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诵珠
【注释】 得外书:收到家书。 灵鹊:喜鹊。 青鸟:传信的使者。 柔情一缕:指情意。 【赏析】 《忆秦娥》是一首抒情词,写闺中少妇怀念远方亲人的深情。上片起首“帘栊悄”三句写女主人公在孤寂的夜晚,听到喜鹊的啼声和青鸟的叫声,心中顿生思念之情。下片写女主人公看到来信后的反应,“来青鸟”两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她盼望亲人早日回家的急切心情;“柔情一缕”一句则写出她在等待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全词语言朴实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的鉴赏能力。鉴赏诗歌,需要分析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手法技巧及语言风格。 “减兰”是词牌名,这里指词的标题为《减兰·沈倩雯夫人绚属画墨兰便面》。“绚属画墨兰便面,并题是解”。此句点明了这首词的主题。 “减兰”,即“双调六十字”,又名《惜红衣》《秋蕊香》等。 第一句,起笔写花,以“减兰”入题,意谓:沈倩雯夫人所绘的墨兰花便面上的墨色,已经渐渐淡去,而她的离愁别恨却依然如故
``` 思佳客寄外 曲曲阑干十二红。潇潇暮雨洒帘栊。篱边替瘦多情菊,窗外添愁无赖桐。 罗袖冷,泣西风。相思两字倩征鸿。玉容不是因花减,目断长安路不通。 注释: - 曲曲阑干:指曲折的栏杆。 - 十二红:形容红色的花瓣繁密而艳丽。 - 潇潇暮雨:形容雨声急促而细碎。 - 篱边替瘦:篱笆边的菊花因为雨打而显得更加消瘦。 - 无赖桐:形容梧桐树随风摇曳的样子。 - 罗袖冷:形容袖子被风吹得冰凉。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作答时首先读懂全诗,理解内容,把握思想感情,然后根据分值要求逐句解答。 “薄悻秋闺漏永,顾影凄然,涉笔成章,封题寄远”意思是:秋天的夜很漫长,我孤零零地在闺房里,看着自己的影子,心里很是凄凉,提笔写文章,把信封装好送给远方的人。“薄悻”指孤独寂寞,“闺”通“幽”,这里指女子的居处;“顾影凄然”指看自己的影子,感到凄凉;“涉笔成章”是说拿起笔就能写成文章
注释: 日转花梢妆懒就。黦翠凄红罢绣。闷倚栏杆久。一池波谷因风皱。 去岁扁舟同载酒。寂寞离亭别后。泪湿罗衫袖。镜中人比黄花瘦。 译文 太阳转动着花梢,我懒得化妆,胭脂和红色的花瓣都已凋落、脱落。我闷闷地倚在栏杆上,很久不动身。一阵风吹来,池塘里的水波荡漾起伏,好像湖面上的皱纹一样。 去年我们一同乘坐小船,带着美酒一起泛游,那时多么快乐啊!但是,离别之后,现在只能在寂寞的驿站上分别
【注释】 春云:春天的云彩。 刍尼晓咶:早晨,在田野上放牧的人呼唤。 泥金三捷:指科举考试中的三个第一等的名次。 奈:无奈。 隔墙:隔着一堵墙。 杏花:即杏花春。 揽镜含矉:用手捧镜子照面。 挑灯匀泪:挑着蜡烛来匀点脸上的泪水。 逐客天涯:被赶走的客居之人,比喻飘泊在外的游子。 愁人楼上:使人发愁的人(指思妇)。 强解眉头:勉强地皱起眉头。 两两于飞:双双成对飞翔。 雨柳腰纤
【赏析】 《菩萨蛮 · 丸月又圆,家书久杳,倚声成句,简寄宣南》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全词以“银釭冷”开篇,点明时间是深秋夜晚,以“丸月又圆”,暗指自己丈夫赵明诚已去世,同时暗示出词人对丈夫的追忆及对丈夫的哀思之情。 【注释】 1. 丸:圆形物体,这里指的是月亮。 2. 银釭:铜灯,这里指铜制的灯座。 3. 空闺:空荡荡的闺房。 4. 简寄宣南:简信寄往宣城(今安徽宣城市)。 5. 铜壶
貂裘换酒 笑盈盈地掀起帷帐,欢庆着年年岁岁的风雪,卸去行装的疲惫。呼唤丫环在壁间寻找旧诗,已与苔藓一起洗刷了尘垢。更说碧纱笼住这情意,蛩吟雁飞伴着酒尽泪流。世事如寄,身世飘浮无定所依。 家山回首逾千里。尽饱尝、炎凉世态,病贫滋味。箸划金炉灰焰冷,写出饥寒两字。算我误、聪明如是。还愿稿砧鞭早著,宴琼林、索得金门米。天许否,此衷意。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全词通过“貂裘”这一意象
【解析】 此词写闺中怀人,情深意远。上片“黄叶堆鞍。白云埋屐,西风残照长安”为倒装句式,先点出时间、地点和环境,再点出人物,交代了主人公的去处和身份;接着写“恁蹇驴孤跨,长铗虚弹”,写出了主人公的孤独与苦闷。下片“堪怜。空闺夜永,听点点秋钲,滴得心酸”写闺中思亲之情,又通过想象,把思念之痛推向高潮。“念个人云远,影只形单”一句,既写景,又抒情,既写眼前景物,又写心中所想,将思亲之意写得淋漓尽致
金缕曲 · 对月有感,怯寄外子京师 月色明如许。助秋心、流萤焰冷,晚蝉吟苦。百种凄凉千种恨,诉与嫦娥不语。但寂寂、清光来去。空外一绳云雁影,似传情、代把衷音谱。虫韵急,乱如雨。 鸾飘凤泊关河阻。想见那、残书蠹蚀,敞貂裘补。文字无灵金欲尽,可是红颜误汝。失十里、看花归路。愿乞天孙书姓氏,锦还时、重赋团圞句。天听近,定怜取。 注释: - 月色明亮如此。 - 秋天的夜晚寂静而凉爽,流萤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