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诵珠
【注释】雁鹜:即鹭,一种水鸟。池塘:水边平地。竿木:指科举考试中举。玉昆:指兄弟或亲戚之间。迢水乌伤:语出《汉书·李陵传》:“云欲雨而风不起,愿寄言贵主,听之勿许,则仆当显贵乡里,常蒙德矣。”后以“迢水乌伤”为求仕无门之语。沉扬:比喻人的升迁沉沦。勘破:洞悉。 【赏析】词的上片首句写景。开篇就以乱池塘中的雁鹜和啄稻争粱的家禽来渲染气氛,烘托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气氛。下句写人
世事如棋如影。 注释:世事如同下棋或观察影子一般,变化不定。 阅尽繁华心冷 注释:经历了世间的繁华和喧闹,却感到心情变得冷淡。 苦海猛回头 注释:比喻经历挫折后重新振作。 别有蓬莱仙境。 注释:另有一种如仙境般美好的地方。 清净。 注释:形容心境宁静,没有杂念。 空外一声山磬。 注释:在空旷之处听到了一声清脆的钟声。磬,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洞仙歌·白桃花》 注释: 铅华洗净,认人间尤物。底事无言对明月。恁文君瘦影,倩女柔魂,悲薄命,同向东风呜咽。 译文: 铅华已经洗净,我认出了世间的美女们。为什么你无言地对着明月?就像那个文君瘦弱的身影和倩女柔弱的灵魂,都悲伤地面对命运的薄情寡义,一同向东风呜咽。 江头双姊妹,浅淡梳妆,素手纤纤弄轻艓。水暖鳜鱼肥,斗艳争辉,看一样、冰肌玉骨。漫寄语、重来问津人,早洞口春深,断云残雪。
【注释】: 1. 诉衷情:词牌名。又名“满庭芳”、“如梦令”。双调,五十五字或六十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仄韵;押平声韵。2. 芸斋:书斋名。 3. 湘管:即湘妃竹,古代乐器的制作材料。4. 百幅藤纸:形容书信很多,用藤纸写成(百幅即一百张)。5. 半揾透墨华香:指信中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墨香弥漫。6. 传书雁:指传递书信的鸿雁。7. 太匆忙:表示对方写信很急迫、匆忙。8. 怨情千叠
诗句释义及赏析: 远山如睡。秃树苍茫里。隐约渔歌烟外起。袅袅馀音未已。 - “远山如睡”: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傍晚山景,远处的山脉如同沉睡一般,给人以平静和放松的感觉。 - “秃树苍茫里”:秃树在广阔的背景中显得荒凉,但同时也增添了一种孤寂的美。 - “隐约渔歌烟外起”:渔夫在烟雾之外隐约传来的歌声,给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感觉,仿佛是远方的声音飘渺而来。 - “袅袅馀音未已”:歌声悠扬,余音绕梁
【解析】 这是一首闺词。上片写丈夫滞留长安,自己寄书问候,下片抒发思念之苦。 【注释】 南浦:地名。在今陕西渭南市西南,有古渡口。子计:指男子出外做官。偕留滞都下:一同滞留在京城长安。缄书:写书。寄远:寄给远方的亲人。小词:小令、词牌名。 【赏析】 此为闺中女子写给外出做官的丈夫的词作。上片写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书蠹琴尘”,是说丈夫在外为官,妻子在家寂寞难耐,只好借读书弹琴来打发时光
【注释】: 1. 惜分飞: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句,两仄韵转一平韵,前片两仄韵,后片两平韵,有孤雁出群格者。 2. 稿砧:指捣药的石杵,此处借指妻子。 3. 缄情:封好书信。 4. 鱼雁杳:指书信不能传递。 5. 镜里:镜子里面。 6. 眉峰:指女子的眉毛。 7. 援琴谱:弹琴时弹奏。 8. 相思调:一种表达思念的曲调。 9. 情丝柳绕:形容感情缠绕像柳树一样,无法摆脱。 10.
如梦令·寄外 浪说花开双蒂。写入轻罗扇里。未到晚凉天,已作秋风捐弃。 何意。何意。一语问君遥寄。 注释: 浪说:随意地说。 花双蒂:指两朵并蒂花。 写(xiě)入:比喻写进诗中。 轻罗:轻薄的丝织品。 未到晚凉天:尚未到达傍晚凉爽的时候。 秋风捐弃:比喻被抛弃,被舍弃。 何意:为什么。 一语:一句。 问君:问你。 遥寄:远地传去
【译文】 重叠的金饰寄给遥远的他(她),檐下的红荆桃小而娇嫩。枝头的鸟影闪烁着相思,对着镜子涂抹玄色的纱罗。远山慵懒不画,愁牵杨柳月。梦断梨花雪,杜宇尽情啼。 【注释】 1. 亚:次;檐:屋檐;荆桃:即荆条、桃花。 2. 枝头影闪相思鸟:相思鸟栖息在枝头上。 3. 对镜抹玄绡:指女子梳妆打扮。 4. 远山慵不描:指女子懒得化妆。 5. 愁牵杨柳月:比喻思念之情如杨柳依依,牵引着月亮。 6.
【诗句注释】 - 秦楼月:指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中的“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细细吹衣”。 - 孟湖道中: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和“故国神游”。 - 借风挂席:指李白的《行路难》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蓬窗徒倚:指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的“倚南窗以寄傲”。 - 涉笔成章:指陆机的《文赋》中的“思理为文,不为文想”。 - 秦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