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注释】 本是乌衣伴侣。不学文鹥沙渚。偶尔寄寒庑,消受酸风苦雨。 无语。无语。犹自解怜毛羽。 【赏析】 《如梦令·鹦鹉》是北宋词人苏东坡的代表作之一。上片写鹦鹉之不幸遭遇;下片写鹦鹉之可怜处境,以哀鸣、无言来表现其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从而寄托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与同情。 “本是”三句,写鹦鹉本为王宫宠禽,却沦落在沙洲。 “不学”两句,写鹦鹉本来能飞,却不向王宫的文鳐学习,结果被遗弃在沙洲上
【译文】 何处仙车缥缈,枝上莺传花老。会晤有今朝,莫道相逢迟早。留下笑,留下笑,误认天台休恼。 【注释】 何处:何处所。仙车:神车。缥缈:飘渺,高远的样子。枝上:树枝上。莺传花老:黄莺在枝头啼叫,把花朵都给吹落了。留笑:留下笑声。休恼:不要生气。 赏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写自己与爱人重逢时的心情的。全词语言明快,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解析】 本词写春宵梦游,抒发了作者的幽怨。首句“灯与前宵一样”点出时间是旧时元宵夜,以“一样”二字,暗示今宵也是旧宵。接着两句写梦境:月明如故,斗帐绣罗衾也如故。三、四句写现实:两样的是,不见五更天亮。 【答案】 如梦令 灯与前宵一样,月与前宵一样。 斗帐绣罗衾,也与前宵一样。 两样。 一样。不见五更天亮
译文: 刚从梦境中醒来,就闻到了绣枕的香气。春色半掩着帘子,人已入梦。风雨嫉妒这春天的芬芳,不管叶子柔软枝儿嫩绿。 不必多问,不必多问,应该是绿叶已经落尽,红花也已经褪去。 注释: - 香梦乍回绣枕:刚刚从梦中醒来,仿佛还沉浸在美好的梦境中。 - 春色半帘人静:外面的景色半掩着帘子,只有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 - 风雨妒芳菲:风雨似乎嫉妒这春天的芬芳,想要破坏它。 - 不管叶柔枝嫩
【注释】 报道一声春去:报,告诉。报道,告诉;春去,春天离去。 满泪游丝飞絮:满眼都是像泪一样的春雨纷纷扬扬飘落,像丝一样的柳絮随风起舞。 嘱咐燕和莺:嘱咐燕子和黄莺,能否留住春天暂时不离去。 无绪:没有情绪,没有兴致。 无绪。无绪。怕听妒花风雨:既没有兴趣也没有心情,害怕听到那嫉妒花儿的风雨。 【赏析】 此词上片写惜春,下片写惜春。全词通过拟人手法写出了作者对即将逝去的春天的喜爱及留恋之情
【注释】 翠帷:翠色的帐子。怕卷:害怕被卷起。争禁:怎么禁止得住。物华:美好的春光。瘦:瘦损了(比喻病弱)。侬:你。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词的上阕写对春景的感怀。开头三句,先从“怕”字入手,写出了对春天美景的依恋,也表现了对旧日恋情的回忆。“屈指”三句,写对旧日恋情的追忆。词人回忆起从前与心上人在一起时的甜蜜生活,然而如今却因种种原因而分离,因此心中十分难过。下阕着重抒发相思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诗,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把握关键诗句的意思,并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的情意。“如梦令 · 瓶中芍药正开”,起句开门见山,点明主题。接着写自己收到一封来自鹭江集美的信,信的封面上写着:“竹韵所寄”。作者将信打开一看,原来这是别人的来信。作者用“含笑”来映衬自己的惊喜之情。接着两句又写出了对方在信封上的题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题干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要注意答题模式:首先明确本诗的注释、翻译和赏析。注释要简练明了;翻译要忠实于原文;赏析要从内容、语言等方面进行。本诗的注释、翻译和赏析如下: ①误信鹊声(“误信”即错信)枝上。(《古诗十九首》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徘徊’
注释: 烟锁画桥的人生病了。燕子从玉关飞回,带回了妻子的归信。我报告你负情的事情,屈指算算回家的时间,春天快要结束了。 休听。休听,又是海棠花开。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描写女子对丈夫不归的哀怨之情。词人运用了“如梦令”这一曲牌名,抒发了她对夫君归来的殷切期盼与盼望。 “烟锁画桥人病”一句,描绘出一幅画面,烟笼罩着画桥,女子生病了。这两句是全词的总起句,为下文铺垫。接下来,词人通过燕子和归信
昨夜星阑人醒,移过玉人鸳枕。同到琐窗前,照见一帘花影。谁肯。谁肯。不怕月明风冷。 注释:昨晚星星消失,人从梦中醒来。移过你的枕头,来到你身边。一起走到窗户前,看到一帘花影。谁能愿意?谁能愿意?不怕月亮明亮,有风冷冷。 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词,抒发了闺中少妇的孤独和寂寞之情。全词以“星阑”、“玉人鸳枕”等景物描写,勾勒出了一个温馨而宁静的画面,然而画面突然被打破,主人公与爱人被迫分离。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