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镇
和成都吴仲庶见寄来韵 其二 濯锦江深惠泽流,西人都未究踪由。 耕畴拥耒春还动,织户鸣机夜不休。 讲德定应劳四子,富民须合用千秋。 凤凰台上需贤久,却恐龟城作暂游。 译文: 在濯锦江畔,深厚的恩泽如同江水般流淌不息。然而,无论是长安还是西都,那些寻根问底的人似乎仍未找到答案或迹象。春天的田野里,农民们挥舞着农具,耕作的景象生机勃勃;夜晚,织布的人家则继续忙碌,纺织的声音此起彼伏
【注释】 1. 岁华:一年的时光。今缓昔如流:现在的时光比过去要慢。 2. 樊笼: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3. 官事:指官场事务。无尽极:无休止。 4. 人生安处:指人生在何处能找到安宁的地方。且闲休:暂且放下忙碌,休息一下。 5. 愚忠:愚笨的忠诚。皎皎:明亮的样子。 6. 归思:回家的念头。绵绵:绵延不断的样子。两鬓秋:指人的鬓发已见霜白。 7. 海棠时节:春季时令,即三月。过:错过。 8.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全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歌的情感基调,最后根据要求作答,注意不要写错字漏字别字。 【翻译】 山横卧双剑,水纵横奔流不息,栖身北地巢在南方,去未由而归未得。 三尺素琴弹奏出浩浩荡荡的声音
西湖泛舟辄用前韵寄呈君实 画船容与到桥还,举袂依然洛酒斑。 湖上晓光涵潩水,坐中晴色见嵩山。 心缘念别如多事,身为移居似不闲。 叠石石淙虽两处,福昌阳翟正中间。 注释: 1.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只。容与:悠闲自得的样子。 2. 举袂:提起袖子。 3. 洛酒:洛阳的美酒。斑:斑点,这里指酒液中的沉淀物。 4. 湖上:湖面上。涵:包含。潩水:指西湖的水。 5. 晴色:晴朗的天空。 6. 念别
这首诗是送祖龙学择之赴陜府酌饮赠别之作,诗人在欧阳永叔韵的基础上,表达了对祖龙的不舍和祝愿。 第一句“史君分陕惜别难”,诗人以“分陕”为题,表达了对祖龙离开陕西的不舍之情。这里的“分陕”指的是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将全国划分为10道,其中9道由王公贵族担任节度使,而第10道由李靖(字药师)出任,因此得名“分陕”。这里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祖龙离去的不舍。 第二句“缓听长吟速行酒”
【注释】 醮坛山:在四川资阳县,为蜀郡的东门。 底处人:指刘孝祥。底,这里用作谦辞。 西公:指诸葛亮。 绣衣还西州:用《汉书·东方朔传》故事。西汉时,东方朔任郎官,曾随武帝到雍祠后土祠。后因事得罪,被免官。又从汉武帝征和四年(前89年)起,奉命出使西域,至张掖,被匈奴拘执数年,后来才放回长安。“绣衣”即“绣衣御史”,汉代监察官的一种。 锦帐空南宫:用《史记·魏公子列传》故事。战国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题目为《游喷玉潭》。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解释: 大风吹沙高翳天,万木簸荡鸣空山。 风很大,吹起了沙尘遮住了天空,树木被风吹得摇摆不定,发出的声音像是在空山中回荡。 夜来奥热今斗寒,下舆乱石崎岖间。 昨天晚上还非常炎热,现在却突然变冷了,下了车走在乱石之间,感觉很不安全。 急著冒絮衣纯棉,两边荆棘难跻攀。 急忙穿上棉衣,但两边都是荆棘,很难继续行走。
【解析】 此诗为五言律诗。叠石溪,地名。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叠石溪时写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叠石溪 昨天愁风色,今朝喜日华。 从容下官道,迤逦见人家。 盛服缘崖看,焚香满路遮。 樵柯成市井,陶穴乃生涯。 注释:昨天担心天气不好,今天高兴看到太阳的光辉。从容地走下官道,一路迤逦看到人家。穿着盛装沿着山崖观看,路上到处是焚烧的香料。砍柴的人把山作为集市,制陶的人把洞穴当成家。春天山石声音相合
【译文】 从少年到现在,我渐渐老了,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 你思念故乡,我们置酒赋诗。 坐来霜露渐淡,夜已深星斗也稀了。 王宫直北里,天外横歌期。 【注释】 七夕二首其二:七夕节的第二首歌。七夕节,古代中国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传说中一年一度的相会。 少年从此夕:指从这个节日开始的夜晚,即七夕。 渐老何所为:渐渐衰老,不知还能做些什么。 与子思故乡:与你一起回到故乡。思,想、忆。 置酒同赋诗
【注释】 和君实叠石溪:与君实一起在叠石溪边。君实,作者友人张君实的字。 窥泉窦:窥探泉水的出口。 逢人问草名:碰到行人就打听花草的名字。 簪裳已无累:头上的簪子和身上的衣饰已经没有负担了。 猜鸟不须惊:猜测鸟儿也无须惊动它们了。 对景有诗癖:对着风景就有作诗的爱好。 酌泉无酒狂:喝酒时也不感到醉意。 山间少尘土;山野间少有尘埃。 云际足春阳:天空中充满了春天的阳光。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