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重显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三宝,即佛、法、僧。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译文: 1. 三宝赞 - 法宝 - 法宝是指佛教中的三宝,即佛、法、僧。 2. 后得智生功德聚 - 后得智生:指在智慧的基础上获得觉悟或成就。 - 功德聚:聚集功德,指积累善行。 3. 大悲留演润禽鱼 - 大悲:佛教中的一种慈悲精神。 - 演:展开,发展。 - 润禽鱼:使鸟兽等众生受益。 4. 贯花虽自科千品 - 贯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得仁的《送知白禅者》,全诗如下: > 松不直,棘不曲,谁笑卞和三献玉。 > 经天纬地太无端,迈古超今亦轻触。 > 靡羁束,何必云,素范还还,真规复复。 > 栴檀叶落香风清,千里万里长相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松不直,棘不曲 - 注释:形容事物的自然状态。 - 赏析:通过对比松树和荆棘的生长状态,暗示了世间万物都有其独特的生长方式,无需刻意追求完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灵隐寺的深深祝福和思念之情。 白云无羁,冷淡清奇。 注释:云彩像没有约束一样自由自在地飘荡,给人一种清冷而奇妙的感觉。 雪格未可,鹤态还卑。 注释:雪花的形状尚未形成,如同未定格的画卷,而鹤的形象又显得有些低微,不够高贵。 垂天沃日兮似结不结,为雨从龙兮后期必期。 注释:天空中的云朵仿佛在下雨时聚集成龙形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佛宝的赞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佛宝的神圣和威严。接下来逐句进行赏析: 1. 甘蔗流苗应刹尘:甘蔗流苗代表着生命的延续和生长的力量,象征着佛法的不断传播和发展。"刹尘"则指的是佛教的教义如同尘埃一样遍布世间,无处不在。 2. 觉场高发利生因:觉场是指修行者觉悟的场所,高发则意味着佛法的智慧和力量得以广泛传播。利生则是利益众生,这是佛法的根本宗旨。 3.
注释: 送文政禅者:为一位名叫文政的禅师送别。文政可能是一个佛教徒或者对佛教有研究的人。 古有焦桐音,听寡不在弹:古代有一种乐器叫做琴,它的音色美妙,即使没有人弹奏,也能发出悦耳的声音。这里比喻文政禅师的智慧和修为已经达到了一种境界,不需要通过言语来表达。 古有阳春曲,和寡不在言:古代还有一种叫做《阳春》的乐曲,它的旋律优美,即使没有人演奏,也能让人感受到它的魅力
送胜因长老 黄梅散席三百载,续焰联芳事空在。 宗兮派兮生异端,花兮叶兮太烦碎。 韶阳间出多慷慨,权要雄雄曾绝待。 曲木据位知几何,利刀剪却令人爱。 译文: 送别胜因长老,黄梅季节已过去三百年,续焰联芳的事情依然存在。宗派和派的分支产生了不同的流派,花和叶过于繁杂琐碎。韶阳时节偶尔会出现慷慨激昂的人,权势显赫的人曾经被人们仰望。弯曲的树木占据一席之地,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注释】 重郜禅者:指诗人的朋友。重,同“忡”,忧虑的意思;郜禅,即高僧。此指僧人。 膏:润泽的油脂,如雨露。 鹤:云彩的形状像鹤。 忽此忽彼,乍休乍作:形容春雨时断时续,变化无常。 枯荄(jiāi)离离:形容草木枯萎稀疏的样子。 维风:微风。 辽空:空旷辽远的天空,形容山势陡峭、险峻。 一花五叶:比喻一个人或事物有独特之处,不同于众人。 独孤明:孤独而明智。 徒尔为:白白地行动,无所作为。
注释 1. “方袍圆顶义何宣”:方袍圆顶是佛教中僧人的装束。 2. “续焰千灯岂小缘”:续焰千灯是指无数点燃的蜡烛,象征无尽的信仰和修行。 3. “花雨座前犹滞相,虎驯庵畔尚稽诠”:花雨座前的停留,虎遁庵边的迟疑。 4. “岩栖冢宿难依望”:岩居墓旁的生活艰难。 5. “鹤貌云心迥洒然”:像鹤一样清高,云一样飘逸。 6. “宝杖夜鸣寒峤月,铜瓶秋漱碧潭烟”
和酬郎签判殿丞 宋代释重显诗作欣赏 诗句释义 1. 向国心存了了身:表示内心的世界是清晰明确的,没有多余的杂念。 2. 大方无外且同尘:形容人的心态宽广,与世无争,如同尘土般平凡。 3. 江城早晚重相见:暗示未来某个时刻,将在江城再次相遇。 4. 解笑宗雷十八人:可能指的是过去的某次会面中,曾与某人(宗雷)有过幽默的对话或笑谈。 译文注释
【注释】 “寄海会之长老”:这是写给一位在海会寺修行的僧人的。海会寺位于江苏吴江县,是南朝梁武帝时期所建的寺院,梁武帝萧衍曾在这里讲经说法并著有《净名经疏》。“长老”,佛教对出家人的一种尊称。 【译文】 百花凋谢后,唯有荷花独自绽放,清香随风飘来很远很远的地方。 谁在打听黄梅时节的是非之事?那片荷叶依然被尘埃所染。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与海会寺中长老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净土宗的仰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