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溶
【赏析】 《法曲献仙音·饮济武寓中》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以写景为主,抒发了词人对江南的眷恋之情。 上片起二句,写词人居住的环境。“小幔”二句,写居室布置。“元龙”,指东汉末年的刘备,他与诸葛亮在隆中结为好友,两人过从甚密。“兽炭排寒,虫编曲映日”。用典说明环境清幽,生活安逸。“青山好”,写出词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烟城”二句,由屋中写到户外,“烟城”,即烟雾缭绕的城池,“天半”,言其高远
东风齐着力春怨 春天的风,正使劲地吹着。 寒食初分,酸风犹急,敝尽貂裘。宾朋广坐,乐事也难留。况值频吹画角,人消瘦、懒上秦楼。驼峰底,丝丝鬓雪,尘满吴钩。 春天的风,正使劲地吹着。 远泪不须流。从此去、岁华暖到箜篌。陌头草绿,辇道美人游。竞劝金壶酒罢,轻帆动、细雨兰舟。谁知是,依然闪塞,不断新愁。 春天的风,正使劲地吹着。 赏析: 词的上片“东风齐着力”,写春风劲吹,春意融融。“寒食初分”
【注释】 钱唐:即浙江杭州,古称钱塘。 蓬莱:古代神话中三岛名,这里泛指江上波涛。 高飞撼、宋家宫阙:浪花高高涌起,好像要撼动宋朝的宫殿一样。 谁荡激:是谁激荡起这惊涛骇浪? 灵胥:指吴王夫差。吴王夫差曾于钱塘江筑观海亭,故此处借以指钱塘江。 灵胥一怒,惹冠冲发:夫差因被越军打败而恼怒,以致将头发都给吓白了。 点点征帆都卸了:征帆都被惊涛骇浪打散了。 城上吴山遮不住:山上的树木挡住不了海浪的冲击
【注释】 ①写诗江上:指在江边的茅屋边写作。 ②划蕉峰苍藓:指划船经过青翠的山岭,长满了苔藓。 ③如虎须髯:像老虎一样的胡须。 ④回眸惊:回头一看,吃了一惊。 ⑤薄暮贮酒空肠:傍晚喝酒喝到肠空。 ⑥葫芦侧:指葫芦的形状不正。 ⑦宋玉情孤:指宋玉的忧愁孤独。 ⑧巫云翠轮短:指天空中的云彩形状像绿色的车轮(即月亮)。 ⑨许我再:希望你再给我机会。 ⑩相逢白头时:希望我们还能再次见面。 ⑪密雪书林
夕阳山阔戍楼空。厌西风,已西风。何事风吹偏向客愁中。沙草斜连铜狄路,酒旗卷,一程程,绕汉宫。 注释:夕阳西下,山显得空旷辽阔,戍楼空空如也,我厌倦了这阵阵的西风。它怎么偏偏吹到我这客居异乡的人的身上呢?远处沙地上生长着茂密的草,它们斜靠着铜狄的路旁生长,路边上还挂着酒旗。一条条路蜿蜒曲折,像是通往汉宫一样。 汉宫,汉宫,扫残红。花一丛,柳一丛。忆也忆也,忆远送、又泣孤鸿。可惜鸳鸯湖上冷归蓬
【注释】 团:聚拢。 尺线:指画笔的线条。 曳露含风:形容花的姿态。 胭脂:这里用来形容牡丹的颜色,胭脂色为深红。 闭雨门:关着窗户,以避风雨。 洛阳:古都名,这里借指汴京。 狂客:指诗人自己。 三月纷纷车马:形容春末游人踏青的盛况。 撩乱:纷乱,这里形容春天的景物纷繁复杂。 紧护:紧紧护卫,这里指保护。 【赏析】 《华胥引·题画梨花牡丹次张叔夏韵》是南宋词人赵师秀创作的一首词
【注释】 惜红衣 · 美人鼻:词牌名。 美人鼻:即“美人痣”。在鼻子两侧,呈三角形。 黛角棱分:指美人双眉如黛。 山尖样软:指美人眉毛细而弯曲。 浅涡双亸:指美人的双眉下垂成弯月形。 花钿(diàn):古代妇女额上所贴的一种装饰品,用金、玉、翠竹等制成。 酸来自拥:形容美人的娇媚可爱。 刚配得:指美人的眼睛明亮如星,能与人相配。 婀娜(ēnuò):形容女子体态优美。 芳缕(lǚ)乍迎:美人初见时
【注释】 ①洞仙歌:词牌名,又名“洞仙歌令”、“洞仙歌慢”。 ②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公历九月初。 ③嫩蕊:指桂花。 ④卖:出售。 ⑤怕:恐怕。 ⑥风飘满罗带:比喻风将桂花的香味吹得到处都闻到了。 ⑦湖阴:地名,在今江苏苏州附近。 ⑧文鱼:指游动的水族,泛指水中之物。 ⑨纳凉人:乘凉之人,指夏天乘凉的人。 ⑩谁家:哪个人家。 ⑪古墅:指古老的宅院。 ⑫草没窗楞:草已经长高到遮住窗户的四角
祝英台近 · 太白酒楼 【译文】 赎取汾阳,召唤杜工部,笑着脱下锦绣的裘衣跳舞。千年古柳千条,还记得酒人在吗?昨夜铁笛声高,徘徊中骑鹤,更何处、渔阳颦鼓。 旧游处。荒草空嵌唐碑,飞仙已归去。憔悴青衫,诗瘦向谁语。忆他春在楼中,登楼更苦,恰剩得、满楼烟雨。 【赏析】 这首小令写于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上片首句“赎汾阳”,是说诗人曾到山西汾阳县访求过杜甫故居
【解析】 这是一首词,是作者对友人王襄璞的送别词。上阕写景抒情,下阕叙事写情。全词以“秋”为线索,由景及人,抒发了离别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1) 闲心万种:心事万千。 (2) 画阁:楼阁。 (3) 吹开:推开。 (4) 多少事:许多事。 (5) 耐寻思:值得深思。 (6) 倚阑干:靠在栏杆上。 (7) 檀板急:拍板急促。 【赏析】 此词上片起笔即言“闲心万种,惟有秋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