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琦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眼中楼阁见来稀,铁凤飞檐势欲飞。 译文:眼前的楼阁显得稀少,铁凤凰的飞檐仿佛要飞翔。 注释:眼中(眼前)- 字面意思指的是眼睛所能看见的范围内;楼阁- 古代的建筑物;稀- 稀少的意思;铁凤- 用来形容飞檐的形状像凤凰;飞檐- 建筑物屋脊上的翘起部分。 天外宝花飘阁道,月中桂子落仙衣。 译文:天上的花朵飘落在楼阁的道上,月亮里的桂子落下在仙人的衣服上。 注释:天外-
福州王霸故宅 湖上清光泛绿漪,冲虚观里读残碑。 瑶台人去空留像,铁井云深好对谁。 眼底何年看瑞草,心中无地种交梨。 浪传石穴藏丹诀,鸿宝由来事可疑。 注释: 1. 湖上清光泛绿漪:湖上泛起的清光在水面上泛出绿色的波纹。 2. 冲虚观里读残碑:在冲虚观里阅读残破的碑文。 3. 瑶台人去空留像:瑶台的主人已离去,只留下画像。 4. 铁井云深好对谁:铁井深处云雾缭绕,难以辨认其真相,只能对着它发问。
【诗句注释】 李副使之江浙:指唐代诗人李中。李中在唐僖宗时曾任淮南节度使判官,因不满当时政治黑暗,遂弃官归隐。这首诗是他的一首送别诗。 持节方临江海上:我拿着朝廷的符节,刚刚来到江东地区。 乘槎(chá)又入斗牛津:乘着木筏,进入浙江境内。槎,木筏。斗柄,北斗星的四颗星。这里指斗杓,即北斗星。 翠榕秋霁碧天远:绿树丛中,一条条垂柳倒映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幽静。 红叶风微粉署新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分析诗中所运用的手法和表现的思想感情即可。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讲,古典诗文的赏析应从题材、体裁、构思、构思技巧等方面入手。 “道人家住湘江曲”,首句点明地点,交代道士居住的地点是湘江边,这是诗人的眼前实景。湘江是长江的一条重要支流,发源于中国湖南省西部的苗岭山脉,流经湖南、广西两省后
和叶知事题郁山房 曾到招提旧宿房,衣巾飒飒夜清凉。 砌苔绿裛松花嫩,窗日红低竹影长。 时为烹茶薰石鼎,频呼沽酒过邻墙。 追随方外无由得,一笑浮生逐稻粱。 注释: 与叶知事一起题写在郁山房的墙壁上。(知事,官职名。) 我去过招提寺住宿过,夜晚穿着衣服感到凉风习习。 青砖铺成的台阶长满了苔藓,松树的花蕾嫩绿欲滴。 太阳从窗户照进来,照射在竹子的影子上(显得更加修长),影子随着太阳移动而移动。
【注释】 寄天竺长老住集庆龙翔寺:寄,寄赠;天竺,佛教名词,指古印度的佛教圣地。长老,对年长僧人的尊称。龙翔寺,位于今南京市秦淮区,建寺于梁武帝时期。住集庆,即住在金陵(今南京)。集庆,为宋元两代行都所在,故称金陵。 老僧召对金鸾殿:召,招请;对,答问;金鸾殿,皇帝召见大臣或使臣等的大殿,因用金鸾作殿名。 喜动龙颜坐赐茶:龙颜,帝王之面,此处泛指帝王的仪容,也用以喻天子。坐赐茶,即让座赐茶。
金陵道中 烟树云林半有无,野人行李更萧疏。 日来日去逢鞍马,山北山南听鹧鸪。 万里关河怜宦舍,五更风雨忆吾庐。 寂寥一点寒灯在,酒熟邻家许再沽。 注释: 金陵道中:在南京(当时称金陵)的旅途中。 烟树云林半有无:形容道路两旁的景色,一半像是树林和烟雾,一半像是云和山峦。半有无,既像有又像没有。 野人:指旅途中的行人。 行李更萧疏:行李更加简陋稀疏。 日来日去:每天来去。 逢:遇到。 山北山南
这首诗的原文是: 寄文济王府教授郭尚之 闻君客食贤王府,剪地芙蓉赐坐温。 不爱时名题雁㙮,愿将古学授龙孙。 中官送酒银瓶小,前席谈经绛帐尊。 却笑冯暖何滥谒,无鱼弹铗向朱门。 注释: - 闻君客食贤王府:听说你在贤王那里吃饭。 - 剪地芙蓉:比喻恩泽广大,如同剪下的芙蓉花一样。 - 赐坐温:赐予温暖如坐之地。 - 时名:世俗名声。 - 题雁㙮:指在雁背上题字,这里泛指在别人面前炫耀。 - 授龙孙
栖吴山 仙居时复与僧邻,帘幕人家紫翠分。 后岭楼台前岭接,上方钟鼓下方闻。 市声到海迷红雾,花气涨天成彩云。 一代繁华如昨日,御阶灯火月纷纷。 注释: 栖吴山:指苏州的西山。 仙居时复与僧邻:仙居(指苏州),时而和僧人为邻。 帘幕人家紫翠分:帘幕之间,仿佛是紫色和绿色的分割线,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后岭楼台前岭接:后山的楼台紧邻着前山,形容景色相连。 上方钟鼓下方闻
【解析】 这是一首五律诗。“偕廉公亮游钟山”是第一联,诗人与友人在钟山游览。首句写十里松风吹醒了诗人的酒意,次句写马头云气碧层层,写出了钟山的秀丽景色。第三句写空山落叶时闻雨,古树疏林夜上灯,写出了钟山的秋色和夜景。第四句说胜地几逢今日会,旧游却忆向年曾,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第五句说知君五老峰前去,应有新诗寄病僧,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答案】 译文: 十里松风醉我醒,马头云气碧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