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蓦山溪·送伯礼 元戎十乘,出次高唐馆。归去旧鹓行,更何人、齐飞霄汉。瞿唐水落,惟是泪波深,催叠鼓,起牙樯,难锁长江断。 译文: 元戎十辆车,出发驻在高唐馆。回去后将与原来的同僚一起,还有谁能与他们齐飞天汉?瞿塘河水已干涸,只见泪水在眼眶深处涌动。催促着战鼓的擂动,激励着战船的起锚,但难以锁定长江断裂的地方。 注释: 1. 元戎十乘:指军队中的高级将领。 2. 次高唐馆:驻扎在高唐馆。 3.
诗句解析及译文: 1. “西江东去,总是伤时泪。” - “西江”指的是长江的西部支流,“东去”表示流向东方。 - “伤时”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哀愁。 - “泪”象征着因伤感和岁月流逝而落的泪水。 2. “北陆日初长,对芳尊、多悲少喜。” - “北陆”可能是指北方地区(古代以方位指代地点)。 - “日初长”描述的是早晨太阳开始升起的情景。 - “多悲少喜”表达出一种悲伤和喜悦交织的情感。 3.
【解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登临览胜的所见所闻,抒发自己的感慨。“深秋澄霁,烟淡霜天晓”写出了深秋时节,晴空万里,秋高气爽的景象。“翠岘峻摩穹,有碧涧、清溪缭绕”是写山势雄伟,山间水声潺潺,绿树成荫,景色宜人。“鸣弦多暇,乘兴约登临,听水乐,习丰碑,遐想东坡老”是说自己趁着空闲时间,和朋友一起去游览山水,听着美妙的音乐,欣赏美丽的风景,想起当年苏轼在黄州时的生活和创作。“当年叔子
【解析】 此词为咏史抒怀之作。上片写旌旆出郊、仙驭悄行,暗寓“东巡事往”之意;下片写访遗民、功名休论等,暗寓“重华旦”之意。全词抒发了功业未成,空叹年华易逝的感慨。 【答案】 “蓦山溪”是词的标题,属双调,五十三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一平韵。上阕首二句“春前信息,到处欢声满”,写春天来临,到处洋溢着欢乐的声音;“旌旆出西郊,拥笙歌、婵娟两畔”写旌旗招展,车马喧嚣,歌声悠扬。这两句既点出了时令
诗句解析: 1. 画堂帘卷,贺燕双双语。花柳一番春,倚东风雕红缕翠。 - 画堂中的帘被卷起,两只燕子在交谈着什么。春天的花和柳树焕发出生机,东风轻轻吹过,使得花边绣有红色丝线、绿叶间点缀着绿色丝线的装饰更加鲜明。 2. 草堂风月,还似旧家时;歌扇底,舞裀边,寿斝年年醉。 - 在草堂中享受着美好的时光,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日子。手中握着酒壶,唱着歌,跳着舞,酒杯旁的酒杯已经喝得满满当当
蓦山溪·和清虚先生皇甫坦韵 清都绛阙,我自经行惯。璧月带珠星,引钧天、笙箫不断。宝簪瑶佩,玉立拱清班。天一笑,物皆春,结得清虚伴。 注释: - 清都:指天上的宫殿。绛阙:红色的宫门。 - 我自经行惯:表示经常经过这里。 - 璧月:明亮的月亮。带珠星:形容星星点点如珍珠般明亮。 - 钧天:指天空。笙箫:古代乐器名,用竹管制作,吹出的声音悠扬动听。 - 宝簪瑶佩:精美的发簪和首饰。玉立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全诗分为四句,每句都是一个独立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经历。 1. "凤凰山下,东畔青苔院。"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庭院,位于凤凰山的东侧。青苔覆盖了庭院的地面,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这可能象征着诗人在平静生活中的回忆或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2. "记得当初个,与玉人、幽欢小宴。"
【译文】 清明江面水波平,细雨和烟雾交织。春天已经来到广寒宫,让江梅先行开放。年年都是第一名,越溪东边相见。云体态、雪精神,不把青春占去。 山亭水榭别恨多,消愁散了。又是主人来访,更不辜负这一片芳心。题诗才思清如玉壶冰,轻回头看,落座前桃杏的歌声已减。 【赏析】 “清江平淡,疏雨和烟染”。这句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清江水平静,天空中飘洒着细细的春雨,与周围的烟雾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注释】 蓦山溪:词牌名。又名《倦寻芳》、《惜春令》。双调,六十七字。上片四句,下片五句。 厌厌:疲倦的样子。 瘦怯东风:形容柳叶因风的吹拂而感到寒冷,也比喻春天将去,万物开始凋零的样子。 海棠红:海棠花。 冥蒙雨:迷蒙的细雨。 愁里春来:在忧愁中看到春天的到来。 只恐愁催春去:只怕春光易逝,令人忧愁。 【赏析】 《蓦山溪·柳》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春天
【诗句注释】 蓦山溪 · 月夜 霜清木落,深院帘栊静。池面卷烟波,莹香水、一奁明镜。修筠拂槛,疏翠挽婵娟,山雾敛,水云收,野阔江天迥。 红消醉玉,酒面风前醒。罗幕护轻寒,锦屏空、金炉烬冷。星横参昴,梅径月黄昏,清梦觉,浅眉颦,窗外横斜影。 【译文】 月光如银,映照在深深的庭院中,使帘栊都显得宁静而寂静。池塘水面上的烟雾随风卷起,像一面镜子一样明亮清晰。修长的竹子轻轻拂过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