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维仪
诗句解读 1. “八月天高雁南翔”, 关键词: 八月、天高、雁南翔 - 解释: 描述了时间是秋天的八月,天空很高大,大雁向南飞翔。 - 赏析: 这里的“八月”和“天高”营造了一种秋高气爽的氛围;而“雁南翔”则描绘了一幅秋天迁徙的大雁图,增添了诗意与动感。 2. “日暮萧条草木黄”, 关键词: 日暮、萧条、草木黄 - 解释: 描述日落时分,大自然显得萧瑟萧条,草木逐渐变黄。 - 赏析:
诗句解释: 1. 昔闻生别离,不言死别离。——过去听说的是生离死别,但不说死别。这里的“生”指的是活着的时候的离别,而“死”指的是死后的离别。 2. 无论生与死,我独身当之。——无论是活着还是死了,我都独自承受这一切。 3. 北风吹枯桑,日夜为我悲。——北风吹着枯萎的桑树,让我日夜都感到悲伤。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奈和对死亡的恐惧。 4. 上视沧浪天,下无黄口儿。——抬头望去
【注释】 “长年依父母”,指诗人自幼在父母的抚育下成长,成年后仍依赖父母。 ”中怀多感伤:“内心充满了悲伤。 ”奄忽发将变:“忽然间发生重大的变故。 ”空室独彷徨:空荡的屋子,自己徘徊无计。 ”此生何蹇劣:人生多么艰难。 ”十七丧其夫,十八孤女殇:“十七岁时丈夫去世,十八岁时女儿夭亡。 ”旧居在东郭,新柳暗河梁:“旧居还在东边,而新的柳树已经长到河边了。 ”萧条下霜雪,台阁起荒凉:“萧条冷落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情感。本题要求赏析诗句,答题时注意先指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最后点明运用该修辞手法的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情感。 “故里何须问”,意思是故乡不需要去问。“干戈”指战争。“扰不休”意为战争连绵不断。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家乡不需要去问,因为战争连绵不断
【注释】 1. 秋雨吟:秋天的雨声。 2. 高楼秋雨时:在秋天的雨夜,站在高楼之上。 3. 事事异往昔:与过去相比,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4. 骨肉东南居:作者的家族居住在东南。 5. 田畴稻不获:农田里稻谷没有收成,意味着歉收。 6. 树叶色将变:树叶的颜色将发生变化,暗示着季节的改变和生命的循环。 7. 寒虫语幽石:寒气中发出声音的虫子在石头下低语。 8. 孤愁多苦心:孤独的忧愁使人感到苦恼。
【注释】 读苏武传:指读《苏武传》,即苏武的传记。苏武,字子卿,西汉人,曾出使匈奴被留不归,十九年后归汉,时年已九十余岁。 从军老大还:从军,指随从皇帝出征。老大,年纪很大。还,归来。 白发生已久:白头,形容发须皆白(见杜甫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已久,很久了。 但有汉忠臣,谁怜苏氏妇:但,只是。汉忠臣,汉朝的忠臣。谁,何人、那些。怜,同情、怜悯。苏氏妇,指苏武的妻子。 赏析:
【注释】 北窗:指诗人居室的东面窗户。 绿萝:常青藤,这里借指植物。 结石:石缝中生长的苔藓。 垂映:下垂映照。 清芬堂:清香馥郁的房间,泛指南朝时萧衍为文士设宴吟诗之所。 孤心:独宿的心情。 遥夜:漫长之夜。 当窗皎月光:对着窗户明亮的月光。 悲风:凄厉的秋风。 薄衣裳:薄弱的衣服。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诗。首联“绿萝石壁”,以石壁之绿衬托绿萝之美;“垂映清芬堂”,则点出堂内陈设雅洁
【注释】 楚江:指长江。怀节妇、吴妹茂松阁:都是诗人的表兄吴茂松所赠。 薄命同罹骨肉哀(lí):命运不好,同遭丧亲之痛。“罹”字是遭受的意思;“骨肉哀”是指父母兄弟的死丧,这是最悲痛的事。 天涯书信远难来:天涯:天之涯,地之极;书信:指妻子的来信。远:指远离家乡。 愁心不似归鸿影(yǐng):归鸿:归雁。比喻游子思念故乡。 能逐湘江夜月回(huí):能:能够。湘江:即漓江,流经湖南、广西等地
诗句 1 旅夜闻寇:夜晚听到敌军的入侵声。 2. 蟋蟀吟秋户:蟋蟀在秋天的夜里鸣叫,声音凄凉。 3. 凉风起暮山:傍晚时分,凉风吹拂着山峦。 4. 衰年逢世乱:晚年时期遭遇战乱。 5. 故国几时还:故国(指故乡)何时能够回归? 6. 盗贼侵南甸:盗贼侵入南方边境地区。 7. 军书下北关:军队的文书送达北方边境。 8. 生民涂炭尽: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9. 积血染刀镮:鲜血染红刀柄。
病起 空斋无事晚风前,雨过苔阶草色鲜。 远岫云开舒翠髻,新荷池畔叠青钱。 衰年转觉多愁日,薄命何须更问天。 闲坐小窗初病起,西林皓月几回圆。 注释: 1. 空斋:没有客人的书房或房间。 2. 雨过:雨水停歇过后。 3. 苔阶:长满苔藓的台阶。 4. 舒翠髻:形容远山云雾缭绕的样子,好像美人的发髻。 5. 新荷:刚刚展开的荷叶。 6. 薄命:命运不好的人。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