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重显
【注释】颂一百则:指《文心雕龙》中的一篇名为“颂”的文章。其七十八:即第七十八篇《颂》。前箭犹轻后箭深:比喻前后不同,优劣有别。曹溪波浪如相似:比喻曹溪寺与黄叶寺的相似。平人:指一般平民百姓。陆沉:比喻像陆地一样被水淹了,形容处境艰难。 【赏析】 本诗是一首讽刺诗,借写曹溪、黄叶二寺,讥讽朝廷对佛教的扶植。作者借曹溪、黄叶二寺的兴衰,说明佛教势力在统治者的支持下迅速膨胀,而广大民众却深受其害。
【注释】 超谭:唐代僧人,名超,俗姓王,唐玄宗时为长安净众寺僧。禅客:佛家语,指佛教徒。偏多:特别多。缝罅披离见也么:裂缝缝隙中露出的东西都看见了。糊饼𡎺来犹不住,至今天下有淆讹:糊饼𡎺(音“饽饽”)的香气还扑鼻而来,但人们却仍不停止吃它。淆讹:混淆,错乱。 【赏析】 《颂一百则》,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这是其中的第八十三首。此诗前两句写佛家的修行者很多,他们通过观察世间万物而悟道
【注释】 颂一百则:指《文选》中的《鲁灵光殿赋》、《广成颂》、《仙公卿颂》、《圣主朝朝乐颂》等四十篇。 却请和尚道,虎头生角出荒草:请和尚讲经说法,虎头生角的地方生长着荒草。意思是说佛经的道理是深奥的,非有高深的修养是不能领悟的。 十洲春尽花凋残,珊瑚树林日杲杲:《列子·汤问》云:“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瀛洲,其人大举足而至于天,半云半雾半尘埃。”又《海内经》云:“东海之内有方壶、州柳二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三百三十二首·颂一百则》中的第七十六篇。全诗如下: 白,海头黑,明眼衲僧会不得。 马驹踏杀天下人,临际者是白拈贼。 离四句,绝百非,天上人间唯我知。 注释: - 白:指白色,在这里可能是指白色的纸或绢。 - 海头黑:海的颜色是黑色,所以这里可能是形容白色的纸在黑色的背景映衬下显得更加鲜明。 - 明眼衲僧会不得:明眼和尚指的是有眼力的和尚,衲僧是指出家人
诗句释义: 1. 白云影里笑呵呵,两手持来付与他。 - “白云影里笑呵呵”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白云在阳光的照射下,仿佛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它们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嬉戏,时而翻滚,时而翻腾,宛如在笑呵呵地玩耍。 - “两手持来付与他”则表达了一种慷慨和无私的情感。诗人将手中的白云赠予他人,希望他们能够感受到这份美好。 2. 若是金毛师子子,三千里外见淆讹。 - “若是金毛师子子”
了事衲僧消一个,长连床上展脚卧。 梦中曾说悟圆通,香水洗来蓦面唾。 注释:了事的和尚已经消除了一个烦恼,长连床上展足躺着。 梦中曾说悟圆通,香水滴下忽然面颊上唾沫飞溅
【注释】: ①和尚:这里指僧人。 ②并却:即“拼却”。 ③龙蛇阵:指战场上的阵势,比喻错综复杂的形势。 ④谋略:计策、计谋。 ⑤李将军:李广,西汉著名将领,因多有战功,被称为飞将军。此处借指李广。 ⑥一鹗(è):大雁。鹗是鸟的一种,形似雁。古代传说中有一种神鸟,名鹗,形状与大雁相似。 【赏析】: 《颂一百则》,是唐代宗室诗人王维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战场之景,后两句写李广之大略
【注释】 犀牛:一种动物,皮可制扇。 问著:询问。 元来:原来、本来。 头角:指才气或才能。 清风:比喻贤良的风土人情或清高的节操。云雨:喻指男女情爱。 追:难及。 【赏析】 《颂一百韵》是一首七言诗,此篇写诗人对朋友的赞美。首四句写友人的才能,五至八句写友人的人品,后六句写友人的风骨。全诗以赞美朋友为主,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敬慕之情,同时抒发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这首诗的翻译为
【注释】 列圣:历代帝王。法王、法令:佛教中的“法王”,指佛祖释迦牟尼,“法令”指佛教戒律。斯:此。仙陀:佛教语,指修行得道者。文殊:佛教菩萨之一,以智慧著称,常住印度。下槌:指文殊菩萨降伏魔众,用槌击打之故事。 【译文】 历代帝王中,谁是真正的作者?只有佛祖才配得上这个称号。 如果在佛教会中有修行得道的人,那么他不需要文殊菩萨来敲打。 【赏析】 本诗是颂扬佛祖功德的诗。诗前半部分赞颂佛陀
注释:和尚也有吗?金毛狮子不会像人一样坐着。 他们两三个人一起,沿着旧路走,大雄山上空仿佛有佛祖在弹指。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群僧人行走在大雄山上空的奇特景象。首先,“和尚也有吗?金毛师子不踞地。”这句话表达了对僧人的质疑,认为他们不应该像世俗之人那样坐着。接着,“两两三三旧路行,大雄山上空弹指。”描绘了这群僧人沿着旧路行走,而在大雄山上空,仿佛佛祖在用弹指的方式教导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