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与思
【赏析】 《送黄宁海南还四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之一,此诗以送别为题材,抒写了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全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富有韵味。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逢君忽讶二毛多 —— 遇到你(黄宁),我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年过半百,头发已斑白("二毛"指白发)。 2. 四海孤踪万顷波 —— 我漂泊四海,如同一叶孤舟在茫茫的海面上飘荡。 3. 束带劳形且休矣 —— 我穿着整齐的官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把握、理解以及作者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这是对考生识记能力的基本要求,然后对每个句子进行逐一翻译,最后结合整首诗歌进行赏析。 此诗是诗人为友人李簿病免而作的送别诗。全诗四句,每一句都紧扣“送别”这一主题。第一句开门见山,直接点出送别之意;第二句写友人离去时,浣溪秋色入骊歌
注释: 1. 南海:《山海经·海外南经》云:“黑齿国在南方,人黑,吃沙棠果。”又云:“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如黄金。”《山海经·海内南经》云:“离珠在海中。”骊珠即指骊龙颔下之珠,故言从南海问骊珠。 2. 刀环:喻岁月流逝。《庄子·庚桑楚》:“吾犹守而服御也。然犹害女,杀女。女奚患焉?女不必羞与彼友。彼有伴矣。” 3. 王椽赋:汉王粲《登楼赋》中有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以下是对张耒《感事二首》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1. 逐句释义: - "中丞本意宁于越,手捧天书拥玉骢。" - 描述中丞的初衷是安抚南方,用手持着天书和坐骑玉骢来表达他的坚定信念。 - "巴蜀西来惊不定,咸阳东望烧成空。" - 描述了从巴蜀来的使者因战乱而心神不宁,而咸阳东望却已是满目疮痍,一切都已化为灰烬。 - "因悲百室平遭戮,坐使三军转奏功。" -
《北望》 衣冠高起北云间,一水盈盈隔醉颜。 自有茅堂供午倦,不劳清梦隋燕关。 山中宿鸟飞呼剧,洞外龙归日夕闲。 白马金鞍枉心性,荔枝卢橘亦从欢。 注释:衣冠:指文人的服饰。高起北云间:高耸入云端。盈盈:清澈的样子。午倦:午后疲倦。枉:枉自,白白地。清梦:清雅之梦。山中宿鸟:山林中的鸟儿。呼剧:鸣叫声嘈杂。洞外龙归:指龙在洞外游息。日夕闲:傍晚安静。白马金鞍:指骏马和华丽的鞍饰。枉心性
【注释】 1. 扁舟:小船。弦歌古道:指旧时有歌舞的街道。 2. 耆(qí)旧:年老的人。犹传此渡名:依然流传着这座渡口的名字。 3. 松楸:松树和楸树,泛指坟墓。含古色:饱含着古老的色彩。 4. 禾黍(shǔ):指庄稼。八秋声:指秋天的收获时节。 5. 兵戈:武器。百战山城:经历了无数次的战斗,山城依然存在。礼乐:指音乐、礼仪。千家野水横:指野地中流淌的水,纵横交错。双棹:船桨,这里指船只
【注释】 1. 赠医:赠给医生。 2. 翩翩:形容风度翩翩的样子。 3. 江干:指长江边。 4. 病骨:因病而瘦弱的身体。 5. 采药:指采药求医。 6. 孤岛:指荒无人烟的岛屿。 7. 视垣:指看守墙壁,泛指南方的山。 8. 盘间:指盘中之水。 9. 夕露:傍晚时分的露水。 10. 赋里:指诗文中。 11. 丹砂:即朱砂,古代用作颜料和药材。 12. 方外:即佛教徒,指道士。 13. 飞翰
【注释】 1. 病起看笥中二沈书:沈约,字休文;谢朓,字玄晖。 2. 迢递:遥远、漫长。 3. 越台:指越州(今浙江宁波)城台上。 4. 莓苔:苔藓。 5. 天边旅雁三秋断:指诗人看到大雁南飞,想到自己滞留在越地,已经整整三年了! 6. 袖里瑶华二妙裁:指诗人看到谢眺写的诗,想到自己写不出这样的好诗来。 7. 丹嶂晓岚侵柱笏:指山峰的晨雾像烟雾一样笼罩着山峦,渗透到石柱上。 8. 碧窗宵柝静衔杯
译文 东南的奏章迅速飞送,圣主忧虑时政不能宽缓。斧钱犹在秦时士卒,市朝难以辨出汉衣冠。当年玉食空谈国事,昨日坭封且拜官衔。自笑为郎处境困窘,独自将团扇拂尘看。 注释 1. 东南草诏:指皇帝下诏书给各地官员。急飞翰:迅速传达诏书。圣主忧时不暂宽:圣明的君主忧虑国事,不能稍作宽缓。斧钺:古代刑具,用斧和钺作为象征。尚留:还保留、保存。秦士卒:秦朝的士卒,这里指那些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人。市朝
靖海清明 靖海城孤春意荒,楼船南下水微茫。 天风忽动蛟螭怒,兵气全消日月光。 岂有寒烟占令节,独怜尊酒滞他乡。 踏青却忆当年事,亸柳繁苍合断肠。 【译文】 靖海城的孤独与春天的荒芜相映成趣,楼船向南驶去水面显得迷蒙。 忽然间,天风吹动着蛟螭,使得它们怒吼,原本的战气已完全消散在明亮的月光下。 哪有寒冷的烟雾占据这个美好的节日,只让我独自饮酒滞留在他乡。 踏青时回忆起当年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