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公溯
【注】李仁甫将至郭下,以诗迎之。公馆可休舍,良宵宜对床。肯污白云屦,来过碧澜堂。置馔同三饭,开筵累十觞。凉秋当泛菊,小住撷微芳。 注释: - 李仁甫:唐代诗人李涉,与李仁甫为兄弟,故称李仁甫。 - 郭下:古代城池之外的地方,此处指李仁甫将要到达的城市附近。 - 公馆:官署或官府的住所。 - 良宵:美好的夜晚。 - 肯污:愿意被污染。这里用来形容李仁甫的到来给主人带来的欢乐和惊喜。 - 云屦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此诗首联写诗人在园中赏花,“绕树”即指游赏。第二联是说,他来到花园里,看到茶花盛开,便摘了几朵放在杯中。第三联写他欣赏了好一会茶花,觉得已经够了,于是决定回家。第四联写诗人不顾恶劣天气,仍坚持赏花,第二天又到花园来,发现满地都是被风吹落的花瓣。最后两句写他不管恶风,还是坚持来赏花,第二天一早,发现园中的花草都被风吹得满地皆是。 【答案】 ①绕树行百匝
【注释】 简任季明府判:指简任为某地的太守,而季明府判是季明知府的下属。 昔别嗟何往,今晨问始知:昨天早晨才听说你被任命,今天早晨才知道这件事。嗟,感叹。 兹为泛舟役,端若赴襟期:因为你要泛舟远行去任职的地方。兹,此,代指你的新职。 夜雨沾桃叶,春风在柳枝:夜晚的细雨落在了桃树叶上,春风也吹到了垂柳的枝头。 相逢不同醉,辜负艳阳时:我们相遇时,却没有一同沉醉在酒中,这真是一种遗憾。艳阳时
丙戌元夕 刺史敢云乐,今非耆旧初。 香醪秋露薄,膏火晓星疏。 岂止君不足,谁能财有馀。 近闻宽赋敛,明诏议亏除。 注释: 刺史:地方官员,负责管理一个地方的行政事务。敢云乐:不敢说喜欢或快乐。今非耆旧初:现在的官员不是过去的老臣。耆:指年高德重的官员。初:开始。香醪:美酒。秋露薄:秋天的露水稀薄。膏火:灯火、烛光。晓星疏:早晨的星星稀疏。岂止君不足:不仅仅是君主不够满足。谁:谁可以做到。能财有馀
正月二日至九江过陈汉卿 译文: 旅途中感叹岁月流逝,思念家乡心绪难平。 云雾笼罩了五尺长的山路,春风吹拂下九江城里生机盎然。 老朋友没有陶渊明,交游的朋友有张仲景。 尊前见到芳草,已似呼唤愁生。 注释: 正月二日:指农历正月初六日。 九江:即江州,位于江西省北部,今属九江市。 耆旧:老年的贤人。 无元亮: 没有像晋代诗人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过着隐居生活的人。 仲卿:东汉名医张仲景,字仲景
这首诗是作者在李仁甫家做客时,应其邀请而作。诗人表达了对李仁甫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与友人相聚的期待。 北牖厌高卧,西山思胜游。 北窗映着太阳,我厌倦了卧床高卧的生活; 西山景色秀丽,我向往去那里游玩。 诗人少题咏,物色尽分留。 诗人很少写诗,美景已经全部留在心中。 小憩青城夜,幽寻丹景秋。 夜晚在青城山小憩,秋天寻找丹景的美景。 何人与同往,二老实风流。 有谁与我一同前往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夜 - 描述夜晚的景色和氛围。 2. 树合春城暗,江鸣夜硖喧 - 树木闭合,春天的城市被夜色笼罩,而江边的声音在夜中更加喧闹。 3. 艰难犹此地,漂泊更何言 - 在这里遭遇困难和艰辛,漂泊无依,无法诉说更多。 4. 冉冉轻烟集,辉辉列宿繁 - 轻轻的烟雾聚集在一起,繁星点点如同天空中的列宿。 5. 巡檐望南斗,无路入修门 - 沿着屋檐巡视,望着南方的北斗七星
【译文】 岁末时节,晴空峡口开寒气,沧波映照远方的光亮。 岁月流逝已衰败,春意尚且渺茫。 长期污辱功曹掾,终于愧对谒者郎。 南方实为瘴疠地,经过一月或无霜。 注释: 1. 岁暮:一年将终的意思。 2. 霁(jì):雨后天晴貌。 3. 沧波:沧海之波,此处指大海。 4. 年华:这里是指时光,时间。 5. 瘴疠(zhào lì):南方湿热地区特有的疾病。 6. 经月:过了一个月。 7. 谒者郎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扫径通春屐 - 清除道路,迎接春天的到来。"扫径"指的是清扫道路上的落叶等杂物,"通春屐"则可能指穿上适合春季行走的鞋子。 2. 开林启夕扉 - 打开树林的门扉,迎接夕阳。这里的"开林"意味着让阳光照进树木间,"启夕扉"则是指傍晚时分,开启门户迎接夕阳西下。 3. 浮鸥避人去 - 海鸥在人们到来时选择避开,避免人类干扰。这里的"浮鸥"可能是海鸥的俗称
【注释】 祁门:今属安徽省。 今日:现在。 冲泥:冒雨而行。 含风云叶细,间雨雪花轻:形容雨中景色的清新秀丽。 溪晚:傍晚时分。 草寒:指草木因寒冷而低垂。 黄犊:黄毛小牛。 吾今更何往:《诗经·邶风·旄丘》中有:“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诗经·小雅·采薇》中有:“昔我入太山,草木之未死……我徂彼远方,至彼征夫处。我朱盛夏斯,薄言采其虻……”等句,都是以“采”代指旅途,故有此行。 漂泊愧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