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如睡。秃树苍茫里。隐约渔歌烟外起。袅袅馀音未已。
荒村三五人家。柴门多傍梅花。我欲停帆小憩,好风飞送轻槎。
诗句释义及赏析:
远山如睡。秃树苍茫里。隐约渔歌烟外起。袅袅馀音未已。
- “远山如睡”: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傍晚山景,远处的山脉如同沉睡一般,给人以平静和放松的感觉。
- “秃树苍茫里”:秃树在广阔的背景中显得荒凉,但同时也增添了一种孤寂的美。
- “隐约渔歌烟外起”:渔夫在烟雾之外隐约传来的歌声,给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感觉,仿佛是远方的声音飘渺而来。
- “袅袅馀音未已”:歌声悠扬,余音绕梁,久久不散,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荒村三五人家。柴门多傍梅花。
- “荒村三五人家”:描述了一个偏远的村落,只有少数几户人家,给人一种静谧和孤独的感觉。
- “柴门多傍梅花”:农家的门口常常种植着梅花,这些梅花在寒风中傲然挺立,为这个小村落增添了几分诗意和生机。
我欲停帆小憩,好风飞送轻槎。
- “我欲停帆小憩”:诗人想要停下船只,找一个地方休息一下,享受片刻的安宁。
- “好风飞送轻槎”:乘船顺风而行,轻快地划过水面,仿佛是被风吹拂而去,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译文:
远山如梦般安静沉睡,秃枝苍茫间隐约传来渔歌。声音悠长回荡,余音不绝。荒僻的小村落里,只有三五家人家。门前常种着梅花,它们在寒风中傲然绽放。我打算在这里停泊船只,找个地方歇息片刻。微风正好,轻轻划桨,让小船随风而去。
赏析:
《清平乐·舟窗晚眺》是一首描绘晚霞美景的词作。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远山、秃树、渔歌、柴门、梅花等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入诗中,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词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远山如睡”,“秃树苍茫里”,使画面更加生动。同时,词人还巧妙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如将“渔歌”“余音”比作“烟外起”的“轻槎”,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