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
这首诗共八句,每句都有注释和赏析。 诗句解读: 1. 山空寂无言 - 描述山的空旷寂静,没有声音。 2. 流泉间琴筑 - 在流动的泉水中听到琴声,如同建造了一座音乐厅。 3. 伊难惬素心 - 这里“伊”指月亮,月亮难以满足诗人内心的平静。 4. 推此一轮玉 - 把月亮比作玉石,强调其纯洁无瑕。 5. 小坐石如冰 - 坐在石头上感觉像冰一样冷,形容环境的清冷。 6. 一雨树初沐 - 一场雨后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山路险峻,行人艰难。颔联写山路曲折,行人行走艰难。颈联写山高风大,行人只能远远观望。尾联写仙真闭关,行人只能远观。全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耐人寻味。 【注释】 庐山道中:指从庐山下山时的山路。 险道:险峻的山道。割:截断。山腰:山的中部。一径:一条小路。介然:形容路很窄小。用:通“甬”,可以通行。累垂:形容蚂蚁爬行的样子。蚁行墙:像蚂蚁爬过墙壁一样。迤逦
庐山道中 万山簇如螺,离披著浓黛。 势亦自雄奇,朝昏变千态。 附庸蔚大邦,无名亦何害。 未容培塿骄,不与沧桑蜕。 求名乃亡名,敢持君子戒。 注释: 1. 万山簇如螺:万山如同螺丝一般紧密地排列在一起。 2. 离披著浓黛:形容山峰的形态各异,有的像浓重的黑色,有的像淡色的眉毛。 3. 势亦自雄奇:形容山峰的气势非常宏伟壮观。 4. 朝昏变千态:表示山峰在早晚不同时间会展现出不同的面貌和状态。 5.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借琴声寄托自己的情怀。“壶中九华迷行迹”,写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却累涪翁嗟越壁”,写作者因不能与故旧相见而深感遗憾和无奈;“先公无鹤有琴书,洗心藏密矩不逾。”“清摽尚友高友朱”,“疑接謦欬偕步趋”分别表达了作者在怀念故旧的同时,对故人的敬仰之情。最后两句“未办悬车辞逆旅,晓猿夜鹄空悲鸣”表达诗人不愿沉浮于宦海之中,而是归隐山林、寄情山水的愿望。 【答案】
庐山道中 回坡翳松阴,空翠入寥廓。 磴危单线悬,襟动野花落。 行客下笋舆,小步诩腰脚。 仆天邪许勤,未觉此间乐。 天地信不仁,此厚彼何薄。 【注释】 回:曲折。翳(yì):遮蔽。 磴(dèng):石磴,台阶。危:高险。 单线:指一条小路。 旌(jīng)襟:衣领。 “仆”字原缺,据全诗内容和上下文补。 【赏析】 这首诗写庐山之行。首联写山道的景色。次联写山路的高峻。三、四句写山中景致
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都非常丰富,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释,并加上注释。 尚友琴歌并序: 尚友琴歌: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的敬仰之情的诗。"尚友"意为尊重和珍惜朋友,"琴歌"则是指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整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 了知端士取端友,便托角里邀东园:这句话的意思是,明白了高尚的君子(端士)会寻找同样品德的朋友(端友),于是在角落的空地上邀请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前往东园
己丑六月,我的孩子开始强壮,为他赋古风一章以勉励之,时同客潭州。 植桐半亩荫,种竹一帘翠。 儿今皮骨坚,吾衰亦良慰。 三眼井边庐,是儿试啼地。 锦绷裹玉团,尤妙颔如意。 天命促文园,孤露才两岁。 当栗拜如仪,吊者叹其慧。 就学师不烦,临文哦易记。 恃宠骄友于,识大宥其细。 怒风卷重茅,千载偶然值。 信知忧患深,休休平旦气。 怜汝失怙恃,游方励汝志。 明发会有时,山辉岂终閟。
夏夜检三弟遗札援笔泄哀 译文:在夏日的夜晚,我翻阅了三弟留下的书信,拿起笔来抒发内心的哀伤。 注释:夏夜,指夏季的夜晚;检,翻阅;遗札,遗留下来的书信;援笔,拿起笔来。 赏析:首句写诗人在一个夏夜中,翻开三弟遗留下来的书信,以笔为伴,抒发内心对亡弟的哀思。 情殊景未迁,电瞬别今古。 译文:情感如此深厚,景色却依旧如故,时光在电光火石间匆匆流逝,离别已成过去。 注释:情同,感情深重;殊,深重;景
尘劳久何酬,随分聊看山。 傍风宿酲消,靧面朝霞殷。 高寒敝心目,渐觉稀绤单。 鸣空佩璆然,楚女低云鬟。 即此异人境,讵必穷跻攀。 注释: 尘劳久何酬:长时间在尘世中奔波劳累,有什么回报(酬答)。 随分聊看山:随便看看山景罢了。 傍风宿酲消:靠在风中休息,酒气消散了。 靧面朝霞殷:用脸对着太阳光,脸上映着朝霞。 高寒敝心目:高山上寒冷得连眼睛都被冻伤了。 渐觉稀绤单:渐渐觉得衣服又薄又单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持庵丈自临川来视尊兄再云先生赋怀奉简 巾车偶淩尘,城市稀识面。羡公垂老年,兄弟得相见。一丘心所期,八口力已倦。风檐接对问,万语归一叹。平居味昔言,识字始忧患。温训故相宽,学问出屯难。时方际阳九,大野看龙战。篝狐惊夕枕,椎埋讶朝畔。沟壑填罢癃,民命一何贱。偷息幸吾侪,经画得再饭。出门惮搔首,返棹已嫌缓。蒙方养毛羽,公其守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