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迁
慈节为朱彦明乃堂作 苦节良独难,慈训尤不易。 有儿归义方,庶矣柏舟誓。 百年未亡身,只为家门讣。 于今幸两全,辛苦遂初志。 他年泉台路,良人见无愧。 注释: 1. 慈节:这里指母亲节,母亲节在农历的五月一日。 2. 朱彦明:即朱彦之,字彦明,南朝宋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曾为《宋书》主修官。 3. 乃堂:即堂子,指家族子弟,此处指朱彦之的儿子。 4. 苦节:形容朱彦之的坚贞不屈。 5. 良独难
【注释】 扳罾:用竹竿等作钓具捕鱼。 水涸舟易胶,舟人时复喧:水干船底容易粘连在一起,船夫们时而喧闹不停。 暮阻沙岸侧,野旷地亦偏:傍晚被阻在沙岸的一边,野外空旷无边。 问津尚云远,西日已含山:询问渡口离这里很远,西边的太阳已经挂在了山头。 寒林北风急,飞鸟尽来还:寒冷的树林里刮着北风,飞鸟全部飞回来。 泊舟悔不蚤,兀坐默无言:停靠船只后悔得早,呆坐着说不出话来。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
【注释】 孤甥:指侄儿,侄儿在古代称外甥。堂:家宅、庭院。渭阳:即《渭阳曲》,为秦穆公对孟明的饯行之歌。后因以“渭阳”借指舅父或母的恩情,又可泛指父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怀念母亲的诗作。全诗抒发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首句“人羡孤甥亦肯堂,西溪宅相倍增光”,写人们羡慕他有一个贤惠慈爱的姐姐(即母亲),使得他的家室也增添了光彩。次句“当年造就伊谁力,白首铭心感渭阳”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蚤过山庄避暑用陶韵” - 解释:我早早地来到山庄避暑,借用陶渊明的诗词意境。 2. “侵晨理孤棹,山居将避喧” - 解释:清晨时分,我整理我的小船桨,准备在山中躲避城市的嘈杂声音。 3. “好风忽南来,吹我乌帽偏” - 解释:突然间一阵好风吹来,我戴着黑色的帽子,被风轻轻吹得偏向一边。 4. “宿鹭未移渚,落月犹在山” - 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的主旨大意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诗句进行分析判断。“束发履宦途,妄意遵伊周。遭逢误明主,黾勉三十秋。”意思是说:年轻时就踏上仕途之路,但心中却向往伊尹、周公那样的贤臣良相,结果却遭遇了明主的错误,自己勤恳努力地工作三十多年。“乞骸赋归来,荒芜念田畴。”“所学期不负,此志终遂否。”意思是说我请求告老还乡
山亭晚眺用陶韵 山中多白云,深谷芝可采。 吾慕陋巷贤,箪瓢乐不改。 尘世饶风波,桑田倏成海。 人寿知几何,河清讵能待。 淡薄顺吾常,庶矣寡尤悔。 注释: - 山中多白云:山上有很多白云。 - 深谷芝可采:在深深的山谷中可以采摘灵芝。 - 吾慕陋巷贤:我仰慕住在简陋小胡同中的贤人。 - 箪瓢乐不改:用箪和瓢作为日常饮食,依然快乐不变。 - 尘世饶风波:世间充满了风波和变化。 - 桑田倏成海
赏残菊 养疴日高起,袖手步前楹。 清霜萃百卉,残菊有馀馨。 爱此傲霜姿,巡檐掇其英。 掇英酿美酒,酒熟当自倾。 人言杞菊甘,可以制颓龄。 颓龄安可制,聊用陶吾情。 注释与赏析 第一句:养疴日高起,袖手步前楹。 译文 在病后初愈时,我悠然起床,闲庭信步至屋前的廊柱上。 第二句:清霜萃百卉,残菊有馀馨。 译文 清晨的霜覆盖了所有的植物,唯有那残留的菊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第三句
【解析】 (1)冯公:指冯道。夙:早。 (2)业雅志存:以高尚的志向而勤于学业。孔周:孔子,即孔丘。高才:才能出众之人。不获:不能得到。展:施展。皮里:内怀。言外之意。余阳秋:即“余晖”,比喻晚年的光景。归来守衡茅:回乡隐居。衡茅:简陋的房子。 (3)心田:心意。平畴:平坦的田地。世人:一般人。知者寡:“知之”为助词,无实义,意为“知道的少”。苍天:天空。亦:也。 (4)食报谅在后
【注释】 和答雪湖见怀及述怀各二首其二: 投簪事耕稼,菑畬夹道周。禾黍日以长,少昊将司秋。晨兴出门巷,杖策临西畴。俯首问童仆,场圃各具否。 屡丰幸遂愿,社会寻旧游。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的。诗中写自己躬耕田园,与民同乐的生活,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平实而自然,意境优美恬静,充满了浓厚的乡间田园气息。 首句“投簪”二字,说明自己弃官归田;“事耕稼”,即从事农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中描述了作者登上鹳雀楼所见景色和心情。 诗句释义: - "维舟向天津":在天津停船。维舟,停船。天津,今天津市。 - "潮落日已晚":海水退潮时太阳已经落山了。 - "燎火明渡头":用火把照明渡口。燎火,点燃火把。明渡,照亮渡口。 - "大儿忽在眼":大儿子突然出现在眼前。 - "离合岂偶然":离别和团聚难道是偶然的吗?离合,指离别和团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