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未随春去。飞到绣帘深处。软语话多时,莫是要和侬住。
延伫,延伫。含笑回他不许。
燕子还未随着春天一起离去。却飞到了绣花的窗帘深处。柔声细语地和你说了很多话,难道是要和我一起生活吗?
再等待!她含笑回答:不,我不愿意和你在一起!
燕子未随春去。飞到绣帘深处。软语话多时,莫是要和侬住。
延伫,延伫。含笑回他不许。
燕子还未随着春天一起离去。却飞到了绣花的窗帘深处。柔声细语地和你说了很多话,难道是要和我一起生活吗?
再等待!她含笑回答:不,我不愿意和你在一起!
【译文】 曲终人不散,指法泠泠奏悲风。酒醒月到西窗下,二十五弦弹得天欲晓。湘江碧空寒水渺,千古伤心只有遗音好。江上数峰青翠不了,木落烟波中谁把云和抱。 【注释】 1. 苏幕遮:词牌名。 2. 曲初终:曲子的开始和结束。指乐曲演奏完毕。 3. 人未杳:人已远去,不再出现。 4. 指下泠泠:形容弹奏时指法清脆。 5. 一片悲风:形容音乐给人带来强烈的悲伤感。 6. 酒醒西窗残月到:在饮酒后清醒时
诗句翻译 觉新凉如波 感受到秋天的新凉就像波浪。 报佳期到了,鹊早填河 预报着佳期的来临,喜鹊早早地飞向了河流。 屈指频移玉漏,乍抛金梭 时间在指尖间快速流逝,转眼之间已经抛下金梭。 蟾影淡、银潢拖 月影渐渐淡去,银河拖得长长的。 望碧空、秋云罗罗 望着清澈的蓝天和秋日的云彩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恰红袖同携,画屏无睡,相约拜星娥 恰巧有红衣女子陪伴,画屏上的人物都未曾入睡
【解析】 1.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解答时要抓住关键语句“看天街、嫩凉如水”等,结合诗句分析作答。 2. 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赏析能力。解答时要抓住关键词语“怎遣”、“愁默默”,分析其表达效果。 3. 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的把握。解答时要联系诗人生平经历以及当时社会环境来分析。 4. 本题考查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与把握。解答时注意把握全诗的意境特点。 【答案】 迈陂塘 看天街、嫩凉如水,知它今夕何夕。
诗句: - 喝火令 - 竹簟凉如洗,蕉屏梦未招。欲眠又起整冰绡。且向碧纱窗下,悄地捡香烧。 - 愁怕和天说,诗多带病敲。今宵依旧似前宵。一样灯红,一样漏迢迢。一样酒醒时节,斜月上花梢。 译文: 喝火令 竹席清凉如水,蕉皮屏风梦境尚未邀请。想要睡觉却又起身整理薄如冰绡的被子。在碧纱窗户下悄悄地点燃熏香。 担心向天空诉说烦恼,诗作多且带有病态敲击。今晚依旧像前晚那样。一样的灯光红色
陌上花 重门闭也,天涯何处,一枝横笛。 只隔红墙,吹得柳丝无力。 栖鸦不管销魂况,犹带夕阳颜色。 又恹恹,睡起炉香烧罢,玉阶闲立。 怅年来病里,嫌寒怯暖,负了许多佳日。 转眼重阳,尚恐雨晴难必。 流光容易抛人去,谁见柱移瑶瑟。 便寻思,二十五条弦上,已过三七。 注释: 1. 陌上花:在田野小路上的花。 2. 重门闭也:重重的门户已经关闭。 3. 天涯何处:天涯何处是什么地方? 4. 一枝横笛
三字令 秋色里,画屏空。晚来风。杨柳瘦,海棠红。月移帘,帘锁月,两朦胧。人未散,曲先终。听归鸿。银甲冷,玉弦松。坐无聊,眠也罢,莫惺忪。 译文: 秋天的景色中,空空如也的画屏映衬着。傍晚的微风轻轻吹过。杨柳已经变得稀疏,而海棠却依然鲜艳。月光移动了窗帘,窗帘紧紧地关闭着月光,使得月光和窗帘都显得模糊不清。人们还没有散去,乐曲就已经结束了。我听到远处有归巢的鸿雁的声音。盔甲般的月光寒冷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人生百态的诗作,通过诗人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手法,展现了人生的喜怒哀乐。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乳燕飞(注释:比喻年轻的生命如同初生的小燕子一样充满活力) 不信愁来早(注释:不相信忧愁来得这么早) 自生成、如形共影,依依相绕(注释:就像我和你的影子一样紧紧相连) 一点灵根随处有,阅尽古令谁扫(注释: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存在也无处不在,看遍了古代的命令谁能打扫) 问散作
《菩萨蛮·雨晴天气秋如画》 注释: 1. 雨晴天气秋如画:形容秋天的天气晴朗,景色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2. 屏山几曲垂帘亚:屏风后面有几处曲折,垂下了帘子。 3. 花径为谁开:花儿盛开的小径是为了谁开放? 4. 美人来未来:美人来了却没有出现。 5. 日斜阶下立:太阳已经斜斜地落在台阶之下。 6. 不耐西风急:受不了西风的猛烈。 7. 靠住小阑干,一双罗单袖:靠在栏杆上,穿着一双红色的裙子。
《虞美人》 黄昏月黑秋声闹。隔个窗儿小。 听风听雨未分明。只是潇萧飒飒满空庭。 寒釭剔烬吟怀倦。长夜应过半。 池塘春草总模糊。转觉今宵有梦不如无。 注释:在秋天的黄昏时分,天色昏暗,秋风呼啸,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是秋天的声音在闹腾。我坐在窗户旁边,听着外面的风和雨声,但并没有完全弄清楚它们是什么声音。只感到四周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寂静,只有风声、雨声和窗外的秋声交织在一起。 寒冷的灯光下
念奴娇: 珠眉月面,记前身、是否散花天女。 寂莫琳宫清梵歇,人在最深深处。 一缕凉烟,四围冷翠,几阵潇潇雨。 剪灯人倦,鹤房仙梦如煮。 恰好写到黄庭,画成金粟,总合天真趣。 疏竹芳兰传色相,不似谢家风絮。 香火因缘,语言文字,唱绝云山侣。 拈来一笑,玉梅春又何许。 译文: 记得那美丽的女子,她拥有如珍珠般的眉毛和如月亮般明亮的面庞,她曾是那位散花天女的化身。 在一个寂静的夜晚
【注释】宁化:地名,今属福建省。清流:地名,今属福建省。归化:地名,今属福建省。路隘林深苔滑:指山路狭窄、树林茂密,路上有青苔滑溜难行。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今天要去什么地方呢?径直指向武夷山脚下。武夷山:名胜古迹,位于福建西部。山下:指武夷山的脚下。风展红旗如画:风中飘扬着一面红旗,好像画一样。 【赏析】《如梦令·元旦》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作者新年登高望远的壮志豪情
【诗句】 梦到浔阳九派。 依旧云山遮碍。 浪阔雁鸿遥,堪笑燃犀照怪。 欸乃。 欸乃。 夜夜船空月载。 【译文】 梦中来到浔阳城,江流九派景色美如画。 依然有云雾和山峦遮挡视线,大江之水宽广无边。 雁鸟在天空中飞翔,而我却可笑地点燃了犀牛角。 划桨声声不绝,夜色渐深,只有孤舟随月亮漂泊。 【注释】 1. 梦到浔阳九派:梦里来到了长江的九个分支。浔阳,地名,即今江西省九江市,因境内有湓江、彭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主旨,然后结合写作背景、手法技巧等进行赏析。 “庭苑晓风吹透”,庭院里的花草在晨风中摇曳。“正是明月时候”,月亮当空,正是月明星稀的好时节。“行过碧阑干,一带绿波常皱”,我走过栏杆,看到那碧绿色的江水常常是皱纹般地皱起。“消瘦。 消瘦。 那得容颜如旧。”我瘦了。我瘦了,怎么能够恢复往日的容颜呢
这首诗的内容是:咄咄向空书怪。 诗了还添酒债。 朝暮看云烟,过眼皆成身外。 知戒。 知戒。 劳逸惟凭大块。 注释与赏析: - 咄咄:形容声音响亮、急促。 - 向空:面对空中。 - 书怪:写字作画,创作出奇特的怪象。 - 诗了:写诗作诗。 - 还添:增添、增加。 - 酒债:比喻债务或烦恼。 - 朝暮:指白天和晚上。 - 看云烟:观察云彩变化。 - 身外:身外之物,比喻不重要的事物。 - 劳逸
诗句释义:刚刚走过鹧鸪啼叫的地方, 又来到了郁鸡飞翔的地方。 走尽天边越地,总是看到一江烟雨。 回去吧,回去吧, 芳草从未迷住你。 译文:刚刚走过鹧鸪啼叫的地方,又来到鸟儿飞翔的地方。走遍天边的越地,总是看到一江的烟雨。回去吧,回去吧,芳草从不迷住你。 注释:才过 鹧鸪啼处:刚经过鹧鸪啼叫的地方。 鹧鸪啼声凄厉而悠长,常被用来表达离别之情。 又到郁鸡飞处:又来到郁鸡飞翔的地方。
诗句释义: 未完的藤竹,又进入一个乔木。 傍晚时分在鱼篷停驻,萤火虫的光芒照亮我孤寂的夜晚。 相随。 相随。 已经和白鸥情投意合了。 译文: 没有完成那弯弯曲曲的藤竹,我又进入了另一个弯弯曲曲的乔木。 到了傍晚我在鱼篷停下,萤火虫的光芒照亮了我孤寂的夜晚。 我们相互追随。 我们相互追随。 我已经与白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晚景象
一夕恩情似梦。 臂上犹书娇凤。 欣口再来时,天曙更无人送。 莺哢。 莺哢。 费尽春声何用。 注释: 如梦令:词牌名,属于宋词的词调之一,原为唐教坊曲,因《如梦令》词中有“如梦”二字,故取以为调名,后用为词牌。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一夕恩情似梦:一夜之间,夫妻间的亲密情感就像梦境一样美好。 臂上犹书娇凤:妻子在手臂上还画着美丽的凤凰图案。 欣口再来时:期待丈夫再次归来的日子。
【注释】 “如梦令”是词牌名,本词为作者自度曲。 相看:互相看着。 难下:形容心情沉重、难受。 魂作柳绵飞,片片粘人珠靶:像柳絮一样飘飘荡荡飞落下来,粘在身上像珍珠的靶子一样。 休嫁:不要嫁了。 【赏析】 上片写女主人公因丈夫被贬而伤心难过。起二句,写她与丈夫离别时的情景。含泪相看,不忍离去,手执丝鞭,却难以下马,表现了女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下两句写她对丈夫思念之深。魂作柳绵飞,片片粘人珠靶
【注释】答龚柴丈:回答龚柴之问。见怀:即见信。柴丈,尊称对方官职的称呼;见信,指回信。嵩华:嵩山和华山,均为五岳之一。 【赏析】本词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上阙以清新的语言描写了嵩华美景,下阙则以问答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题材作品
【注释】 顶上三毛摇曳。:头顶上三根毛发摇摆不定。 个是华山冠制。:这顶帽子是华山的式样。 遍体锦文圆,妒杀画堂羽翠。:全身都绣着华丽的花纹。 无计。无计。大尾更须三岁。:没有办法。没办法。尾巴更长了三年。 【赏析】 《如梦令·华山顶上三毛》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之一。此词上片写头戴华山帽饰,下片写其华丽之状,最后用反诘语气作结,既写出了帽子之华贵,又表现了作者对这种华贵的不屑一顾
这首诗是金缕曲,作者为辛弃疾。诗中描述了作者对英雄儿女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首先,作者感叹人生短暂如梦,但豪气仍在,用“书空咄咄”来形容自己内心的挣扎。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失望,认为英雄儿女在历史中被抹去,只有他们的悲痛被记录在诗歌之中。然后,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待把柔情轻放下”,表示要放下情感,不再唱那些风花雪月的歌曲。最后,他决定拿起铜琶铁拨,唱出离别的歌声,向大江东去,结束这段感情
【解析】 “风中柳”是题目,也是全诗的首句;后四句为第二、三、四、五句。题干提示要求分析赏析,注意答题要点:诗句大意,关键词语注释,内容与情感。 【答案】 译文:何处的游丝,随风飘到没有人烟的庭院。它过于缠绵,和人的愁绪纠缠在一起。请风不要吹得太快,让柳条悄悄对人说话吧,算算今春还剩多少日子? 无情的织女,偏又将她那美丽的情意织断了,剩下的只有点点星火,像落花一样飘散不见了。怎么比得上蛛网呢
这首诗的译文是: 深院中,晚妆的人慵洋洋地坐着,鬓发松散,发丝散乱。忍受着寒冷和月色一起下帘栊。遮挡住碧纱屏,不让灯火映红。 好梦太朦胧,去得匆忙。池塘里的春影又空了。一片吟魂无处落脚,随着东风飘荡。 注释: 1. 深院晚妆慵 - 描绘了一幅深夜庭院里,女子在晚妆时慵懒的画面。 2. 鬓亸发松 - 形容女子的头发松散、下垂。 3. 忍寒和月下帘栊 - 描述女子忍受着寒冷和月光下的寂寞。 4.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 镇:整。 支离(zhīlí):残破。 瘦影:形容人或物的消瘦,瘦弱的样子。 翠袖冰绡:形容女子的衣着,翠色的袖子和白色的丝绸。 帘卷双钩:指帘子被拉开,露出双钩形图案。 窗开六扇:指窗户打开六个扇子。 燕子:这里指燕子飞来。 碧柳缃桃:青绿的柳条和桃花,是春天的象征。 自湔裙(jiānquán)人散:自己洗净衣服,意思是自己独处。 闲居:闲居在家。 踏青期阻
【赏析】 词的上片写院落清晨的情景。“阴阴晓院”三句,描写庭院景色,以“重门闭”、“鸣鸠数声”等细节表现天已破晓,但庭院依旧沉浸在静谧的气氛中。“簟冷如冰”一句,点出此时天气之寒,而“窗虚似水”,又暗示室内光线之暗,可见此日气候异常寒冷。“知道今朝晴未”一句,说明尽管外面晴朗无风,但因屋内光线暗而感觉不出晴天。这种由外向内的反差,使人物的心理活动得以充分展示。以下四句,写人物心理感受
【注释】 寂寂:寂静。重门:指院门重重。深院:幽深的庭院。 愁:愁苦。那:哪,如何。松钗:松散下垂的发髻。 竹簟、纱橱:都是夏天使用的卧具。 苦病境:形容疾病缠身的痛苦处境。牢:牢固。担荷:承担重任。 廿载:二十年。 光阴:时光。梦过:如梦般消逝。当初:过去。伤心我:伤情自怜。 【译文】 寂静的院门外,深深的门户紧锁,正睡足了醒来,愁绪无由排遣。觉得头发在鬓边轻轻松垂,发髻松散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