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洪先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思想情感以及手法的理解把握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首先读懂全诗,然后逐句分析。“石屋赠彭翁”是首联,意思是:先生难道没有仰慕之情吗?一年到头只是卧在丘樊上。“终岁卧丘樊”,写诗人的闲适生活。“傍石结山屋,为园近水源。”第二联写诗人建造房屋的情景。“傍石”,指靠着石头,即建房靠山;“结”,筑起。“山屋”,“水园”
【注释】疏贱:地位低下。何心:哪有心思。敝庐:破旧的屋子。归去:回去。蒿莱:指荒草野地。灌园:浇水浇灌园中的树木或植物。憎(zhòng):讨厌,厌恶。多事:麻烦的事。种树:种植树木。养不才:培养无用的人才。手录道经:手抄佛教经典。闲自诵:闲暇时自己读诵。门临秋水:家门面临秋天的湖水。晚慵开:傍晚时分懒得打开门户。过从:来往,交往。邻翁语:邻居老翁的话语。宽租:减免租税。诏令:皇帝的命令。 译文:
注释: 1. 白云已逐水东流,空有啼鹃送暮愁:意思是白云已经随着水流向东流淌了,只有杜鹃在送别傍晚的忧愁。 2. 穷巷谁题凡鸟在,残书应伴蠹鱼休:意思是在一个偏僻的小巷里,谁会留下关于平凡的鸟儿的故事,而那些残缺的书籍应该伴随蠹鱼一起休息吧。 3. 双坟寂寂青峰雨,一梦悠悠素草秋:意思是两个坟墓静静地坐落在青翠的山峰下,而一个人的梦想就像悠长的秋天一样飘渺。 4. 为见桃花倍惆怅,春风何事不相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题为《永夜》,其具体创作背景不详。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包含一个关键词,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晚烧色何赤,愁如烽火然。” 这一句描述了夜晚的景象,夕阳的光芒在燃烧中显得异常鲜艳,就像红色的火把一样。这种色彩的鲜明对比,让人联想到了战乱或灾难中的烽火,给人以深深的忧虑和不安。这里的“愁如烽火然”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第二句:“几人家尚在
诗句注释 - 访隐原:访问隐士的居所。 - 入谷无机事:深入山谷,没有打扰的事情。 - 邀逢任所之:邀请对方到某个地方去。 - 独沿溪涧往:独自沿着溪流和山涧前进。 - 忽至夕阳期:突然到达一个可以观赏夕阳的地方。 - 峰影遥能辨:远处的山峰轮廓清晰可见。 - 松阴坐屡移:坐在松树的影子下不断移动。 - 暝来山下宿:天黑了在山下住宿。 - 残月二更迟:夜晚的月亮已经偏斜,时间已经很晚了。
【注释】 结茅依野树:建茅屋依靠在野外的树木上。 巷僻少来车:街巷偏僻,很少有车辆来往。 落叶满庭下:地上铺满了落叶。 寒山半雨余:山中一半被雨水打湿。 忽言京邑去:忽然说要去京城。 贵交疏:高贵的交情疏远了。 休相及:不要再相互交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周龙冈时作的,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首联写诗人和女弟夫周龙冈一起结茅而居,生活清苦,远离都市尘嚣;颔联描写诗人送别友人,落叶满地
【注释】 1.拜靖节墓:靖节,即陶渊明,字元亮。他曾任彭泽(今属江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权贵,弃职归隐田园。2.折腰事:指做官。3.高坟:坟墓。4.东晋非前日:指晋室南渡后,已非昔日可比。5.南山还暮云:意谓时移世易,景物依旧。6.斗酒:一升酒。7.挽歌:古代一种送葬时唱的哀歌。8.不饮缘何事:不喝酒的原因是什么。9.低回:犹豫徘徊的样子。10.醺:醉。 【译文】
【注】 1. 天险:天险,指地势险要的地方。飞狐道:飞狐口是古代关隘之一。 2. 人传戎马过:人们传说有战马经过。 3. 桑干不可堑:桑干河不能用来挖壕沟。 4. 三辅:汉时京兆、冯翊、扶风称为三辅,后因称西安地区为三辅。 5. 晚戍:晚上的守卫。烽烟: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 6. 秋郊:秋天的郊外。苜蓿:草本植物。 7. 无才资理乱:没有才能治理国家,只能自怨自艾。资,同“知”,才智,知识。
唱第金銮陛,传宣赤芾衣。 风云真忝窃,犬马奈孤微。 万里丹心迥,三秋紫禁违。 经纶儒者事,敢复叹今非。
寥阒依清梵,徘徊恋景晖。 可怜溪谷望,不见芰荷衣。 鲤跃思传素,花残欲趁飞。 所惊年岁异,讵止惜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