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注释】 绿窗:绿色的窗棂。天曙:天亮。私语:燕子飞鸣声。惜花人:爱花的人。一院落红:庭院里到处都是落花。九十韶光:指年华易逝。据:依据,凭据。 【赏析】 这首词描写春去的感伤。上阕写春天过去的情景和惜花人的心情。下阕以“九十韶光”点明时间已逝,并以“无据”二字作结,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美好年华不再的感叹。全词语言清新流畅,富有韵味
【注释】: 一枝花影:指窗前的花。 月到花梢:月光照在花朵上。 穗灯:指灯芯细长,像穗状的灯。 寂寞小窗寒浸:冷气从窗户里渗透进来,使人感到孤寂凄凉。 【赏析】: 这是一首写夜深人静时闺中女子对离愁别绪的抒发。词的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写情写梦,前后照应。首句“帘外一枝花影”,以“一枝”点明是一枝花而不是百花,这枝花不是一般的花而是特指,它与作者有着某种关系。次句“月到花梢影冷”
注释:谁将洞庭湖的风味,唤作唐朝后宫嫔妃?牙齿感到温热,就像玉鱼一样凉爽,美妙的语言如同鲜花绽放无比。 洞庭,古称潇湘,位于今湖南东部和湖北北部一带,这里指代洞庭湖。 齿热,牙齿发冷的感觉。 玉鱼,古代妇女的一种饰物,用玉石制成,形如鱼,故名。 香腻,形容香气浓郁,细腻而浓重。 当年红荔,指的是当年的荔枝,红荔即荔枝,泛指美食。 赏析:此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赞美了洞庭湖的风情之美
【注释】 见:同“现”。火树银花:形容灯火辉煌,如树如花。清绝:清雅绝伦。阑:尽。 【赏析】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这首词是作者在新婚之夜,由喜转悲而作的。上阕写昨夜风雨,下阕写今宵酒阑花残的情景。全词以白描手法刻画出新婚夫妇初婚乍合时的喜悦心情,表现了词人对爱情生活的珍视
【注释】 ①玉笛数声:指笛声悠扬。②落梅飞絮:形容梅花凋谢,柳絮飘飞。③红墙:指红色的宫墙。④“不把”二句:意思是说:春天去了,春天去了。 【赏析】 《如梦令》是一首小令。作者以“春去”二字为线索,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春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留恋之情。 词的前两句写景。“玉笛数声何处?吹尽落梅飞絮。”这两句的意思是:不知玉笛声飘荡在何处?它吹得梅花凋谢
燕子还未随着春天一起离去。却飞到了绣花的窗帘深处。柔声细语地和你说了很多话,难道是要和我一起生活吗? 再等待!她含笑回答:不,我不愿意和你在一起
《金陵感旧》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 犹记泰娘初见,匿笑佯回金钿:还记得当年泰娘第一次见到我时,她躲闪着微笑,假装转身去拾起落在地上的首饰。 飘泊损红颜,痛煞巫山影现:我漂泊在外,容颜憔悴,连巫山神女的倩影也显得暗淡无光。 谁怨,谁怨。泪洒犀帘一片:到底有谁在怨恨呢?是谁的眼泪洒满了犀牛皮的窗帘? 【注释】 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古为六朝都城;李清照曾在这里做过寓所。泰娘
【注释】 ①杨柳白门:以杨柳和白门为代称的京城。②燕子满城:燕子飞来,满城皆是。③人:指自己。④画楼深处:指六朝(南朝的宋、齐、梁、陈)的豪华建筑群。 【译文】 在白门看那春树杨柳,燕子飞舞满城风絮。看了无数六朝繁花,人在六朝华丽建筑的深处。 烟雨蒙蒙,江关萧瑟,如此凄凉。 【赏析】 词写金陵春日景色及作者的感怀。起句用“杨柳”“白门”代称京城,点明地点。“燕子满城风絮”是说燕子成队地飞来飞去
注释: 蜡堆的红泪渐渐融化,感觉新寒侵袭着被子。 冷雨和凄风更显凄凉,又是去年的滋味。 睡不着觉,睡不着觉,画角声吹在南楼。 赏析: 《如梦令·昨夜风雨催人醒》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写夜深不寐之苦况,以“蜡”为喻写出了被冻得发僵的感觉,又以“画角”声写出因风雨而引起的乡愁。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情真意切,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意思,然后分析所用的艺术手法,最后结合整首诗的主题思想进行赏析。“静冷月明中,断绝红尘音耗”,意思是在寂静寒冷的月色下,断绝了世间的喧嚣与烦恼。“懊恼。懊恼。”的意思是真是令人懊恼不已啊!“何似鹦哥睡早”,意为不如鹦鹉早早地睡觉吧!“何似”一词是反问,“鹦哥”指的是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