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波浩浪,澄湛源流遂。此处隐神龟,敢吸尽、西江大水。任眠任睡,喘息几曾闻,能服气,会吞霞,自在长游戏。
异光殊彩。迸出真祥瑞。火焰正炎炎,便走在、当中取利。任烧任烙,旋旋聚清凉,能曳尾,会摇头,独上白莲蕊。

【注释】

蓦山溪:词牌名。

于公索神龟:相传晋太康间,于公得一石龟,长五尺,大如瓮,能言,以献太傅羊昙,昙不纳。后公病,乃求之,昙曰:“吾闻神龟能寿千岁,当使公寿千岁。”因命公养之,既而公死,昙亦寻亡。事见《搜神记》。

澄湛:清澈。

西江:指长江。

任眠任睡:随意躺卧和睡眠。

喘息几曾闻:意谓呼吸声几乎听不到。

服气:道家修炼的一种方法。

会吞霞:能够吞吐云霞。

白莲蕊:佛教语,莲花未开时为菡萏,花初开为含苞,故称花蕾为蕊。

【赏析】

此词写于北宋时期,是一首咏物词。作者借咏石龟抒发了对神仙的向往与追求,以及自己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全篇通过描写石龟的外形、动作、神态,展现了石龟的神奇魅力,表达了作者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寓示了人们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是一种无稽之谈。

起首两句点明主题。“洪波浩浪”,指的是浩瀚无边的江湖;“澄湛源流”,则是指清澈见底的江河源头。在这里,“洪波”与“澄湛”、“源流”与“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江湖的浩渺与江河的清澈,更暗示了石龟的神奇之处。紧接着,作者描绘了石龟的形象:“隐神龟”。这里的“隐”字,既表示石龟的隐蔽性,也暗示了其神秘莫测的特点。接着,作者进一步刻画了石龟的动作与神态:“敢吸尽西江大水”。这句中,“敢”字表现出石龟的自信与霸气;“吸尽”二字则展示了石龟的强大能力;“西江大水”则表明了石龟所吸之水的丰富与浩大。这些词语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浩渺的江湖之中,感受到了石龟的强大与威猛。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石龟进行进一步的描绘。“任眠任睡”,描绘了石龟随性而为、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喘息几曾闻”,则揭示了石龟几乎无声无息的特性;“能服气”、“会吞霞”、“能曳尾”、“会摇头”等词语,则分别描述了石龟的各种神奇能力与行为。这些词语既体现了石龟的不凡之处,也反映了作者对石龟的赞美之情。

在词的下阕,作者却突然转折,将笔触转向了石龟的另一面。“异光殊彩迸出真祥瑞”,这句话中的“异光殊彩”指的是石龟身上的光彩斑斓;“真祥瑞”则是指石龟身上蕴藏着的吉祥与福气。而“迸出真祥瑞”则意味着石龟将这些吉祥之气释放出来,为人间带来了福祉与希望。接下来,“火焰正炎炎”,这句话中的“火焰”象征着热情与活力;“正炎炎”则表达了石龟散发出的热情与力量。而“便走在当中取利”,则意味着石龟凭借自己的力量赢得了利益与地位。最后一句“任烧任烙旋旋聚清凉能曳尾会摇头独上白莲蕊”,则是对石龟形象的进一步丰富。其中,“任烧任烙”指的是石龟不怕任何形式的磨难与考验;“旋旋聚清凉”则意味着石龟能够迅速化解一切困境与烦恼;“能曳尾”指的是石龟能够自如地摆动尾巴;“会摇头”则是说石龟能够灵活地转动头部;而“独上白莲蕊”则寓意着石龟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高洁脱俗,超凡入圣。

整首词通过对石龟的描绘与颂扬,展现了其神奇魅力与非凡气质。同时,也寓示了人们对于神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一种无稽之谈。在这首词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与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