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月涧
【注释】 渊侍者归天童西岩和尚塔所:渊侍者指唐代诗人贾岛,他曾经在天童寺西岩和尚的塔下住过。 堂堂幻智翁:堂堂,形容气势宏大的样子,这里比喻幻智和尚的气势雄伟。幻智翁,幻智和尚。幻智是贾岛号,贾岛号“碣石山人”,故名。 为宋钜魔孽:宋钜,宋代僧人,曾住持天童寺,贾岛曾拜其为师,宋钜死后,贾岛作诗悼念他,并称宋钜为“魔孽”。 我昔误见之:我,指贾岛。误见之,指贾岛曾经误认为宋钜是鬼怪。 痛棒打得折
宗藏主之吴越 春风袅袅,山峦远去,如来禅意,祖师之意。 注释:宗,指代宗藏主,即诗人的师父或者朋友。 译文:春风轻轻吹拂着,远处的春山仿佛在摇曳。 短筇拨著南北峰,钱塘万顷寒涛舂(chōng)。 注释:短筇,即短杖,用来拨开树木的工具。 译文:我拄着短杖,一路攀登,穿越了南北两座山峰。 钱塘,即今天的杭州,古称吴越,是南宋的国都。 译文:我来到了钱塘,眼前展现的是一片广阔的景色。 寒涛舂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正秀行脚 - 翻译: 正秀正在步行旅行。 - 注释: “正秀”可能是诗的作者的名字或昵称,“行脚”意味着行走或漫游。 - 赏析: 这句话可能表达了一种对旅行的热爱,或者是一种生活态度,即通过行走来体验和学习世界。 2. 长老小师不参禅 - 翻译: 老僧和小师们都不参与禅修。 - 注释: “长老”和“小师”通常指的是佛教中的资深和年轻僧侣。 - 赏析:
【解析】 “老眼正昏明,喜见哥宁馨”:眼睛虽然花了,却喜见你英俊可爱。“吐语■璆琫”,吐语,说话;■,玉声;璆琫,珠玉声。形容说话时声音清脆悦耳。“斯道犹大厦,颓焉欲倾陀”,指佛法如同高楼大厦,现在却快要倒塌了。“大鹏一举九万里”,比喻前程远大(或:比喻有卓越的本领)。 【答案】 送辨藏主 老眼正昏明,喜见哥宁馨。 吐语■璆琫,秀发禅林英。 斯道犹大厦,颓焉欲倾陀。 独支期敏手,毋擅立壑美。
注释: 勇猛发心要行脚,莫把光阴空费却。 勇猛发心要行脚,莫让宝贵的时间白白浪费掉。 青山绿水眼中尘,梵语唐言皆毒药。 眼前的青山绿水都是虚幻的尘埃,佛教的经文和世俗的语言都是毒药。 瞥转机先亲见彻,万里秋空飞一鹗。 迅速转变思维的人能够亲眼看见真理,如同一只飞翔在万里秋空中的大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与送别的僧人告别时,赠给僧人一首诗作为礼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佛道实幽远,未易可窥测。 注释:佛教的教义深邃广阔,难以用言语完全解释。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佛教深远教义的敬畏和难以理解的心情。 2. 着眼朕非先,犹鬲恒沙国。 注释:我的眼光并不是最早的,就像跨越了恒河沙数的国家一样。 赏析:诗人以“眼”和“先”为关键词,通过对比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历史的长河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萨都刺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修行和人生态度的理解和思考。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德详大师礼补陀五台 - 这是诗人对德详大师在五台山礼佛的描述。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圣地之一。 2. 五台峨峨五云里,补陀峨峨东海底 - 描述了五台山和补陀山的美丽景色。五台山被誉为“清凉世界”,而补陀山则位于东海之中。 3. 大士元不在其中,误赚平人知几几 -
【注释】 香严:佛教名山,在江西宜春。 去:离开。 南阳:地名,在今河南邓县西。 片瓦:屋上瓦碎片。太无端:毫无缘故。 相触:互相碰触。 累及:连累。 嘉名:美好的名声。 效尤:效法、跟从。 千顷:形容面积广大。寒玉:冷玉,指竹。 澹然:清静的样子。 乐幽独:喜爱孤独。 慎勿:小心不要。 轻击著:随便敲打。 清风:比喻高雅、清新的志趣或境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士隐居山林生活和情趣的小诗
【注释】 “佛”,指禅宗。 “斗门”,即关口。 “拦”是拦截的意思。 “衲僧”,指禅宗僧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古之作,作者在赞美赵州从谂大师对禅宗发展的卓越贡献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禅师的景仰之心。 诗的前两句说:“有佛处不得住,斗门硬闸。”意谓禅宗大师在修行中,应像过斗门一样,要时刻警惕,不能随意停留。这里用“斗门”比喻禅宗大师的警觉性;用“硬闸”比喻大师的坚忍和毅力。 诗的后两句说
进无止 【注释】: 进:追求;止:停止。指追求的目标永无止境。 灼然:光明的样子。大道,指正确的道理、法则。如:象。大海:比喻广大无边。 摐摐(qiāng qiāng):敲打的声音。万有:一切,指万物。资:资助、资助者。生:生存,存在。 厌喜:满足、喜悦。 直欲:直接想要。探:探索,寻求。源:水的本源或根本道理。得:领悟、得到。 涓滴:细小的水珠,比喻细微的道理。全潮:全部的潮水。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