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汸
哭兄诗四首 其一 诗句解读 - “阮籍生前恸”: 表达阮籍在去世前深感悲痛的情感状态。 - “黔娄死日贫”: 比喻死者生前贫穷,死后也难以改善贫困状况。 - “素书遗稚子”: 指遗留给年幼的孩子的书信,表达了对后人的关切与期望。 - “今事问何人”: 反映了诗人对当前事务无人可询、无法解决的矛盾和无奈。 译文 阮籍生前悲痛欲绝,黔娄死后生活愈发贫困。留下书信遗赠给年幼的孩子
【注释】 赋得郊台送张子读书楞枷寺:诗题是作者送友人去楞枷寺读书时所写。楞伽,地名,故址在今江苏常州附近;楞枷寺为楞伽山的一座寺庙。郊台,指楞伽山之山腰。辇路名犹在,坛柴事已尘:辇路即皇帝御驾巡游的道路,坛柴是祭祀用的柴草,此处指祭祀用的地方。 那知荐璧处,空对下惟人:那知荐璧处的祭坛已被废置,只留下下面的人在那里祭祀。 【赏析】 《楞伽山》一作“楞枷寺”,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境内
玉树传吴产, 幽枝异楚丛。 竞芳春色里, 留赏夕阳中。 弱质全矜素, 繁妆最妒红。 况逢佳子侄, 不忝谢家风。 注释: 玉树:形容玉兰树如玉般美丽。 幽枝:指玉兰树的树枝,幽静而优美。 异楚丛:与楚地的丛林不同,指玉兰树生长在吴地(今江苏一带)。 竞芳:争相展示芬芳。 春色:春天的色彩。 弱质:指玉兰花娇嫩的花朵。 全矜素:全部欣赏纯白的颜色。 繁妆:丰富的装饰或繁复的妆容。 最妒红
悼甥吴彦先家在吴江曾随余括州别后竟逝云 独行嗟难合,玄思惜未成。 泉幽流壑恨,枫冷咽江声。 鹑结那堪裣,萤飞更不明。 向来临渚泪,何自对韩生。 注释: 1. 叹词“嗟”表示惋惜之情;“玄思”指深远的思绪或哲理思考;“惜未成”表示惋惜尚未完成或实现。 2. “泉幽”形容泉水清澈幽深;“流壑”指流水冲击山谷;“恨”表示遗憾或不满。 3. “鹑”是古代的一种布帛名;“那堪”表示难以忍受
《哭兄诗四首 其三》是皇甫汸的作品之一,表达了他对兄长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悲痛。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兄情的珍视和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下面是诗句、译文、注释和赏析: 1. 诗句:才高翻见伐,曾是贵无能。满座思文举,同时惜彦升。门庭犹置笔,帷榻尚悬灯。只自留遗草,将谁访茂陵。 2. 译文:才能出众却遭受诽谤,曾经因无才而被轻视。满座的人都在怀念你,同时惋惜你的离去
注释: 物化居然尽,吾生讵有涯。 援琴堪洒泣,展卷但兴嗟。 大被虚姜寝,乌衣减谢家。 一乖棠棣咏,几欲罢看花。 赏析: 这是诗人在哀悼逝去的兄长时所作的诗。全诗通过描写兄长生前的生活和死后的影响,表达了对兄长深深的怀念和悲痛之情。 首句“物化居然尽”,意思是说哥哥的人生已经走到了尽头,他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这里的“物化”是佛教语,指的是生死循环,人生如梦;而“居然”则是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的意思
诗句释义: 1. 聚粮何所适,远与故山违。 - “聚粮”指的是准备食物和粮食。“何所适”询问目的地是什么。“远与故山违”表达离别家乡,远离故乡的情感。 2. 客路犹吟草,王门欲曳衣。 - “客路”指旅途中的道路。“犹吟草”表示仍在吟诵诗篇,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王门欲曳衣”暗示了对王孙的敬仰之情,想要向他请教或表达敬意。 3. 行攀杨柳别,思逐鹡鸰飞。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并理解其思想情感。 “赠严叟”是题目,点明了写作对象,这是一首五律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隐居的地点和环境,后两句写隐者闲适的心境。 “闻有君平隐,湖山不易逢。”意思是说听说有一位叫君平的人隐居在湖山之间,这真是难得啊。 “溪藏幽处坞,云合晓来峰。”意思是说溪水流经幽静的地方,隐藏在山坞之中;清晨云彩缭绕,聚集在山峰之上。 “啼鸟闲中兴,驯鸥物外踪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萧晨凌上界,孟月会中元。 - 萧晨凌上界: 描述清晨时分,天空如画,云彩飘渺,仿佛凌驾于九天之上。 - 孟月会中元: “孟月”指的是农历的正月,而“中元”是道教中的一个重要节日,通常在七月十五日举行。此句表达了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人们聚集在一起庆祝和祈福的情景。 2. 绮供千花缀,芳筵百果繁。 - 绮供: 用精美的织物制成的供品,通常用来供奉神灵或祖先。 - 千花缀: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词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从炼字、对仗、用典、修辞、风格等方面进行。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先要读懂诗中的诗句,理解其意思,再分析运用了何种语言技巧,然后结合全诗加以赏析。答题时先指出该词的手法,然后解说并点出它好在哪里,最后指出用这种词语造句在表达上的好处。 【答案】 “泣”是泪落的样子;“弟”,指杜甫自称;“摩诘”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字。 “昔共欢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