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符
无闷酬查德尹 登落星楼,望衣锦山,渺渺烟波千里。浑不省何年,醉牵吟袂。为报离情最苦,叹客与、黄花俱憔悴。香鲈绣鸭,梦中一艇,五湖秋水。书寄。 雁翎系。爱金缕歌残,玉笙吹起。问近日西泠,几人同倚。可惜梅仙鹤径,但牧马、斜阳青莎里。想背锦、怀古含愁,也似秣陵游子。 注释: ①登落星楼:登上落星楼。落星,即浙江杭州的名胜古迹——岳王墓。 ②衣锦山:指浙江的天目山。 ③渺渺烟波千里:形容烟波浩淼
【注释】 红架:红色的架子。方瓷:方形的瓷器。花镂边:用花纹装饰的边框。绿松:绿色的盆景树。刚半尺、数株攒:刚刚半尺高,有好几棵在一起。斸:挖掘,挖掉土。云根:云朵般洁白的根部。取石如拳:像拳头一样取出石头。沉泥:泥土沉入。郭熙山:郭熙画的山峰。 移近小阑干:把盆景移到栏杆近旁。剪苔:修剪苔藓。铺翠晕:铺设上绿色。 护霜寒:保护着寒冷的霜。莲筒喷雨算飞泉:像莲花瓣一样的盆景上,像泉水一样涌出水珠
【注】浦:水边。秣陵:指南京。佛阁双松:指佛教寺院中两棵松树,为南朝梁武帝所植。青门:指金陵的南城门。花鹃:杜鹃鸟,又名杜宇。霜鸿:即“霜鸿雁”,比喻书信。 浦湿芦花,林翻柿叶,秣陵秋雨秋风。京城离筵,难忘佛阁双松;倦游只恋江南住,闻故人曾到山东;别青门、两听花鹃,三见霜鸿。(首联) 浦边沾着湿润的芦花,树林里翻动着柿叶,秣陵(今南京市)秋天细雨和秋风。京城离别筵席上,难忘佛阁两棵老松
【注释】 萼绿华:传说中的女子名。绦(tāo):带子,这里指腰带。杜兰香:香草名。“杜兰”即杜若,一种香草,古人以之为香。罗巾:用罗制的头巾。控鸾人:传说中能驾御天上的鸾鸟的人,这里指仙女,即上片所咏的女子。丝缘:丝织的裙带,指仙女身上的裙子。机残锦字:织布机的线断了,织成了锦上的字。锦上添花,比喻在原有美好的事物上再添加美好的东西。拂床簟(chán 同“荐”):拂拭床席,簟是竹席。冷芳尘
【注释】 压波桥:即金鳌玉鉴桥,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北麓。同仙鹊:指徐健庵。杉青:杉树的青色,此处代指春天的颜色。收灯春夕:收灯时,夜已深了。东城书屋:在杭州东城。雪中径悄:路上的积雪很寂静。蒋陵:蒋山,在今南京东南。秋雨:秋天的小雨。荷衣客:穿着荷花图案衣服的人。平明:天亮的时候。检点旧分双笔:回忆过去在一起时的点滴事情。宫眉紫袖:宫中女子的眉毛和袖子颜色。把一缕、红丝量日:用红线量度时间
簇水红叶 断岸高林,乍添绛彩纷如许。 拒霜花映,斗冷艳、还应输与。 隔水轻笼山霭,依约桃千树。 浑不省、醉绿阴处。 注释:断崖上的树林,忽然间增添了如绛红般的色彩如此多。拒霜花在阳光下闪耀,与寒冷的景色相比,它更显得美丽出众。在远处隔着水的地方,轻雾笼罩着山峰,隐约可以看到成百上千的桃花。我浑然不知这些美景,只顾沉醉在绿荫深处。 译文:断崖上的树林,忽然间增添了如绛红般的色彩如此多
南歌子·集调名 【注释】 绿意长亭柳,红情满路花。朝霁散馀霞。镜中人百媚,浣溪纱。 译文: 长亭边的杨柳是绿色的,路上的花朵是红色的,朝阳初晴时天空中留下了美丽的晚霞。镜子中的人有着各种迷人的风采,她正在清洗着那如同流水般细腻的溪边纱衣。 赏析: 这首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丽画面,展现了大自然和人物的和谐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形象
《河传·再集调名》是一首词,作者不详。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拨棹。春晓。泛兰舟。水调歌头翠楼。个侬倚阑金凤钩。扬州。倾杯忆旧游。 译文:划着船桨,迎接春天的到来。在翠绿的楼阁中泛舟游玩。我独自一人倚靠在栏杆上,金凤钩扣住衣襟。回忆扬州的美好时光,举杯畅饮,怀念过去的朋友们。 注释:拨棹:划船。春晓:春季清晨。泛:游览。兰舟:用香草装饰的船。水调歌头:一种歌曲名称。翠楼:华丽的楼阁
【注释】: 1. 松翠石楠红,寒食孤坟路。 (1) 松翠、石楠(都是指柏树)红:用颜色来描绘松树和石楠树叶的色泽。 (2) 寒食孤坟路:寒食节那天去扫墓。 2. 素手摘金盐,苔印弓弓步。 (1) 素手摘金盐:指在寒食节这天,人们会采撷一些黄色的野菜食用,如荠菜等。 (2) 苔印弓弓步:指在扫墓的路上,由于行走过久而踩在湿润的苔藓上留下的脚印。 3. 细桨画桥边,微雨催归去。 (1) 细桨画桥边
【诗词】 忆旧游 · 远士表弟书至,并寄新词。两月后灯下作报札竟,更赋此词,兼询不为 翠尊梅树下,记弄香、娟娟月三更。画船催人去,江村戏鼓,水市排灯。别来一翻书到,秋老石头城。正楚尾人家,调砧月底,带雁愁听。 闻君。扫尘阁,对小港红桥,波涨青菱。添赋萧闲句,唤莺唇吹笛,都是新声。况有樵歌同调,未倦旧吟情。定醉共麡床,薇轩烛影翻雪藤。 【注释】 翠尊:指酒器。梅树:这里指梅花盛开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