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都绛阙,我自经行惯。璧月带珠星,引钧天、笙箫不断。宝簪瑶佩,玉立拱清班。天一笑,物皆春,结得清虚伴。
还丹九转。凡骨亲曾换。携剑到人间,偶相逢、依然青眼。狂歌醉舞,心事有谁知,明月下,好风前,相对纶巾岸。
蓦山溪·和清虚先生皇甫坦韵
清都绛阙,我自经行惯。璧月带珠星,引钧天、笙箫不断。宝簪瑶佩,玉立拱清班。天一笑,物皆春,结得清虚伴。
注释:
- 清都:指天上的宫殿。绛阙:红色的宫门。
- 我自经行惯:表示经常经过这里。
- 璧月:明亮的月亮。带珠星:形容星星点点如珍珠般明亮。
- 钧天:指天空。笙箫:古代乐器名,用竹管制作,吹出的声音悠扬动听。
- 宝簪瑶佩:精美的发簪和首饰。玉立:形容人的仪表端庄美丽。拱清班:在朝廷上恭敬地站在一边。
- 天一笑:天空中的云朵散开,露出晴朗的天空。
- 物皆春:万物都像是春天一般生机勃勃。结得清虚伴:与清虚相伴。
译文:
在天上的宫殿中,我经常穿行自如。明亮的月亮带着星星,仿佛是天上的乐谱,引导着人们奏响美妙的音乐。头戴珍贵的发簪,身披华丽的衣裳,我在朝廷上恭敬地站着。天空中的云彩散开,露出晴朗的天空,万物都像是春天一样生机勃勃。我与清虚相伴,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言志之作,作者通过描绘自己在天上宫殿中的景象,表达了自己与天地之间的和谐共处以及与清虚相伴的愉悦心情。诗中通过对月亮、星辰、发簪、瑶佩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天宫图景,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