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诚
【注释】乔木:高大的树木,这里指江边的树木。近江:靠近江边。“强”通“矫”,勉强、勉强的意思。棣华栽:即“棣花栽”,一种树名,这里指的是棣华树。别树开:别的树都开花了。 【赏析】诗人以“乔木”、“棣华”为题,写自己种的几棵树木,并表达了对它们的关爱之情。 一、二句是说,这乔木生长在江边,我勉强栽下了半棵(棣花)。“强半”,勉强,表示出诗人栽种树木时的艰难。 三、四句是说
风雨连日闭户默坐怀思可知忽翠涛轩以笋蔬之惠走笔答之 春事都随逝水东,不堪日夜雨兼风。 龙归海浦沈云墨,鸟啄樱桃落子红。 老境讵言诗有债,醉乡谁谓酒无功。 鲑蔬向赖西邻笋,瓷缶时将五尺僮。 注释:风雨连续的天气里我闭门静坐怀念着春天已经过去,这美好的时光不能挽留。就像龙回到大海,云被墨水覆盖一样,时间无法挽回。我感叹岁月流逝,人已衰老,但写诗却成了我的负担。在醉酒的状态下,谁又能说没有用呢?鲑鱼
【赏析】 这是一首咏宴席的诗,全篇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首句“花落铜盘蜡炬融”,点明时间是在夜晚,且为宴会之时,用铜盘盛放鲜花,以蜡烛照明,营造出温馨、幽雅的气氛。“花落”二字,既写出了花瓣飘落的情景,也暗含了作者内心的愁苦;而“融”字则描绘了蜡烛渐渐熔化,烛光渐渐暗淡的情形,烘托出一种静谧而又寂寞的情绪。 次句“逶迤春色照芙蓉”,则是对宴会中人物形象的描绘。诗人运用拟人手法
【注释】 三月:农历三月。南江:指长江之南。属(zhǔ)晚晴:即暮春时节,天气转暖。留连:徘徊留恋。䑽(yī):野菜名,即莼菜。 【译文】 三月间从江南渡口过江,正是暮春季节天放晴。 在花丛中徘徊留恋不忍离去,把酒斟满准备迎接潮汛来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作者心情的诗歌。首句点明时令,次句写景,三、四两句抒情,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月”二字点明时间,说明是春天
注释:在蓝天归去的大雁中,看到喜讯;在密林深处的莺鸟中,听到悦耳的歌声。 落日春愁里,怀人浩荡心。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联写天、地、树、鸟之景,次联写花、鸟之景,三联写日、月之景,末联写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深远,含蓄蕴藉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仔细分析比对,然后作出判断。 (1) 九日雨中杂兴。“杂兴”是诗人随意吟咏的闲情逸趣,没有特定的题目。 (2) 注释: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表示气温下降,开始进入深秋。 海门:地名。今属江苏南通。 肃:冷。 缤纷:繁密的样子,这里指落叶很多,颜色繁杂。
三月三日雨初晴,清旦梳头坐草亭。 一陂草色为谁绿?千树柳条无赖青。 忧患未平心耿耿,衰迟那遣鬓星星。 林鸠底事频呼妇,强聒春愁苦厌听。 【解析】 三月三日:农历二月初二,旧俗在这天禁火寒食,人们不能随意生火。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祭扫节日。清明前后两日禁火三天,谓之寒食。寒食期间,人们只吃凉的食品。 清旦梳头坐草亭:清晨起床梳妆打扮之后,坐在小草亭里休息。 一陂草色为谁绿?千树柳条无赖青
期友不至 长日闲吟步紫苔,流光转眼熟黄梅。 雄风豪雨将春去,浊垢深泥少客来。 老柘叶稀愁茧瘦,草田水漫厌鹃催。 题诗问讯王文学,怀抱何时一笑开。 注释: - 长日闲吟步紫苔:在漫长的闲暇时间里,我在紫苔上漫步,寻找灵感。 - 流光转眼熟黄梅:时光飞逝,转眼间已经迎来了黄梅时节。 - 雄风豪雨将春去:雄浑的风雨即将带走春天的气息。 - 浊垢深泥少客来:浑浊的泥土中,很少有客人来。 -
注释:我孤独地离开这同谷,心情凄凉地写下七歌。太阳西斜,我在驴背上行走,满头白发如同诗一样多。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离开同谷后的心情。他孤独地离去,心中充满凄凉之情,于是写下了七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诗中的“日斜”和“驴背”等意象,描绘出诗人独自行走在黄昏的道路上,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凄凉。同时,通过对比“白发”和“诗多”,诗人表达了自己年华老去、岁月蹉跎的感慨
寒食漫兴书所见二首 杨柳东风日夜颠,杏桃花无语不成妍。水流竟没鸥边石,雨重浑迷卵色天。 节序匆匆无可那,物情汹汹最堪怜。荒村阒寂无鸡犬,何处人来扫墓田。 注释: ①寒食: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节前一二日。古人在寒食这天禁火,吃冷食。“柳东风”即春景。 ②杏桃无语不成妍:“妍”指美。 ③水流竟没鸥边石:水尽处连鸥边石头也看不见了。形容水位上涨之快。 ④卵色天:指天空像鸡蛋那样的颜色。 ⑤节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