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琬怀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和相关答案提示进行分析。此题中,“数尺丹青,似练平铺,丝丝绕洄”意思是:几尺的丹青画,像平铺的绢帛一样,丝缕缭绕盘旋。“宛天孙机上,琼梭才辍,鲛人海底,绡帕新裁”意思是:就像织女在天上织布一样,仙女们用丝线织成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就像鲛人在水中裁剪绡帕一样,仙女们把一片片绡帕剪裁得整整齐齐
诗句释义: 1. 几日秋风打满筐:描述的是秋天的景象,秋风阵阵,吹动着装满各种果实的竹筐。 2. 肯输鹤俸助猴粮:表示自己不吝啬地分享,愿意将收获的粮食分给猴子(象征需要帮助的人)。 3. 登盘荐客传高会:指在宴会上向宾客推荐这些珍贵的枣子,显示了其高贵和珍稀。 4. 每与安期枣共尝:意味着这些枣子不仅美味,还有特别的药用价值,常被用来招待贵宾。 5. 宜自采:适合自己采摘
【注释】令晓起:在清晨。盆荷:盆栽荷花。芰(ji,同“叶”):荷花的别称。几柄:几株。承来:承接、承受。仙露珠明:像仙女洒下的露珠一样晶莹明亮。泻:倾泻、倾倒。上衣襟:指衣服上流下的水。清绝:十分清澈。小学:学步。 【赏析】 《三台·令晓起观盆荷作》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词。词中描写了作者于晨曦初现之时来到盆荷前,观赏荷花时所见到的景象和内心感受。全词以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清晨盆荷盛开
【注释】 沁园春·咏瓶中芍药 如此丰姿,超出红尘,春光正阑。胜牡丹亭北,独矜富贵,梅花岭上,惟占孤寒。满吐甜香,暗翻浓态,何忍轻离赠亦难。疏帘放、午风宜避,莫使摧残。 徐煦没骨同看。更一种、盈盈似露盘。羡丰台玉质,雨馀争买,广陵金带,酒后传观。谢赋当阶,柳吟临牖,收拾幽香袭笔端。情深盛、待群芳零落,与我盘桓。 (1)“如此丰姿”四句:赞美芍药之美丽。如此丰姿、如此娇艳,它超然脱俗,不染尘垢。
鹧鸪天·长至后二日病起 病里年光倍觉忙。葭灰律管又飞扬。消停针指经三月,彩线无心较日长。 伶俜影,欲扶将。低徊又过镜台旁。忽惊骨相同仙鹤,短发全沾秋后霜。 【注释】: ①长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后的第三个节气为大雪,即“冬至后三候”,是二十四节气中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②葭(jiā音加)灰:初生的芦苇茎上的白色细毛,古人认为可以占候。 ③消停:停息、休息。 ④伶俜(línɡpīng形平):孤单
鹧鸪天·橘 【注释】江乡:指故乡。古人作颂非无意:古人写颂词,不是无意的。独擅光华南国才:独擅光华,即江西抚、信一带,是江南地区的精华所在,故称。南朝诗人谢朓曾任光禄大夫,所以此处说“非无意”,暗含对谢朓的推崇。南朝时有“橘颂”之作,这里用“颂”来指咏橘诗。光华:江西抚州、信州一带。 香酥润:指柑橘果肉细腻、多汁。几回珍重渡淮来:几回珍视而渡过淮河来。渡淮:泛指经过长江。淮水北岸为淮南
鹧鸪天·笋 不待雷声惊蛰过。乌键折土遍山阿。青青未挺参差节,一捻春纤似琢磨。 穿石罅,渡泥窠。鸡腔燕尾美如何。只须玉版频参透,便抵胸中成竹多。 注释解释: 1. 不待雷声惊蛰过。乌键折土遍山阿。青青未挺参差节,一捻春纤似琢磨。 2. 穿石罅,渡泥窠。鸡腔燕尾美如何。只须玉版频参透,便抵胸中成竹多。 3. 译文: 鹧鸪天·笋 不用等到春雷响动大地惊醒蛰伏的虫兽,竹林的种子已经破土而出,遍布山野。
鹧鸪天·芋 别号蹲鸱作一团。岷山异种紫成斑。炉边小试农家味,身世无须问懒残。 调玉糁,佐朝餐。也强芹菜性偏寒。客来莫笑同羊赠,俗例留充饯岁盘。 注释: 1. 别号蹲鸱作一团:蹲鸱,即芋头,别称“土人参”。 2. 岷山异种紫成斑:岷山,即四川的岷山地区,这里指的是当地的一种特殊品种的土豆,这种土豆颜色紫色。 3. 炉边小试农家味:在炉火旁边尝试一下农家的味道,这里指的是用土豆做菜。 4.
满江红 · 读大兄尚絅堂遗集感作 注释 - 梨枣镌成:意为书籍被刻印。 - 金声掷地:形容诗文的铿锵有力,如同金石之声。 - 思当日、笔花入梦,衍波叠几:意指回想起当年,自己的才华如同梦中的花朵,绚丽多彩,层层叠起。 - 生面别开珠玉色:意为在众人中展现出独特的美,如同珍珠和玉石一般珍贵。 - 幽怀都杂烟霞气:意指内心充满了如烟霞般的美丽。 - 十年中、阆苑咏霓裳:意指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
【解析】 此词作于重阳节(九月初九)病中,作者以重阳为题,借重阳之景抒写自己的身世之感。上片开头二句,点明自己已处于潦倒之境,而日日卧病匡床,吟声四壁尚啼螀,则进一步渲染自己潦倒的处境。以下三句用典,说明自己在病中仍不忘怀古咏今的情怀。过片二句,说自己闲却持螯右手,拼教辜负秋光,一篱黄菊也凄凉,既表现了自己病后心境的孤寂、凄清,又透露出一种对菊花的喜爱之情。结尾两句,写自己虽身在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