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说花开双蒂。写入轻罗扇里。未到晚凉天,已作秋风捐弃。
何意。何意。一语问君遥寄。
如梦令·寄外
浪说花开双蒂。写入轻罗扇里。未到晚凉天,已作秋风捐弃。
何意。何意。一语问君遥寄。
注释:
浪说:随意地说。
花双蒂:指两朵并蒂花。
写(xiě)入:比喻写进诗中。
轻罗:轻薄的丝织品。
未到晚凉天:尚未到达傍晚凉爽的时候。
秋风捐弃:比喻被抛弃,被舍弃。
何意:为什么。
一语:一句。
问君:问你。
遥寄:远地传去。
浪说花开双蒂。写入轻罗扇里。未到晚凉天,已作秋风捐弃。
何意。何意。一语问君遥寄。
如梦令·寄外
浪说花开双蒂。写入轻罗扇里。未到晚凉天,已作秋风捐弃。
何意。何意。一语问君遥寄。
注释:
浪说:随意地说。
花双蒂:指两朵并蒂花。
写(xiě)入:比喻写进诗中。
轻罗:轻薄的丝织品。
未到晚凉天:尚未到达傍晚凉爽的时候。
秋风捐弃:比喻被抛弃,被舍弃。
何意:为什么。
一语:一句。
问君:问你。
遥寄:远地传去。
【赏析】 靖甫四兄,即李靖。他与词人同为南宋人。这首词是他写给四兄的怀念信,表现了词人在靖节四兄去世后的悲痛心情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词以“感怀”为眼,写自己对靖节四兄的追念和思念之情。 第一句“丸月穿窗”,用比喻的手法,将月光比作圆丸,形象地写出了明月当空,透过窗户照进室内的美景。 第二句“爱流晶射缟,光夺兰釭”,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美丽和耀眼,使人感到既美丽又神秘。 第三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闺怨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 烟笼户,香成雾,一枝疏影横斜舞。天莹澈,冰纹结,几竿修竹,半钩新月。洁,洁,洁,挥毫赋,相思句。砚池润到梧桐雨。经年别,离愁切,露螀云雁,一般凄绝。咽,咽,咽,咽。 注释: 1. 烟笼户,香成雾 - 形容家中充满了香气,如同烟雾缭绕。 2. 天莹澈,冰纹结 - 形容天空清澈明亮,如同冰面般晶莹剔透。 3. 几竿修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诗句: 1. "醉落魄 外子久客不归,赋此速驾" 2. "倚窗月透。" 3. "一枝梅影如侬瘦。" 4. "脂愁粉怨人僝僽。" 5. "剩有年时,别泪黦红袖。" 6. "焚香轻合纤纤手。" 7. "金钱暗卜平安否。" 8. "几时早整归鞍骤。" 9. "计算腰围,宽减定非旧。" 译文: 1. 我在外子不在家的日子里,写下了这首词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需要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逐句翻译、分析内容,最后进行总结。 (1) 过夏人遥,吟秋恨积,因度此阕,以纾离怀。过夏:指作者在夏人之地作客。吟秋恨积:写自己思乡之情。因度此阕:为抒发离愁。 (2) 月怨花悲,翠帘荡漾云垂地。月怨花悲:月光下
【注释】: 1. 岁暮感怀:岁末感怀。岁,年。 2. 径竹饕风:形容风吹过竹子的声音。径,径直。 3. 园梅斗月:形容梅花盛开,与月光争艳。 4. 惊心岁序将更:使人心惊的是岁月的流转和更替。惊心,使人心惊。 5. 衾孤:被褥冷清,无人相伴。 6. 灯花碎:指灯火闪烁不定,像灯花一样。 7. 残檠(qíng):指残破的灯具。 8. 最愁人:最使人感到忧愁的事。 9. 团圞乐:团圆的欢乐。 10.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孝祥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第一句:“月明如镜帘栊静,蓦听远人还。” - 月明如镜:形容月亮明亮得就像镜子一样,没有云遮挡,照亮了整个世界。 - 帘栊静:指窗帘、门扉等遮挡物的静谧状态,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 蓦听远人还:意思是突然听到远方传来的声音,可能是家人或朋友的消息。 第二句
点绛唇 自画墨梅便面赠莫九嫂,并成是解 春透疏棂,一枝晴雪和烟冷。 乍斜还整。 写出江南景。 姑射仙人,清影呼初醒。 新妆靓。 暗香浮岭。 明月前身影。 译文: 春天透过窗棂,一枝梅花在烟雾中显得清冷而幽静。 它斜倚着,时而整理枝叶,时而散漫开来。 这是描绘了一幅充满江南特色的梅花图。 梅花像美丽的仙女一样,散发出清新的气息。 她的面容美丽动人,仿佛刚刚被唤醒。 她穿着华丽的新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 “妙笔春风”,指春日里,文人挥笔如春风,描绘出绚丽的春天景色。“艳李秾桃”形容春天景色美如艳李、浓如桃李。 第二句中“姹”“娇”二字用得极为传神,将桃花与红杏花分别比作女子的面颊,既写出了她们艳丽的色彩,又突出表现了她们娇美的风姿。 第三句“小坐临流石”是说在溪边石头上休息闲坐,这一句写人物的动作
【注释】 晴旭:晴天的阳光。烘花:映照鲜花。风缭绕:指春风轻拂。 媚紫娇红:形容花朵艳丽,娇艳动人。竟斗春光好:竞相争妍,以春天的景色为比。 蜂蝶恋香枝上闹:蜜蜂和蝴蝶依恋着香气浓郁的花朵,在枝头欢闹。 罗帏:用丝织品做成的帷帐。莺啼觉:黄莺啼叫醒来。 起弄参差思远道:起床后在帷帐中摆弄各种花样。起弄,整理床铺、衣衾等。参差,错落有致的样子。 一曲迷离,荡得柔情杳:一段曲调悠远而缠绵
紫燕归来,画梁玳瑁庐家屋。 紫燕归来,意味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的复苏。画梁上镶嵌着美丽的玳瑁饰品,象征着富贵与奢华。 对飞群宿,妒煞双禽福。 燕子在空中飞翔,相互追逐,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它们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仿佛在为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 顾影春流,自惜颜如玉。 燕子在春天的河流中翩翩起舞,它们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美丽动人。它们对自己的容颜如此珍视,仿佛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回肠曲。
【注释】宁化:地名,今属福建省。清流:地名,今属福建省。归化:地名,今属福建省。路隘林深苔滑:指山路狭窄、树林茂密,路上有青苔滑溜难行。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今天要去什么地方呢?径直指向武夷山脚下。武夷山:名胜古迹,位于福建西部。山下:指武夷山的脚下。风展红旗如画:风中飘扬着一面红旗,好像画一样。 【赏析】《如梦令·元旦》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作者新年登高望远的壮志豪情
【诗句】 梦到浔阳九派。 依旧云山遮碍。 浪阔雁鸿遥,堪笑燃犀照怪。 欸乃。 欸乃。 夜夜船空月载。 【译文】 梦中来到浔阳城,江流九派景色美如画。 依然有云雾和山峦遮挡视线,大江之水宽广无边。 雁鸟在天空中飞翔,而我却可笑地点燃了犀牛角。 划桨声声不绝,夜色渐深,只有孤舟随月亮漂泊。 【注释】 1. 梦到浔阳九派:梦里来到了长江的九个分支。浔阳,地名,即今江西省九江市,因境内有湓江、彭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主旨,然后结合写作背景、手法技巧等进行赏析。 “庭苑晓风吹透”,庭院里的花草在晨风中摇曳。“正是明月时候”,月亮当空,正是月明星稀的好时节。“行过碧阑干,一带绿波常皱”,我走过栏杆,看到那碧绿色的江水常常是皱纹般地皱起。“消瘦。 消瘦。 那得容颜如旧。”我瘦了。我瘦了,怎么能够恢复往日的容颜呢
这首诗的内容是:咄咄向空书怪。 诗了还添酒债。 朝暮看云烟,过眼皆成身外。 知戒。 知戒。 劳逸惟凭大块。 注释与赏析: - 咄咄:形容声音响亮、急促。 - 向空:面对空中。 - 书怪:写字作画,创作出奇特的怪象。 - 诗了:写诗作诗。 - 还添:增添、增加。 - 酒债:比喻债务或烦恼。 - 朝暮:指白天和晚上。 - 看云烟:观察云彩变化。 - 身外:身外之物,比喻不重要的事物。 - 劳逸
诗句释义:刚刚走过鹧鸪啼叫的地方, 又来到了郁鸡飞翔的地方。 走尽天边越地,总是看到一江烟雨。 回去吧,回去吧, 芳草从未迷住你。 译文:刚刚走过鹧鸪啼叫的地方,又来到鸟儿飞翔的地方。走遍天边的越地,总是看到一江的烟雨。回去吧,回去吧,芳草从不迷住你。 注释:才过 鹧鸪啼处:刚经过鹧鸪啼叫的地方。 鹧鸪啼声凄厉而悠长,常被用来表达离别之情。 又到郁鸡飞处:又来到郁鸡飞翔的地方。
诗句释义: 未完的藤竹,又进入一个乔木。 傍晚时分在鱼篷停驻,萤火虫的光芒照亮我孤寂的夜晚。 相随。 相随。 已经和白鸥情投意合了。 译文: 没有完成那弯弯曲曲的藤竹,我又进入了另一个弯弯曲曲的乔木。 到了傍晚我在鱼篷停下,萤火虫的光芒照亮了我孤寂的夜晚。 我们相互追随。 我们相互追随。 我已经与白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晚景象
一夕恩情似梦。 臂上犹书娇凤。 欣口再来时,天曙更无人送。 莺哢。 莺哢。 费尽春声何用。 注释: 如梦令:词牌名,属于宋词的词调之一,原为唐教坊曲,因《如梦令》词中有“如梦”二字,故取以为调名,后用为词牌。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一夕恩情似梦:一夜之间,夫妻间的亲密情感就像梦境一样美好。 臂上犹书娇凤:妻子在手臂上还画着美丽的凤凰图案。 欣口再来时:期待丈夫再次归来的日子。
【注释】 “如梦令”是词牌名,本词为作者自度曲。 相看:互相看着。 难下:形容心情沉重、难受。 魂作柳绵飞,片片粘人珠靶:像柳絮一样飘飘荡荡飞落下来,粘在身上像珍珠的靶子一样。 休嫁:不要嫁了。 【赏析】 上片写女主人公因丈夫被贬而伤心难过。起二句,写她与丈夫离别时的情景。含泪相看,不忍离去,手执丝鞭,却难以下马,表现了女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下两句写她对丈夫思念之深。魂作柳绵飞,片片粘人珠靶
【注释】答龚柴丈:回答龚柴之问。见怀:即见信。柴丈,尊称对方官职的称呼;见信,指回信。嵩华:嵩山和华山,均为五岳之一。 【赏析】本词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上阙以清新的语言描写了嵩华美景,下阙则以问答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题材作品
【注释】 顶上三毛摇曳。:头顶上三根毛发摇摆不定。 个是华山冠制。:这顶帽子是华山的式样。 遍体锦文圆,妒杀画堂羽翠。:全身都绣着华丽的花纹。 无计。无计。大尾更须三岁。:没有办法。没办法。尾巴更长了三年。 【赏析】 《如梦令·华山顶上三毛》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之一。此词上片写头戴华山帽饰,下片写其华丽之状,最后用反诘语气作结,既写出了帽子之华贵,又表现了作者对这种华贵的不屑一顾
【注释】: 1. 惜分飞: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句,两仄韵转一平韵,前片两仄韵,后片两平韵,有孤雁出群格者。 2. 稿砧:指捣药的石杵,此处借指妻子。 3. 缄情:封好书信。 4. 鱼雁杳:指书信不能传递。 5. 镜里:镜子里面。 6. 眉峰:指女子的眉毛。 7. 援琴谱:弹琴时弹奏。 8. 相思调:一种表达思念的曲调。 9. 情丝柳绕:形容感情缠绕像柳树一样,无法摆脱。 10.
【注释】: 1. 诉衷情:词牌名。又名“满庭芳”、“如梦令”。双调,五十五字或六十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仄韵;押平声韵。2. 芸斋:书斋名。 3. 湘管:即湘妃竹,古代乐器的制作材料。4. 百幅藤纸:形容书信很多,用藤纸写成(百幅即一百张)。5. 半揾透墨华香:指信中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墨香弥漫。6. 传书雁:指传递书信的鸿雁。7. 太匆忙:表示对方写信很急迫、匆忙。8. 怨情千叠
【解析】 这是一首闺词。上片写丈夫滞留长安,自己寄书问候,下片抒发思念之苦。 【注释】 南浦:地名。在今陕西渭南市西南,有古渡口。子计:指男子出外做官。偕留滞都下:一同滞留在京城长安。缄书:写书。寄远:寄给远方的亲人。小词:小令、词牌名。 【赏析】 此为闺中女子写给外出做官的丈夫的词作。上片写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书蠹琴尘”,是说丈夫在外为官,妻子在家寂寞难耐,只好借读书弹琴来打发时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作答时首先读懂全诗,理解内容,把握思想感情,然后根据分值要求逐句解答。 “薄悻秋闺漏永,顾影凄然,涉笔成章,封题寄远”意思是:秋天的夜很漫长,我孤零零地在闺房里,看着自己的影子,心里很是凄凉,提笔写文章,把信封装好送给远方的人。“薄悻”指孤独寂寞,“闺”通“幽”,这里指女子的居处;“顾影凄然”指看自己的影子,感到凄凉;“涉笔成章”是说拿起笔就能写成文章
【解析】 此词写闺中怀人,情深意远。上片“黄叶堆鞍。白云埋屐,西风残照长安”为倒装句式,先点出时间、地点和环境,再点出人物,交代了主人公的去处和身份;接着写“恁蹇驴孤跨,长铗虚弹”,写出了主人公的孤独与苦闷。下片“堪怜。空闺夜永,听点点秋钲,滴得心酸”写闺中思亲之情,又通过想象,把思念之痛推向高潮。“念个人云远,影只形单”一句,既写景,又抒情,既写眼前景物,又写心中所想,将思亲之意写得淋漓尽致
《洞仙歌·白桃花》 注释: 铅华洗净,认人间尤物。底事无言对明月。恁文君瘦影,倩女柔魂,悲薄命,同向东风呜咽。 译文: 铅华已经洗净,我认出了世间的美女们。为什么你无言地对着明月?就像那个文君瘦弱的身影和倩女柔弱的灵魂,都悲伤地面对命运的薄情寡义,一同向东风呜咽。 江头双姊妹,浅淡梳妆,素手纤纤弄轻艓。水暖鳜鱼肥,斗艳争辉,看一样、冰肌玉骨。漫寄语、重来问津人,早洞口春深,断云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