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恪
注释: 闲语罢,露叶点团龙。 庭际早梅低屈戍,桐阴眉月映房栊。 人影小屏风。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首句“闲语罢,露叶点团龙。”描绘了诗人在闲暇之时,与友人交谈的场景。这里的“团龙”可能是指诗人手中拿着的扇子,或者是他的衣服上绣着的图案。接着,“庭际早梅低屈戍,桐阴眉月映房栊。”两句诗描绘了庭院中的景色。早梅低垂枝头,仿佛是在向戍楼行礼;而月光透过梧桐树的枝叶
疏影 蛮柯(树木名,一种落叶乔木)点碧(树叶呈翠绿色),趁越溪(越过浙江的溪流)雪霁(雪停,天晴)时,曾共吟(歌唱)屐(屐,一种鞋)。素涧泠泠,静拂瑶琴,春风为洗芳泽。青山一见经年事,定谁惜、飘零江国。怅娉婷(形容人美丽)、恨想云衣(想象自己像云雾一样美丽),泪洒翠华亭北。须信骖鸾(指仙人乘鸾飞升)旧侣,月明香雾里,飞去无力。尽念多情,剩取寒姿(比喻美好的身材),慰我天涯游历。金尊别有相思句
【注释】 1. 喜鹊桥(鹊桥):相传是织女和牛郎相会的地方。 2. 催凤驾:催促凤凰的马车,这里指成亲。 3. 白首:指老年。 4. 觑眼:转眼之间。 5. 西楼:古代建筑中设在城外或城外高台上的建筑物,这里指西楼上。 6. 乍(zhà):突然。 7. 屈指:用手指计算。 8. 独守孤芳:独自守着一朵孤芳自赏。 9. 胭脂姹(chà):胭脂色,形容女子美。姹,古书上说的一种鸟名,这里指女子。
昨夜春寒透锦茵。 博山香烬懒重熏。 沉思前梦恍疑真。 玉勒风前嘶远道,宝钗楼上锁轻尘。 看花垂泪忆归人。 【注释】 1、锦茵:绣着彩色的地毯。 2、博山:指博山炉,古代的一种香炉,用博山石做成。 3、宝钗楼:指华丽的楼阁。 4、玉勒:玉饰马嚼子,此处代指骏马。 5、轻尘:轻轻的灰尘。 6、看花:即“看花落”,看到花开凋谢而流泪。 7、归人:指在外的人。 赏析:
注释: 闲醉罢,归去满鞋霜。 门馆春灯迷曲社,石桥烟月照牌坊。 行迹祗凄凉。 译文: 酒后散心归来,满脚都是霜。 门前的春灯让人迷失在曲社中,石桥上的烟和月亮照亮了牌坊。 只有我独自行走的身影显得格外凄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归途中所见所感的诗。诗人以闲适的心情结束了一天的饮酒生活,然而当他踏着满脚的霜回家时,却发现自己已经迷失在一片迷茫之中。他看到门前的春灯虽然美丽,但却无法照亮他的心房
注释:闲坐起身来,清晨的露水已经打湿了我的罗衣。 屐声在回荡,波影也在摇曳,发香被微风吹过,滋味实在太凄迷了。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清晨醒来,独自坐在窗前,感受着大自然的美景和生活的乐趣的情景。词中通过对晨起后的各种细节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之感
东风着意弄轻寒。 东风,即春风,这里指春天的风。“着意”是“故意”的意思,形容春风吹得特别有情有意。 憔悴客衣单。 “憔悴”是形容人因忧伤或疲劳而面容消瘦,衣服也显得松垮。 “客衣单”,指的是穿着的衣服单薄,不保暖。 别后楼台,重来烟月,人事易悲欢。 “楼台”,这里指代故地的建筑,如家乡的亭台楼阁。“烟月”,通常用来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 “人事易悲欢”,意味着人生经历变化多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审清题干要求,明确所考诗句内容,然后结合注释与译文理解诗意,把握思想情感。“岸柳萧飕虫语断”,岸柳萧疏,虫鸣断续,这是一幅凄冷的秋景图。“画船双桨空横”一句,是说画船上有两幅桨,但它们都空着。“欹钲迢递隔重城”一句,意思是说远处传来了钲鼓声,它的声音远远地传来,隔着重重的城墙。“相看愁欲绝,为我一调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注释】 点绛唇:曲调名。 嬿婉苕华:比喻女子貌美如苕花,婀娜多姿。 昭阳往事人争道:昭阳殿是汉成帝的离宫,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相传汉成帝宠幸班婕妤而冷落了赵飞燕、李环等。事见《汉书·外戚传》和《西京杂记》。 惊伤窈窕:形容女子容貌之美。窈窕指女子体态柔顺。 泪鞠长陵草:用“鞠”字作拟人化手法,意谓泪水洒满了生长着长陵草的长陵原上。 甲帐丁年:即“甲帐丁年”,指汉武帝时,张骞从西域归来。
风中柳 题缀玉轩话别图即送畹华赴日本 渡口梅风,轻约薄罗歌扇。 带朝慵、宫衣剪剪。 几多离愁,经海清怨。 早归来、翠樽低劝。 梦想云棠,莫负十洲仙愿。 数绣程、珠帘尽卷。 春樱壶峤,沧桑人倩。 待闲话、画图亲检。 注释: - 风中柳:指柳树在风中摇曳的景象。 - 题缀玉轩:题写或装饰于玉制的轩窗上。 - 话别图:指描绘离别场景的图画。 - 即送畹华赴日本:即将要送别的是名叫畹华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