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域
【注释】 ①嗟来咄去:指受人侮辱。天公:老天爷。调戏:欺负。蹀(dié):践踏。龙庭:天子的宫廷,此处泛指皇帝。炎州:即岭南,泛指南方。行李:使者。 ②不半年:不到半年。北胡:指北方的胡人。南越:指南方的越族。一万三千里:指岭南一带。征衫(shān):外出时穿的短衣。着破:穿得破旧。 ③黄蕉丹荔:指岭南出产的水果。甘旨(zhǐ):美味。自足:足以供自己享受。黄蕉、丹荔:都是岭南名产水果。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注释: 1. 道是花:似乎是指花朵盛开的季节还未到。 2. 雪来香:似乎是指梅花在雪中绽放时散发出的香气。 3. 竹外一枝斜:描述梅花在竹林外斜倚着生长的景象。 4. 野人家:描绘了一个简陋而自然的小村庄或家庭。 5. 冷落:形容这个小村庄或家庭的寂寞和冷清。 6. 竹篱茅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读懂诗句内容,然后把握诗中的意象、思想情感,最后结合注释和参考译文作答,注意不要出现错字。 (1) “素肌莹净”意为:洁白如玉肌肤晶莹剔透。“破暑当筵”意为:解除炎热宴会之时。“猩红妆束”意为:红色艳丽装饰打扮。“火伞飞空熔不透”意为:夏日炎炎烈日炙烤着天空,却无法穿透其炽热的高温。“一块玲珑冰玉”意为:一块晶莹剔透如同冰玉石的美人。“中心些子”意为
诗句输出: 暮秋访幽隐, 谢屐凌崩空。 行到山顶间, 还与平地同。 译文输出: 在秋天的傍晚,我来到了这一片幽静的地方。 我的鞋子被踩得四脚朝天,仿佛要飞起来了。 走到了山顶上,我发现这里的风景和平原没什么两样。 注释讲解: -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域的作品之一。 - “暮秋”指的是秋天的傍晚时分,这个时候天气渐冷,树叶开始凋零,给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感觉
注释: 水晶宫殿,三千龙女,凌波浮浴。花里雕房分洞户,隐隐钉头齐簇。处子娇羞,碧裙无袖,密护圆瑳玉。堤头微露,半身犹掩金绿。 念奴娇(词牌名) 知是紫府筵开,纤指拨弄玲珑窗屋,霓裳轻手搔,掐损些些香玉。端的中心,密藏芳意,苦苦何时足?巴城憔悴,采歌犹闻新曲。 紫府筵开,纤纤手指拨弄玲珑窗户,霓裳舞者轻搔指尖,掐损香玉。心间深深藏着芬芳之意,何时才能得到满足?巴城女子憔悴,歌声依旧婉转悠扬。 赏析
【解析】 本词上片写春日之思。“客毡”句,点出主人公为客,而春日里寒意袭人,更增思乡情愫。“有人”句承上启下,以小屏山喻佳人之姿,而佳人之愁眉锁眼,则暗示了主人公的思念之情。 “合是一钗双燕”句写佳人相思成疾,“却成两镜孤鸾”句写其相思之情,皆暗寓佳人对作者的思念。“暮云修竹泪留残”,写佳人在相思中流泪。 下片写秋日之愁。首二句,由春转秋,从思念到忧愁。“翠袖凝斑”句写佳人因思念而消瘦憔悴的形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题灵惠》。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及翻译: - 高山如逸民,不肯近人迹。 - “高山”象征着高洁、超脱世俗的境界。“如逸民”指的是如同隐士一般,远离尘世的纷扰。这里的“不肯近人迹”表明高山不愿靠近人烟稀少的地方,保持一种孤高、清冷的气质。 - 孤峭尺五天,空洞容数百。 - “孤峭”形容山峰峻拔而孤立。“尺五天”指的是山峰高耸入云,仿佛只有一尺之遥
【注】法相:佛教语,即佛的相好,如狮子、象、马等。具诸相:具有各种形状的相好。宝方:指佛法的真谛所在。无定方:没有固定的标准。突兀:高耸的样子。虎豹:猛兽。嵌空:深而窄。蛟龙:水中生物。转轮:指日月星辰。透天:直穿天际。圆窦:圆形的洞穴。何人凿混沌:谁开辟了天地初开时的原始状态。 译文: 法相具诸相,宝方无定方。 虎豹般的山峰耸立着,蛟龙般的洞穴嵌在岩石中。 日月星辰从山脚下穿过,云雾弥漫在天边
【注】此花:指香花,即香花树。招提:梵语“拘尸那罗”的音译,意为禅院。优钵(yuēbó )曼陀果,梵语“优钵昙”的音译,又称优钵莲、摩诃曼陀罗。并参香争问因依:并指香花和优钵曼陀果,并是并列关系,都与因依有联系。因依:佛教名词。原指一切事物的根本原因。引申指事物赖以存在的原因。 【译文】 香花树被移植到招提寺里,借佛之名的人少。 香花树和优钵曼陀果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都来问它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玉蕊花 扬州的后土庙有一朵琼花,安业唐昌宫也有一株玉蕊。 两者本就不同,但唤作一般却并不正确。 琼花雪白如雪花般轻压树枝,大概其形状就像八仙。 山溪野路到处可见,樵夫砍伐时如同狝薙。 与玉蕊相比似实非实,金粟冰丝又哪里会有? 花须中藏有碧胆瓶,别出心裁高半指。 清馨静夜冲上九天,招引隐逸瑶台女仙子。 乘风跃马漫游天涯,偷折繁香分给月姊。 紫茎柘叶荼蘼条,少到寻常人眼中。 翰林内苑集贤阁