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注释】: 蹉跎十载。养就真无赖。事事不萦心,更绝尽、凡情世态。将迎冷淡,度日且闲闲,翻着袜,倒穿衣,一任人憎爱。 铸就三尺,龙泉快。气焰彻天庭,又不见、全牛可解。踟蹰四顾,不敢等闲看,随身带。密封缄,地久天长在。(《临江仙·赠妓》宋·辛弃疾) 译文: 十年时间蹉跎流逝,我已养成了真性情的无赖。我不再为世俗之事所牵挂,也不再追求人间的名利地位。我过着清静自在的生活,随心所欲,不为任何事物所困扰
【解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上半首写“男儿一志,莫把初心退”;下半首写“清虚恬淡,便是余生计”。诗人以“青松”和“翠竹”自况,表明自己追求高洁的人生理想。 (1)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题干要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注意注释的提示,结合全诗内容理解。“蓦山溪”是词牌名,“男儿”是题目。“一志”,“初心”,指最初的目标和志向。“莫把初心退”,即不要放弃自己的志向
【注释】 蓦山溪:词牌名。 于公索神龟:相传晋太康间,于公得一石龟,长五尺,大如瓮,能言,以献太傅羊昙,昙不纳。后公病,乃求之,昙曰:“吾闻神龟能寿千岁,当使公寿千岁。”因命公养之,既而公死,昙亦寻亡。事见《搜神记》。 澄湛:清澈。 西江:指长江。 任眠任睡:随意躺卧和睡眠。 喘息几曾闻:意谓呼吸声几乎听不到。 服气:道家修炼的一种方法。 会吞霞:能够吞吐云霞。 白莲蕊:佛教语,莲花未开时为菡萏
【诗句解读】 蓦山溪·赠文登县骆守清 守清守净。各各开明性。两两做修持,你个个、心头修省。虚虚实实,里面取炎凉,寻自在,觅逍遥,渐渐归禅定。 译文: 守清守净。各自修行,开明本性。两两修持,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内心中进行修养和反省。虚虚实实,内心中的是非对错,就像炎凉一样变化无常,需要我们寻找内心的自在和逍遥。渐渐地我们会归向禅宗的定境。 教言教令。一一须当听。急急上高坡,便稳稳、寻他捷径
曾萧真人已悟道,四方声名早已传播。只因有声音,却隔了玄元妙道。可怜仙骨,落入鬼形骸,一般衰,一般老。空恁一般了。 岂知玄妙。刚被身心傲。度日若聋盲,诮不识丹砂炉灶。好将二物,鼎内结成丹,服饵了。得长生,携手归蓬岛。 译文: 曾萧真人已经领悟了大道,四方名声早已传开。只是他因为有声音,却隔开了玄元妙道。可惜的是,他的仙骨落入了鬼形骸,一样衰老,一样疲惫。真是白白浪费了一番。 岂知玄妙。刚被身心傲
【注释】 凝神遐想,始固铅中雪。滋长是黄芽,使金乌、相攀朗月。黄婆匹配,别是一家风,龙吟啸,虎咆哮,此个谁分别。 人还去欲,酸辣餐须节。滋味要堪尝,任清虚、五神畅悦。元阳守定,育养得神灵,功成就,去朝元,住世无休歇。 【赏析】 《蓦山溪·凝神遐想》是一首咏物词。这首词的上阕写炼丹炉中的铅汞交感过程,下阕写炼丹成功之后,如何运用丹砂进行养生保健。全词融情与景、理与趣、事与情为一体
蓦山溪·赠刘歌会剃头面 公能刀镊。将彼姿颜接,刮削与提挦,甚停当、心洽意惬。如描似画,眉秀鬓须齐,添嫩貌,减衰容,又更增言捷。 译文: 公能够用刀和镊子整理头发和面容,使它们更加整洁和漂亮。就像描绘画像一样,眉毛优美,鬓角整齐,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内灵和协。无质无腮颊。妙手有何述,敢把此、分明拈捻。若还会得,慧剑便磨砻,呈白刃,显青钢,剃出圆成晔。 注释: 1. 内灵和协:内心和谐协调。
诗句释义: - “修仙慕道,为甚都担阁。妄想太虚高,皆由骋、外缘欢乐。” 这一句表达了追求修炼之道的艰辛和困惑。"担阁"可能意味着犹豫不决、放不下,这里指的是修行者对于修道的执着与内心的挣扎;"妄想太虚高,皆由骋、外缘欢乐"则是说这些外在的追求和欢乐使得修行人难以专注于内修,即所谓的“外修”。 - “内中珍宝,未晓是无为,只夸强,又夸能,夸里还销铄。”
【诗句】: 玉堂三老,唯识王三操。复许辨三台,更能润、三田倚靠。自然三耀,攒聚气精神,运三车,依三教,永没沈三道。 须通三玉,方见三清好。真性照三峰,陡免了、三焦做造。休论三世,诸佛现前来,得三乘,游三昧,莹莹归三岛。 【译文】: 在玉堂的三位老人中,只有王三能够辨识出三种不同的能量场,即三台、三田和三耀。这些能量场相互交融,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能量状态。这种状态可以驱动三辆车
驴驴模样,丑恶形容最。长耳嘴偏大,更四只、脚儿轻快。肌肤粗偻,佗处不能留,挨车买,更驮骑,拽遍家家硙。 任鞭任打,肉烂皮毛坏。问你为何因,缘个甚、于斯受罪。忽然垂泪,下语向余言,为前□,忒跷蹊,欠负欺瞒债。 注释: 蓦山溪:词牌名,此为双调。 驴驴模样,丑恶形容最。长耳嘴偏大,更四只、脚儿轻快。肌肤粗偻,佗处不能留,挨车买,更驮骑,拽遍家家硙(wěi)。任鞭任打,肉烂皮毛坏。问你为何因,缘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