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汸
冬日寄唐应德因怀横山之游二首 其一 注释: - 山馆:山上的官舍。 - 同君别:和你一同分别。 - 江城:长江边的城市,也指江水之城。 - 簪情:插在发髻上的簪子,比喻心意。 - 屐兴:踏着木屐出游。 - 松台:松树下的平台。 - 云盘竹径深:形容山路蜿蜒曲折,云雾缭绕的景象。 - 流水曲:山泉流淌的声音。 译文: 山里的官舍与你分别,江城的冬天漫长又阴暗。 你我心意相投,应该再次相聚
【注释】 真州:今江苏仪征。东归:指友人向东返回故乡。 孤舟:小船。泊:靠岸。江渚:水边小洲,这里指江河中的沙洲。 万里眺心长:远望万里,心情悠远。 吐:露出。山头白:月亮从山上升起时,山顶的云彩被照亮,犹如白色的山峰。 披:覆盖。水面凉:云彩覆盖了水面,使江水凉爽。 海门:即扬子江入海口处。泛泛:水流浩渺的样子。 吴苑:指吴地,古称江南地区,这里指长江下游一带。树苍苍:树叶郁茂苍翠。
诗句原文: 萝月映芳洲,兰舆在桂舟。 万山云入夜,一水镜为秋。 惜别浑忘渡,承欢强作游。 明朝断肠处,不与共东流。 诗词翻译: 在这月光洒满芳草地的夜晚,我们乘坐华丽的车辆,在明亮的桂舟中畅游。四周群山环绕,云雾缭绕,仿佛进入了夜晚的天空之中。水面如镜,映照着秋天的色彩,让人心旷神怡。虽然我们即将分别,但心中充满了欢乐,强颜欢笑地继续游览。然而,当晨光破晓时,我们将在这条江流的尽头告别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其情感、主旨等。 “闻君慕阳羡,岁晚竟移家”意思是:听说您仰慕阳羡,到了年老才终于把家搬到了那里。阳羡指阳羡县,在今江苏宜兴县境内;诗人的家乡也在宜兴县,这里以“君”代诗人自居,说自己羡慕友人对阳羡的向往之情。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归隐的情怀。“岁晚竟移家”的意思是
【注释】 ①玉露零清夜:秋露沾湿了夜晚的衣裳。玉露:晶莹的露珠。 ②金风戒早秋:秋风已到深秋时节,草木凋零,万物萧瑟。金风:秋风。 ③不堪人北去:不忍离别的人向北离去。不堪:不忍心。 ④已是火西流:指太阳已经落山,天边出现了夕阳。火:夕阳。西流:落山。 ⑤月皎如迎扇:月亮明亮得好像一把打开的扇子。皎:皎洁。 ⑥星低似犯舟:星星低垂像要碰着船身。犯:碰击。 ⑦乡心轸兹序:思乡的心情让人坐立不安。轸
【注释】 ①十年:指作者在黄州做官的十年。汉吏:汉朝的官吏。②一朝:指作者从楚臣(楚国的官吏)变为汉臣。③感兹:感激此恩。承嘉惠:接受皇帝的恩惠。况乃:更何况。萧晨:清晨,早晨。④吊湘人:古代传说中屈原被放逐到沅水和湘江之间,人们常常去那里凭吊他。⑤极目:尽目力远望。衡阳雁:即衡阳雁塔,在今湖南衡阳市西。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由黄州改任汝州团练副使时所写的。 诗一开头就写自己为官十年
这首诗是诗人在涂盖时所作,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挂帆怜水使,飞盖阻阳侯。 “挂帆”是指挂起船的帆,表示准备出发;“飞盖”是指车辆,这里用来比喻自己乘坐的交通工具。“怜水使”是指同情水灾的使臣,因为他们的工作可能会受到波及。 玉祀堪沈马,金堤岂辨牛。 “玉祀”是指祭祀用的玉器,这里用来比喻对水灾的祈祷;“金堤”是指坚固的堤坝,用来保护人民免受水害。“沉马”是指淹没的马
【注释】 1. 投隐藉医方:隐居时,靠医学谋生。藉,凭借。 2. 逃名惠岭阳:避开名声,隐居在风景秀丽的惠山。惠,地名,今无锡市西面。岭阳,即惠山。 3. 书探五色秘:指《内经》、《本草》等医学典籍中记载的五色药物秘方。 4. 万金良:价值极高的药材,这里指灵芝。 5. 多病时从问:常患病时向他请教。 6. 高情久不忘:对他深厚的情谊,始终难以忘怀。 7. 柴车东市里:指作者自己。柴车,简陋的车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江上夜帆”为题,描绘出一幅江边晚景图:江水流长没有尽头,乘风扬帆追逐明月;兔影惊起栖息的喜鹊,鹢舟远去消失在沙渚之间。归船载着晚霞缓缓而行,不知今日的聚会是避暑的宴饮还是星槎的游赏。全诗意境清幽,语言清新淡雅。 【答案】 译文:①江水浩渺无尽头,乘风扬帆追逐明月。②月下惊起栖居喜鹊,远处沙渚留下鹢舟痕迹。③远岸稀疏树木分立,归船载着晚霞慢慢行进
【解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所作,表达了对尧舜时代理想的向往之情。首联“钓台”,指钓鱼台,在今河南南阳城北。相传尧帝曾居于此,后隐居于此,因此后人有“尧年隐”之称。颔联点出“尧年隐”的典故,以“尧年隐”自况。“羞称帝者师”,意为自己虽不愿做天子,但愿意做尧舜那样的圣王。颈联写尧舜时代的贤君,他们能虚心听取前代贤人的治国之策,不使后世的贤人在身后被忘记。尾联写尧舜时代的贤君能与百姓同甘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