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重显
酬行奯长老黄金为骨松为姿,道高曾鄙天人师。 有言遗我千古奇,无人知,石虎吞却木羊儿。 注释: 1. 酬行奯长老:酬谢行奯长老的诗作。 2. 黄金为骨松为姿:比喻诗人的文才和气质如同黄金般珍贵,而他的品格则像松树一样坚贞。 3. 道高曾鄙天人师:表示诗人认为自己的道行高深,曾经轻视过那些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的人。 4. 有言遗我千古奇:意味着有人将一些珍贵的意见或见解赠给我。 5. 无人知
【注释】 翠峰顶:指山峰。两见溪草绿:两次看见溪边的草都长出嫩芽了。朝市间:指朝廷、市场。几番生荣辱:几次经历升官与失宠的交替。萧条岩上云:形容山中的云,寂静而冷清。冷淡水边竹:形容水中的竹,显得寂寞冷落。向此空踟躅:在这里徘徊不已。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诗人归隐山林,远离仕途浮华之作。首四句写诗人长期居住于山中,目睹山间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同时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注释】金阙:古代帝王所居之宫殿。开泰:吉祥、安宁。石房:僧舍。杳杳:深远的样子。高踪:高尚的志向,超俗的节操。履冰:行走在冰上。何人不倾盖:谁能不与和尚敬礼。 【赏析】此诗是诗人为朋友送行而作,表达了对友人西去修行的祝贺和祝愿。首二句写友人赴京的行程遥远,前程美好。三、四句写友僧在寺院中的修行生活,以及他与世俗相隔甚远的生活态度。五、六句写友僧的名望很高,无人不向他致敬
【解析】 “吴山碧,楚江碧”二句写诗人送别僧人时所见的吴地青山和楚地清波。“吴”“楚”是指南北方向,这里指江南、江北地区;“悠悠”即悠远、遥远之意;“兴何极”,意为兴致、情致究竟能延续到什么时候呢?“一寻寒木自为邻”,意谓自己孤独寂寞时,只能与寒树相伴。“三事”指三件事,此处暗喻三种境界或三种追求:“识”指识别、了解。“乾坤”代指天地。“知己”,即知已,朋友。“玉石休云辨真伪”
【诗句释义】 我年老体衰,力不支使。 送别时无话可说,如同振翅高飞。 因此想起古人赠别有言:“吾不知其殊途同归。” 独爱新丰县,曲河清辉映日。 寸草不生千万里,出门春色共依依。 【译文】 我年纪大了,体力衰退。 告别没有言语,就像振翅高飞。 因此想起古人赠别有言:“吾不知其殊途同归。” 独爱新丰县,曲河的清辉映日。 寸草不生的地方,一望千里,春天的景色都依依不舍。 【赏析】
【注释】 道:这里指道路。冥机:深不可测的奥秘。相守:相互守护,互相扶持。 汝:你。竞:争夺。光阴:时光,时间。亲:亲近。蒲柳:即杨柳,古人常用来比喻年老色衰的人(如《诗经·小雅·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毋:不要,勿。厚弁之夺席:别把高官厚禄看作至宝。弁,古代冠冕,这里指高官厚禄。夺席,指夺取别人所坐的位置。薄愚之诵帚:不要把浅薄无知当作学问。薄,轻视,看不起。愚,愚蠢。诵,学习
诗句原文: 衲卷残云,风高绝邻。倚天照雪,堪抗要津。八纮极目兮春山若黛,九野纵步兮汀草如茵。三十四老未轻识,凛然方外奚相亲。 翻译: 僧衣卷起,仿佛是飘落的云烟,微风呼啸,吹散了周围的喧嚣和尘埃。站在天地之间,仰望天空如同被白雪覆盖,可以抵御风雨的侵袭。放眼望去,八方辽阔的土地尽收眼底,春天的山色如黛,一片宁静而美丽的景象。踏遍九野大地,每一步都像是在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正法眼,绝尘沙。: - 注释: 此句意指“正法之眼”能看破世间一切尘俗之物,即超脱世俗。 - 赏析: 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佛法深邃理解的追求。 2. 二三四七,水月空花。: - 注释: “二三四七”可能指的是数字,也可能是某种特定的排列顺序或象征意义,而“水月空花”则形容虚幻不实之物。 - 赏析: 这句诗通过数字的组合来暗示某种抽象或哲理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送广华严归鹫峰 海山孤僻非蓬岛,雾冷云深松桂老。 有客凝冬何太高,巨野宵征苦相讨。 岩房杳杳凌寒空,冰霜落落分谭丛。 谁云百城沉古月,自笑八面生清风。 俄然别我还归去,惠理之徒望回驭。 重重无尽楼阁门,到必为时略轻据。 译文 海山上独自高远非蓬莱仙岛,云雾缭绕寒冷深处松桂已凋零。 有客人在冬天为何要走得那么高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送澄禅者》。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1. 春色依依,袭尔原草。 - 注释: 春天的景色温柔而美丽,覆盖着原野上的每一寸草地。 2. 春风浩浩,拂我窗牖。 - 注释: 温暖的春风轻轻吹过我的窗户和门框。 3. 念此分飞,赠无琼玖。 - 注释: 因为离别而感到哀伤,所以赠送的礼物没有珍贵的玉器。 4. 片片乱飘岩上梅,条条纵舞溪边柳。 -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