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共欢娱地,今来倍怆然。
隙驹惊电后,行雁断霜前。
易悴同朝槿,难回似夜川。
愧非摩诘弟,含涕辑遗篇。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词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从炼字、对仗、用典、修辞、风格等方面进行。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先要读懂诗中的诗句,理解其意思,再分析运用了何种语言技巧,然后结合全诗加以赏析。答题时先指出该词的手法,然后解说并点出它好在哪里,最后指出用这种词语造句在表达上的好处。

【答案】

“泣”是泪落的样子;“弟”,指杜甫自称;“摩诘”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字。

“昔共欢娱地,今来倍怆然”:过去我们在一起欢乐,现在却更加悲伤。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与兄长离别后的痛苦之情。

“隙驹惊电后,行雁断霜前”:光阴如箭,日月如梭,转眼哥哥已经远行,我就像被惊飞的野马和断线的孤雁一样,无法追随着哥哥的脚步。

“易悴同朝槿,难回似夜川”:容易憔悴的是朝生暮死的槿花,难以回转的是流向大海的江水。

“愧非摩诘弟,含涕辑遗篇”:惭愧我没有成为杜甫那样的兄长,含着眼泪整理哥哥生前留下的诗篇。

此诗以第一人称写与兄离别后的悲苦心境。首二句直抒胸臆,道出了自己与兄长分离后的痛苦心情。“隙驹”三句,化用典故,写出了兄弟二人分别的痛楚。“易悴”二句,以槿花喻兄,言兄弟虽别而情犹未了;以江水喻弟,言弟虽远去而心犹系兄。末二句,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和决心,说自己没有成为杜甫那样的兄长而感到愧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