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严去沩阜,欲南阳种竹。
片瓦太无端,等闲相击触。
累及忘所知,嘉名受污辱。
有人今效尤,千顷种寒玉。
澹然冰霜中,岁晚乐幽独。
慎勿轻击著,清风自然足。

【注释】

香严:佛教名山,在江西宜春。

去:离开。

南阳:地名,在今河南邓县西。

片瓦:屋上瓦碎片。太无端:毫无缘故。

相触:互相碰触。

累及:连累。

嘉名:美好的名声。

效尤:效法、跟从。

千顷:形容面积广大。寒玉:冷玉,指竹。

澹然:清静的样子。

乐幽独:喜爱孤独。

慎勿:小心不要。

轻击著:随便敲打。

清风:比喻高雅、清新的志趣或境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士隐居山林生活和情趣的小诗,表现了隐者淡泊明志的生活理想及其高尚的情操。

首联“香严去沩阜,欲南阳种竹”。香严是佛教名山,在江西宜春,去香严就是离开尘世,去到深山大林中隐居;“想南阳”是指隐居之地,即南阳。诗人要在这里种竹子,表现出自己高洁的志向和远大的抱负。

颔联“片瓦太无端,等闲相击触。”诗人以“片瓦”、“相击”、“触”为喻,说明隐者虽身处深山,但并不孤立,他们仍会受世俗的影响。这两句诗表面看似在写景,其实是在说理。

颈联“累及忘所知,嘉名受污辱。”“累及”是指世俗的人或物对隐者的干扰与侵害;“嘉名”即美好的名声,“污辱”即玷污、玷辱。这里既表明隐者不受世俗污染,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又说明隐者虽不随波逐流,却难免受到世俗的玷污。

尾联“有人今效尤,千顷种寒玉。”诗人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有人效尤)来说明自己虽然远离世俗,但却难免受到玷污的原因。而“千顷种寒玉”则表明隐者虽然受到玷污,但他们的纯洁品格仍然如同寒玉一样晶莹剔透。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隐居生活中的一系列细节的描写,表现了隐者淡泊明志的生活理想及其高尚的情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比喻手法,使诗歌形象生动,意境优美,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