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清江道院出发,沿着青溪返回燕矶的情景。他一路欣赏着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首句“别有青溪胜”,意为在这个地方,有一处青溪显得格外美好。诗人用“胜”字来形容青溪的美丽和独特之处,表现出他对青溪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次句“回探思不穷”,意为回到道院后,诗人仍然回味无穷。这里的“思”字,既指诗人对青溪美景的回忆,也指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手法和语言的赏析,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大意特别是要了解一些重点字词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思想情感。“冥心契远公”意思是:专心修行,以期达到与佛祖冥冥中感应的境界,即“顿悟”。“持经自葱外”意思是:携带经典走出山外去,“葱外”是山外。“坐来花落后”意思是:坐在这里花也凋谢了,“坐来”就是坐的时候。“何物解论空”意思是:什么东西能够解释佛教所说的“空”?
【解析】 此题考核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答题时先答出诗句的意境及情感,然后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闻王维祯移官民部:听说你的官职已经调任到民部了。传尔天台日,移官地省时。拂琴停水调,扫榻及花期。越峤眈康乐,吴都迟左思。无言相见喜,怀旧恐兴悲。 译文: 听说你已经从天台迁任到地省去了,我在这里也只好拂去琴弦,停止弹奏《水调》之曲
【诗句释义及赏析】东南山水地,谢客去相安。 霞气窗中岫,涛声郭外滩。 风因越绝访,法向吕刑看。 况是多文藻,谁云饰吏难。 东南山水地,谢客去相安。 这句诗描绘的是东南的山水美景。这里的东南指的是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以美丽的山水著称。“谢客”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称呼,表明诗人送别家兄时的心情。他希望家兄能够安心地在东南的山水之地生活,享受那里的宁静与美好。 霞气窗中岫,涛声郭外滩。
子安馆中言别迟,蔡子不至。 今晚在西堂设宴,明朝南浦人将离去。 雨滋润了即将离别的泪水,花暗淡了即将离别的神魂。 烛光下我停下酒杯久久不愿离去,门前马儿嘶鸣不已。 期待的友人迟迟未至,我的心情无人理解。 注释: - 子安馆:古代文人学士常设书斋,名“子安”。 - 言别迟:形容等待朋友来时的焦急心情。 - 蔡子:指你的朋友蔡某。 - 今夕西堂燕:今晚在西堂设宴欢聚。 - 明朝南浦人
燕子矶答蔡子木同用云字何处堪张组,江心一为君。 岸回淮望树,帆带楚来云。 浮迹沧波逝,同心芳草芬。 临流无惜醉,此地易离群。 注释: 1. 张组:在古代,张组指的是制作风筝的工艺,这里的“张”是动词。 2. 江心一为君:在江心为您制作风筝,表示对对方的深情厚意。 3. 岸回淮望树:看着淮河边的树木,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 4. 帆带楚来云:风筝带着楚国的云彩飘动,象征着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祝福。
【注释】 出郭:从城外。纡(yū)京:即纡尊降位,屈驾。隔世缘:指远离尘世、远离人境之意。雁垂珠:雁塔。龙起石岩:指佛寺山岩,龙起即龙盘曲于岩石之上。法雨:佛家语,谓佛法普济众生。穿花外:穿过花丛的外面。慈阴:佛门修行者所修之“六和敬”之一,指慈悲和顺的阳光。憩树前:在树下休息。宁知:哪能知道,岂止如此,怎能了解。禅寂:佛教术语,指寂静清虚的境界。曾:曾经,过去。圣游:指佛祖巡游世界,教化众生。
【注释】 岐路易为情:指兄弟二人在歧路分别。易,同“谊”,情深意重。那兼骨肉行:既为亲人又为兄弟。兼,兼有。 同兹恋南树:我留恋着南方的大树。兹、南,代词。 忽是饯西京:忽然要在这里送别你回京城。西京,指长安。这里指京城长安。 碧水通吴苑,青山带越城:指吴地的西湖(碧水),越地的会稽山一带(青山)。 无因乡国近,遂使别离轻:没有机会让家乡靠近一点,因此使得这次离别显得轻松。 赏析
武备厅咏弓饯子安 随处是离筵,戎亭征马翩。 那知四方志,犹黯一尊前。 候吏先驱弩,儒臣始佩弦。 缄愁对新月,寒雁落江天。 注释: 1. 武备厅:指武备厅的宴会,用来饯行。 2. 随处是离筵:意味着在任何地方都有离别的宴席。 3. 戎亭征马翩:形容军队出征的场景,战马奔腾。 4. 那知四方志:不知道他们心中的四方志向。 5. 候吏先驱弩:指的是负责传递消息的官吏们先行一步,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濑源阡二首其一 平生怀隐德,奄忽委容仪。 壑记藏舟后,斋经撤瑟时。 刍闻徐孺奠,碑见蔡邕辞。 赠秩兼名里,哀荣并在斯。 【注释】濑:水边。阡:田间小路。潜:指隐居。 “邑有良吏,俗自淳朴。”《诗经·小雅·北山》 潜:隐居。 “道不拾遗,男女异涂。”《老子》。 “吾无以为治,吾无以为君。”《论语·子路》。 “吾党之直者,异于是。”《论语·子张》。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