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注释】: ⑴小阁:小楼。焚香:燃香。摵摵:风吹窗纸的声响。女伴:女子同伴。春愁:春天的愁情。无那:无可奈何。斜压翠衾还卧:把被子斜靠着,躺着不动。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闺怨之作。上片写女子独处时的心情。下片写女子独处时的动作,以及内心感情的表达。全词语言通俗,意境凄婉,富有民歌风味
【注释】 1.镇日:整天。2.莺愁燕懒:形容春光明媚,百花齐放的时节里,鸟儿在欢快地歌唱,燕子在空中翩翩起舞。3.睡起:醒来的时候。4.爇(ruò):燃香。沉香是一种名贵香料。5.碧螺春:一种绿茶名。6.帘卷:指帘子被风吹得翻卷起来。7.风软:春风和煦,风力柔和。8.赏析:这是一首写闺情的小词,抒发了闺中少妇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上阕写闺中少妇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莺啼燕语,百花竞艳
【诗句】 露浥海棠丝重。云破晓钟初动。无力尚微酣,遥映一帘红弄。 如梦。如梦。醒后心儿独捧。 【译文】 露珠打湿了海棠的细丝,海棠花瓣沉重。天空中云雾飘散,清晨的钟声刚刚响起。身体虽然疲惫,但仍然带着微醺的状态,朦胧地映在帘子上的红色让人感到愉悦。 仿佛是一场梦境。仿佛是一场梦境。醒来后,心里只有一个人独自欣赏这美景。 【注释】 1. 露浥(yì)海棠丝重:露水滴在带露的海棠花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娇小女子的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情感。 “自小娇憨亲纵。” 这句诗描述了这位女子从小性格就非常娇憨,亲人纵容宠爱她。这里的“娇憨”和“亲纵”都是用来形容她的性格特点,而“亲纵”则进一步强调了亲人对她的爱抚和纵容。 “恼著情儿没缝。” 这句诗表达了她对恋人的深情,但却总是被恋人忽视。这里的“恼著情儿没缝”形象地描绘了她因爱而烦恼、却得不到回应的心境。
【注释】 愁砌:忧愁的台阶。新闷:新积的愁恨。万斛千航:指许多事情,很多烦心事。书帏:女子卧室门帘。关雎:《诗经·国风·周南》中一首表现夫妇恩爱的诗。应掩关雎不咏:应当把《诗经·国风·周南》中《关雎》这首表达夫妻恩爱情感的诗篇放下,不再吟诵。 【译文】 满心愁怨像新积的愁恨一样。无数烦心事难以盛载。何处最伤心,儿在书帏里谁人问? 孤零零地守寡。 【赏析】 《如梦令》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中秋之夜的词作。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通过“带月卷帘窥”、“眉映碧波纹皱”等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桂子香风暗透。又是中秋时候。”这两句诗描绘了中秋节的夜晚,桂花的香气随风飘荡,月光洒在大地上,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这里的“中秋”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丰收。 “带月卷帘窥,眉映碧波纹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把握诗句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并据此分析概括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仔细阅读原诗,理解原诗的意思。同时要注意结合题目要求,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力求做到言简意赅,重点突出。 本诗为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如梦令·泛湖》,全词写泛舟湖上所见之景,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天与湖光一派”句中的“一派”是全词的关键意象,它不仅描绘出湖面的宽阔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意和内容,然后结合注释进行分析,最后进行赏析,注意语言要精炼。 (1)细叶绿分琼佩。嫩蕊凝香欲醉。帘卷午风轻,刚值消寒初退。这两句是写桃花的娇艳。“细叶”写出了桃花的娇小;“翠色分来”,写出了桃花的颜色;“琼佩”,指代玉树。“嫩蕊凝香欲醉”,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桃花的娇艳动人。 (2)妩媚。妩媚。竹外一枝斜对
【注释】 别后心情知否。浓睡非关中酒。风骨太珊珊,憔悴不殊秋柳。 消瘦。消瘦。长是翠眉低皱。 【译文】 自从分别之后,不知你的心情如何?不是因为酒醉而睡觉。身材瘦长,就像秋天的柳树一样。 总是愁苦,总是愁苦,长长的眉毛总是低垂着。 【赏析】 此词写闺思之久,以别后的孤寂、相思之情和憔悴的外貌相联系,表达了一种缠绵悱恻的情怀。 起句“别后心情知否”,直接点明题意,表明了女主人公对情人的思念
【解析】 本词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咏物寄寓了词人对故国的思念。上片“兰汁酽倾金瓮”,写秋夜饮宴的情景。“未醉乱愁常拥”,写自己饮酒后心情的烦乱。下片“凉夜看星河”点明时间,接着“花浥露华”写酒宴上的景色,“枝上月寒香冻”用比喻手法写月光如霜、香气袭人,衬托出自己的孤独凄清。结句“如梦”。以梦醒作结,既与上片的开头相呼应,又与下片的花露之景相照应,使全词在结构上首尾圆合。“如梦”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