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岑
【注释】 佳辰:美好的时光。 菊始华:菊花开始盛开。 白衣:指酒。适尔:恰好。 樽:酒杯。 径向丛边醉:径直走到花丛旁边喝醉了。 陶死:陶渊明已死。 千载:一千年。 风流:指陶渊明的诗风。孰(zhuó)次:谁比得上。 达人:有道德修养的人。 元亮贤:元亮,即陶渊明,字元亮。 嗜酒不嗜味:喜爱饮酒,而不喜爱其他的味道。 【译文】 美好的时光,菊花正开放,正好来了白衣人。 开怀喝酒,又坐下
【诗句释义】 “佛氏苦戒酒”,意为佛教禁止饮酒的教义。 “详见所译经”,意指这些教义可以在佛教经典中找到。 “谓人诸罪业,多以酒故成”,意为人们的各种罪行往往与饮酒有关。 “酒岂能造罪”,意为饮酒本身并不能导致罪恶。 “心为物变更”,意为内心的状态和变化会影响事物的性质。 “心空罪亦空”,意为当内心达到空的状态时,罪恶也会消失。 “径造金仙庭”,意为直接到达神仙的境界。 “今我举兹酒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把握诗作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表现的内容,以及所抒发的情感。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其运用的手法及表达的效果。最后再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等具体信息,对诗歌的思想情感加以概括和升华。 “少小慕至道,壮大无所得”意思是早年就崇尚追求道家的至道,到了壮年却一无所获。这里既反映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追求
【注释】 嗣宗:指东晋诗人陶渊明。仕:做官。步兵尉:汉末有名士阮瑀曾任步兵校尉,所以后人称任步兵尉的官员为步兵尉。脱颖:超群出众。竹林:东晋诗人陶渊明曾隐居在桃花源旁的竹林,所以又称竹林。此诗是作者对陶渊明的赞美之辞。 【赏析】 《和陶潜园田作》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四句,前二句赞颂陶渊明,后二句自勉自励,表明自己要效法陶渊明,做一个脱离世俗、隐逸山林的“竹林人”。
爱酒扬子云,家世一区宅。 校书登天禄,落拓聊寓迹。 彼视汉公卿,何啻相什百。 著书效周易,人笑玄尚白。 傥非桓谭辈,诋诮谁与惜。 注释: 1. 扬子云:指西汉的扬雄,以博学著称于世。 2. 校书:校对书籍,泛指南方学者研究经史。 3. 天禄阁:汉代收藏秘籍、儒典之处,此处泛指藏书之地。 4. 落拓(tuo):形容穷困潦倒。 5. 汉公卿:指汉朝的高级官员。 6. 着(zhuó)书效周易
煌煌佳菊花,开遍溪傍道。 后时难独立,得伴秋光老。 孤芳迫霜露,采采及未槁。 浮我白玉醪,色香相媚好。 悠然尽数酌,人弃我所宝。 一榻醉曲肱,何必游人表。 注释: 1. 煌煌:形容光彩照人的样子。2. 后时难独立:意思是说秋天到了之后,菊花就难以单独开放了。3. 采采及未槁:意思是说虽然菊花要枯萎了,但是还可以采摘一些。4. 浮我白玉醪:意思是说我的酒杯是白色的,就像白玉一样。5. 悠然尽数酌
【注释】 1.记前身:即记此僧。 2.广智、绍兴初:指北宋时浙江绍兴的僧人法演,俗姓滕,号普明禅师。 3.有僧清首坐:有位和尚坐在高高的佛座上。 4.颇亦有禅学:他也有很深的佛学造诣,但并非专以诵经为务。 5.非但严经课:他不仅不重视诵经,还常常在讲经时插科打诨。 6.吾祖知其人:我知道这个和尚。 7.尊之如达磨:我把他当作佛法最高的化身来尊敬。 8.延归羞香饭:请我回去吃一顿斋饭。 9
【解析】 题干要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结合注释和赏析,作答即可。 【答案】 ①壮士志四方,小夫守一隅:壮士有远大的志向,四处漂泊;小夫则安于一方之地,守着自己的小小世界。 译文:壮士心怀天下,四处漂泊;小夫则安于一方之地,守着自己小小的世界。②所禀既殊科,所趣亦异涂:他们的禀性不同,追求的目标也各异。 译文:他们各自禀承的天性和所追求的目标都有所不同。③毋论贤与愚,等为造物驱:不论贤愚
人性政自静,动者乃妄情。 纷纷相倾夺,富贵与功名。 形存神已亡,嗟汝难久生。 岂知旷士怀,古井波不惊。 醪酒辅吾体,不待金丹成。 译文: 人性本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但那些四处奔波、心性不定的人,却是虚妄的情欲在驱使。 世间纷扰不断,你争我夺,追求的不过是富贵与名誉。 当你看到这些表面的现象时,你的精神已经迷失了方向。 唉,你知道一个真正的隐士是怎样的吗?他们的内心平静如止水,不为世俗所动。
嵇康故人达,醉中凛英姿。 因送孤飞鸿,手抚枯桐枝。 聊将弦上意,寓此胸中奇。 才高身不容,谅非人力为。 麟伤终可叹,龙化真难羁。 注释: 1. 嵇康故人达:指的是诗人嵇康(嵇绍的哥哥)的朋友非常达观,能够超然物外。 2. 醉中凛英姿:在醉酒的状态下,依然保持着高尚的气节和英姿。 3. 因送孤飞鸿:因为看到一只孤独飞翔的鸿雁。 4. 手抚枯桐枝:用双手抚摸着枯萎的桐树的树枝。 5. 聊将弦上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