟。人醉花边十二桥,暮暮更朝朝。 月晓风清情脉脉,珠露透冰绡。红藕香中碧玉箫,歌一曲、助花娇。 【注释】 1. 武陵春:词牌名。又名“武陵别”、“桃源忆故人”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韵。 2. 湖上观荷:即写在湖上的荷花观赏。 3. 细雨迎寒秋已近:细雨迎接着寒冷的秋天,已经接近。 4. 双桨泛轻舠:两个人划着双桨,泛着轻快的船。 5. 人醉花边十二桥
【注释】 抱珠二妹:指陈师道之妹,名抱一、抱二。 北:指京城开封。 意犹未尽:意谓诗人对这首诗的赠别之情还没有完全表达出来。 复填:又填词。 此解:即这首词。 【译文】 风儿吹落梧桐叶,细雨淋湿了蕉叶,替人写出离别的愁苦。十年来与友人交往,西风吹送着朋友的行船。在小窗中生下同心结,问为什么难留住朋友?现在从今以后想远望也无话可说,只有一遍遍倚靠着高楼。 阳关岂料频频唱,记三春花底,曾送过人去游玩
【解析】 “拟织女赠牵牛”意思是:我模仿织女给牵牛星写诗。“下望人间,比目名鱼,比翼名鹣。怅银河无鲤,难通尺素”意思是:我低头看着人世间,有比目鱼,有比翼鸟。银河没有鲤鱼可以传书,我无法给你捎去书信,你可知吗?“机上红丝,机中锦字,总把侬心别恨牵。君知否,有家家蛛盒,替写缠绵”意思是:机上的红线,机中的锦字,都把我的思念之情牵挂着。你可知道,家家户户都是用蜘蛛来写情书。 第三联是全诗的关键所在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苏轼的《浣溪沙·七夕寄抱珠》中的一首。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 花里星河隐碧天: 描述了一个美丽的景象,即在花海之中,星星仿佛隐藏在清澈的蓝天之中。 - 针楼瓜果又当筵: 描述了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即人们在节日中会摆放针楼(一种装饰用的果盘)和瓜果等食物,庆祝这个节日。 - 秋风消息自年年: 这句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秋风每年都会到来,而每年的七夕节也如期而至。
临江仙是唐代词人温庭筠的一首词,词中描绘了一幅秋夜读书图,表达了词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句释义: 1. 帘幕几重亲放好,摊书低拥银灯。之无粗识悔今生。秋深风自急,香冷火犹温。 2. 百样思量都已遍,人生何苦钟情。青山它日葬愁痕。红梨花一树,消受月黄昏。 译文: 1. 我推开重重的帘幕,亲自点燃了一盏银灯,摊开书卷,低低地拥抱着这微弱的光芒。之无粗识后悔今生,感叹岁月如梭,秋意渐浓,风声急促
【注释】 青玉案 · 代牵牛答织女 三千弱水飞难渡。卿不解、凌波步。云饮霞餐朝又暮。天上多愁,人间多恨,总是心灵误。 星帷月帐清如许。无赖天鸡又催曙。残月晓风归去路。清虚紫府,丹山碧海,种遍相思树。 【赏析】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张先的作品。张先(990-1078),字文规,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与柳永齐名,并称“张三中柳七郎”,他的词语言优美,感情细腻,题材广泛,风格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