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守正
诗词名句赏析 沈守正《送柴式谷赴保定韩中丞幕》 【诗句释义】 1. 尚忆栽桐日,高枝巳拂云。 2. 故人皆雨绝,尔我又萍分。 3. 再刖羞自献,一鸣今属君。 4. 长安多美酒,解佩待殷勤。 【译文】 1. 还记当年种下梧桐的日子,现在已是高枝拂云。 2. 朋友都已远离此地,我们又各自漂泊。 3. 我再也不会为别人牺牲自己了,现在你我如同飞鸿一般,各奔前程。 4. 长安城中有很多美酒
【注释】 一官何拓落 :一官,指做官。拓落,萧条冷落。 又送子长征:你又要去远征了。 雨湿袍襟重,秋随马足轻:衣服被雨淋湿了,感觉沉重;秋天的马儿脚步轻盈。 别离多感概:离别时有很多感慨。 疆场兜戈兵:战场上有拿着武器的士兵。 稳坐莲花幕:在莲花形帐篷里安安稳稳地坐着。 凌烟:即凌烟阁。唐太宗时,在凌烟阁内画功臣像,以纪念其功勋,后泛指史册。 【赏析】 诗题“送柴式谷赴保定韩中丞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留别王甥元建》。全诗如下: 海内存知己,何人一脉联。 可儿原足爱,似舅未云贤。 萝薜宜加护,琴书莫浪传。 长安多便羽,迟尔寄佳篇。 注释: - 海内存知己:意指四海之内都还有可以相知相交的朋友。 - 何人一脉联:意指有谁能与我保持精神上的联系和血脉上的传承呢? - 可儿:指外甥或侄子。 - 似舅未云贤:意思是说他的舅舅可能不是最好的榜样,但自己并不认为他差。 -
这首诗是送别诗,作者对柴式谷赴保定韩中丞幕表示祝贺。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第一句: 念子能迂阔,谋生拙似予。 解释: 怀念你虽然有点迂腐,谋生之道并不如我。 注释: 这里的“迂阔”指性格或思想有些古板,不太实际;“拙似”即不如某人。 第二句: 老亲须禄养,游子莫居诸。 解释: 对于家中年迈的父母来说,需要俸禄才能养家糊口,作为游子的我,不要让他们失望。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全诗如下: 候虫惊节换,不及客心明。 残暑犹昨日,夕凉枕簟生。 两年违故国,终日对高□。 转恨南飞雁,劳劳逐队征。 注释解析: 1. 邸舍立秋:邸舍,指旅馆或客栈,这里指的是作者在外地的住所。立秋,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天的开始。 2. 候虫惊节换:候虫,即候鸟,它们因季节变化而迁徙。这里的“惊节换”意味着鸟类对秋季的到来感到惊讶和不安。 3.
张符九龚华茂小集南屏避俗依兰若,晴湖落照低。 危峰苍欲滴,芳树绿初齐。 流水乱人影,轻阴留鸟啼。 诗肠堪鼓吹,何必定黄鹂。 注释: - 张符九:诗人自称,表明了作者的自谦。 - 龚华茂:诗人的朋友,可能是一同前往南屏游玩。 - 小集:小规模地聚会,指和朋友相聚。 - 南屏:地名,位于浙江杭州西湖附近。 译文: 在南屏与朋友们聚会,避开世俗来到这座寺院,晴湖上的夕阳倒映在水面上显得有些低垂。
注释 同罗玄甫章廷纶龚华茂集张石宗竹香斋时华茂将之练水:在张石的竹香斋聚会,此时华茂将要赴练水。张石,即张大成(1526—1602),字石宗,号东山,江苏太仓人。明思宗天启五年(1625)进士,崇祯元年授行人,后升为御史。历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郎。著有《东山文集》。 竹下频留客,尊前且纵歌:在竹林中频频地留客人下来,在酒樽之前尽情歌唱。 莫言同调少,只怪别离多:不要认为志同道合的人太少
仆仆驱寒日,行行望酒帘。 【注释】: 仆仆——形容马跑得快,不停地奔驰(这里指作者骑马赶路)。 寒日——即“寒食节”这天的太阳,因为这天是禁火的,所以天气很冷,故称“寒食节”。 行行——行走的样子。 酒帘——酒家的门帘。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寒食节这天早晨出行的情景,诗中描绘了作者早起出发,骑马行进中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作者对旅途生活的感慨和体验。 过市嗟萧索,逢人问戒严。 【注释】:
下面是这首诗《留别王献叔上舍》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两年叨末契,忽别意如何:这两年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现在要分别,心情如何? 2. 一榻吾难稳,千秋尔孰多:我在这里很难安定下来,你的未来会有更多的机会吗? 3. 江山渐风雪,东北况干戈:北方的山河渐渐被风雪覆盖,东北边境战火连天。 4. 相忆凭鱼腹,焉能似屡过:我们相互思念,就像鱼儿依赖着鱼腹一样,但我们不能像过去那样多次往返于两地。
首先输出诗句: 故人怜我渴,千里馈云芽。 轮囷离山早,封题带墨斜。 课童炊活火,试水问浮花。 不与当途饮,何须着毁茶。 接着提供译文: 故友怜悯我的口渴,从千里之外寄来了云芽。 茶叶在崎岖的山路上早早地被采摘下来,包裹着墨迹斜斜地封好。 教我孩子用活火烧茶,试着在水中寻找漂浮的花蕾。 我不与那些走仕途的文人一起品茶,为何还要毁掉这珍贵的茶叶。 注释: 1. 故人怜我渴:故人,指老朋友。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